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黨:調性與共情


標題黨:調性與共情


是的,我現在的工作內容裡,大多數是起標題。

不同的平臺,不同的屬性,好標題的定義也都不一樣。流量當前,雖然小編們的標題沒有“震驚體”那麼誇張,但也都差不多總結遍了所有的套路。

問題是,這些“套路”真的好嗎?我不知道。

以下是近期發稿標題的個人點評,厚積薄發學起標題。

標 題

改:孩子走出“盲井村”:大人犯罪,小孩怎麼辦?

評:其實這是一篇很好的深度稿子,為了配得上內容,起一個調性高一點的標題無可非議。但是調性需建立在看得懂的基礎上。即使是逼格如微信,原標題也是不妥帖的,因為絕大多數讀者對“盲井村”都是不熟悉的。3秒還看不懂的標題,不是一個好標題。

學:標題儘量不要出現讀者陌生的專屬詞彙,如果這個詞很重要,得同步補充說明。

標題黨:調性與共情

王寶強,曾演過《盲井》。

原:站在審美意義上寫漢字,更有意蘊不是麼?

改:當“反傳統”成為傳統,語文教育怎麼辦?

評:原標題的語序很彆扭,不是正常的話語結構,當標題都讀得這麼難受,還會有人去看內容嗎?另外,標題將全文濃縮成“漢字”這個關鍵點,是很片面的。“審美意義”、“意蘊”,這種沒有實際信息的文學評論類詞彙,要少用。改後的標題更有衝擊力。

學:問答型標題容易吸引讀者,同時要讓讀者看得懂核心問題。

標題黨:調性與共情

2010年,北京:首屆兩岸漢字藝術節在北京開幕


原:農村大齡男娶外國美女,放牛挖藥材都會,還說的一口順溜方言

改:19歲外籍女嫁36歲男子,放牛挖藥材都會,還說得一口方言

評:原標題出現錯別字,這是致命的。“美女”已經被過度使用失去了原有含義,主流媒體儘量少用。“農村大齡男”會引導地域歧視,當然也會吸引流量。綜合來看,用數字更具化,衝擊力更大。

學:錯別字是大忌。善用數字。

標題黨:調性與共情

大山溝裡的外國媳婦

原:5年白血病,15歲少女決意赴死,這是她的最後24天 // 15歲白血病少女的最後24天 // 15歲少女決意赴死之後

改:白血病少女的最後24天:回家等待死亡,勸媽媽別哭

評:原標題1則是單純的敘述,缺少一點外部信息;改後的標題就能明顯引起讀者共情了。原標題2和3適合微信上閱讀傳播,但是新聞客戶端上就不太適合了。當然“白血病”作為一個關鍵點,是否放入標題,我也沒有確切的想法。

學:學會共調用讀者情緒。

(以上所有標題涉及的文章均可在 澎湃新聞·湃客 上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