不好肥水?可能是它的原因!

養殖水體中碳源可以分為兩種:一是無機碳源,二是有機碳源;這兩種碳源都是水生藻類合成自身蛋白和菌類合成菌體蛋白的的營養物質,各自在水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水體中總鹼主是無機碳源:碳酸根和碳酸氫根,這些陰離子根是各種藻類在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須的營養物質,如果水體中的無機碳源不足時,藻類的光合作用受限,水體中的藻類就極不好培養,所以有時在實際的生產中,當發現我們用了大量的肥水產品和培菌產品後,但是水體依然清瘦,就必須對水體中的總鹼進行檢測,特別是水體中無機碳源也就是碳酸根和碳酸氫根。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開始轉涼,養殖高峰期到來,餌料投餵增加,也就是說水體中氮的含量會越來越多,而有機碳源相對的不足,這裡不得不說碳氮比(C/N):

通過減少水體中的氨氮含量來平衡水體中的碳氮比(C/N),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餌料係數、合理的投餵飼料,減少飼料的浪費、減少殘餌,都可降低水體中氨氮含量,保證水體中碳氮比C/N>10以上,有利於藻相和菌相的平衡。肥水就是補充水體中碳源和氮源,我們一味的補充氮源而忽略碳源,是很難把水肥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