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關鍵何在?丨電規總院聚焦“十四五”規劃②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關鍵何在?丨電規總院聚焦“十四五”規劃②

核心閱讀

新時代,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從過去的“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必需的用電需要與落後的電力生產之間的矛盾”,歷史性地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所需的多元化用電需要和電力工業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而推動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正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方向與主線。

(文丨劉世宇 劉思遠)

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關鍵何在?丨電規總院聚焦“十四五”規劃②

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70餘年的不懈奮鬥,我國電力工業已經從建國初期的小規模、分散供電系統,逐步發展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國互聯電力系統,電力發展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電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是能源行業的中心。新時代,我國電力工業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事關能源革命,事關國家總體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安全、綠色、高效是新時代電力高質量發展內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力工業始終緊扣社會主要矛盾,適時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及時調整和優化電力生產關係,極大促進了電力生產的發展。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需求的變化,對我國發展全局產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新時代,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從過去的“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必需的用電需要與落後的電力生產之間的矛盾”,歷史性地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所需的多元化用電需要和電力工業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而推動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正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方向與主線。

安全、綠色、高效是新時代電力高質量發展三個重要內涵,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實現電力高質量發展必須正確認識三者定位,不能偏重偏廢。

1.保障安全是電力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

當前國際形勢深刻變化、地緣政治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形勢不容樂觀。2019年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已分別達到70%、45%左右,這已成為國家總體安全的現實威脅之一。在開發側繼續加大可再生能源電源開發力度,在消費側不斷提升電氣化水平,是符合我國實際的能源安全保障重要途徑。同時,近年來伊朗、委內瑞拉等國均出現了攻擊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極端案例,也為我國電力安全敲響了警鐘。

我國電力需求總量巨大,近年來雖增速趨緩,但年淨增絕對量十分可觀,電力工業供應保障任務仍然艱鉅、不能放鬆。同時,隨著跨省區電力資源配置規模和範圍的不斷擴大,新能源電源裝機佔比的不斷提高,我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新問題、新挑戰不斷湧現,

對穩定運行機理分析把握和電力系統運行革新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綠色可持續是電力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方向。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而能源的可再生、環境友好發展是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大氣汙染物、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國之一。面對嚴峻的生態環保形勢以及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綠色用能需求,我國已經提出了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至20%的戰略目標。絕大多數非化石能源需先轉化為電能後方可大規模、廣泛利用,我國電力綠色發展任務十分繁重

3.高效有活力是電力高質量發展的本質特徵。

目前,我國電源、電網規模均為世界第一,部分電力裝備的主要技術參數已達世界領先水平。但必須看到,我國各能源品種聯產聯供、梯級利用、多能互補的綜合效益尚未充分發揮

,單位GDP能耗水平是主要發達國家2倍以上。電力系統源網荷亟待高效融合,電力設備利用率為主要發達國家的80%左右。此外,電力工業與信息化、智能化產業仍有待進一步深度融合,在市場化改革基礎上,滿足人民群眾多元用電需要的新商業模式、新服務模式和新消費模式等仍有待進一步發展和應用

實現高質量發展需正確認識四大關係

高質量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從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出發,從我國總體能源戰略安全要求出發,從我國電力發展實際出發,不盲目套用“國際成熟經驗”,正確認識和處理以下幾個主要關係。

1.在確保電力安全的前提下,更加註重提升電力系統總體效率。

黨的十九大之前,電力行業緊扣主要矛盾,重點解決電力供應的“有與無”和電力發展的“快與慢”問題。電力工業規劃、設計及運行等各環節,電源、電網及配用電等各領域,均以“保供”為主線任務,留有相當的“安全裕度”。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電力工業整體效率的提升。新時代,

電力工業需要依託市場化手段與技術創新,著力加強需求側管理進而減少尖峰負荷,著力優化電網主網架結構和調度運行進而降低系統備用,著力增強源網協調進而提升輸電通道利用率,著力加強源網荷互動進而壓縮設備裕度,在確保電力安全的前提下,顯著提升電力運行總體效率

2.在堅持電力綠色發展方向的基礎上,客觀認識並切實理順化石電源基礎性作用。

近年來,新能源電源已成為電力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但在當前電力市場體系下,電源企業的電量銷售仍佔收入主體,客觀造成了新能源與化石電源較直接的市場競爭,導致相互對立、“零和博弈”現象時有發生。以新能源電源為代表的非化石電源是電力發展的潮流與方向,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國電力運行實踐以及當前的經濟技術條件均表明,非化石電源在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內均無法獨自保障我國電力需求和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需要,化石電源仍需在這段時期內適度發展,並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有序退出

。新時代,我們必須客觀認識各類電源在不同時期電力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時優化調整相關市場機制。當前應重點理順化石電源保障電力安全、輔助電力系統調節的基礎性作用,夯實電力綠色發展基礎。

3.在專業化分工產業格局下,著力統籌推動源網荷高效深度融合。

2000年以來,電力工業先後實施了“廠網分開、主輔分離”改革,專業人在專業競爭環境下做專業事,極大促進了電力生產。但專業化分工的產業格局客觀上造成了統籌優化的相對不足,電源與電網、電力生產與消費不協調、不優化的問題時有發生。新時代,為提升電力總體運行效率和綠色發展水平,電源、電網和負荷高效融合已成為電力轉型變革的主要趨勢。在專業化分工產業格局下,如何加強統籌優化,促進源網荷高效深度融合是當前亟待破解的重大命題

4.在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同時,及時採取必要的政府宏觀調控手段。

自2015年中發9號文件印發以來,電力行業掀起新一輪市場化改革高潮。但當前行業內開始出現諸如“市場即是萬能的”“與西方成熟市場相異即是假市場”等錯誤思潮。新時代,電力市場化改革必須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辯證認識和正確處理電力市場化改革與政府宏觀調控的關係。以市場化手段為主導,充分激發電力工業發展活力的同時,在國家重點戰略實施、重大示範工程建設、跨省區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應及時採取必要的政府宏觀調控手段,不斷探索實踐出一條充分發揮我國制度優勢的、符合我國實際的電力市場化改革之路。

“十四五”電力高質量發展的三點建議

“十四五”是電力工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起步期,必須認真釐清“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兩個命題,既不固步自封,也不天馬行空。

1.堅持和鞏固安全底線思維,完善和發展源網荷融合高效的電力綜合安全保障體系。

負荷側,主要依託市場手段調動需求側響應資源,削減尖峰負荷,在減少電源裝機需求的同時,提升電源、電網設備利用效率。同時,依靠多能互補技術、機制創新等手段,在經濟可行的基礎上,持續在交通、居民採暖、港口岸電等領域推動電能替代,繼續提高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

電源側,客觀認識當前化石電源在電力託底保供中的“壓艙石”作用。重點在東部地區適當佈局必要的安全支撐性電站,在中部地區依託蒙華鐵路等煤運通道佈局一批支撐性路口電站,在西部地區建設一批煤電風光儲一體化綜合電力安全保障基地。與此同時,探索建立容量市場,完善推廣輔助服務市場,引導化石電源發揮基礎性作用,將電量市場更多讓渡給非化石電源。

電網側,中東部地區電力需求增長仍有空間,當地電源建設約束收緊,分佈式電源、儲能等“十四五”期尚不能完全保障當地供應,需要繼續在全國範圍實施電力資源優化配置。重點提升現有輸電通道能力,統籌優化存量與新增電力流,促進電力潮流全局優化,整體提升非化石電源在電力資源優化配置中的比重。與此同時,綜合採用市場與政府宏觀調控手段,確保電力資源優化配置順利實施和可靠運行。

2.堅持和鞏固綠色發展方向,完善和發展以系統消納為核心的新能源健康可持續發展路徑。

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滲透率必須從根本上推動電力系統革新,而系統消納正是系統革新的“牛鼻子”。

在宏觀佈局方面,重點建立以消納能力為核心約束的各地新能源發展規模宏觀調控機制,促進新能源規劃建設與系統消納能力的協調。

在開發外送方面,重點以“煤電風光儲一體化”“水電風光儲一體化”“風光儲一體化”模式建設一批綜合電力安全保障基地,在保障受端地區電力安全的基礎上,促進送端地區新能源開發利用。

在就地利用方面,重點以“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依託技術與機制集成創新,形成一批服務各地產業的、具備各地特色的新能源就地利用發展新路徑。

在電站本體方面,

重點以系統消納等系統需要為核心,依託功率預測、優化調度、儲能集成等手段,推進新一代“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設計與建設,整體提升新能源電站系統功能,提高新能源電站在未來電力市場中的競爭力。

3.堅持和鞏固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完善和發展科技、體制創新雙輪驅動產業升級的新模式。

“十四五”時期是新一輪科技和工業革命加速孕育的時期,歷次工業革命無不與能源的獲取、轉換、控制和利用緊密相關,強國的崛起無不是搶佔了工業革命的先機與制高點。

在技術創新方面,儲能是綜合能源服務、源網荷高效深度融合、新一代電力系統等的關鍵技術,建議重點以儲能技術為突破口帶動能源電力產業轉型升級。我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體系,下一步,建議重點實踐推廣碳捕捉與封存等低碳化技術,推動煤電行業進一步轉型升級發展。為滿足新能源發展、綜合能源基地開發彙集及遠距離電力輸送需要,

建議著力推廣應用多端、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推動我國輸電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

電力科技創新離不開配置合理的體制機制創新。建議以問題為導向,重點針對高質量發展中的一系列瓶頸問題進行調整優化,如有效控制尖峰負荷的政策機制、理順化石電源基礎性作用的政策機制、促進新能源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機制、保障跨省跨區電力資源優化配置高效可靠運行的政策機制、促進儲能等技術推廣應用的政策機制等。

(作者均供職於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End

能源早新聞來啦!

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關鍵何在?丨電規總院聚焦“十四五”規劃②

“新能源+儲能”再遇推廣難

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關鍵何在?丨電規總院聚焦“十四五”規劃②

五大發電上市公司年報來了!煤價下行改善利潤,資產減值拖累業績!

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關鍵何在?丨電規總院聚焦“十四五”規劃②


我知道你 在看 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