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女子不如男’言論的英國首相——撒切爾

1979年5月4日,英國唐寧街10號發生了一件大事——本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誕生了,她就是日後名留青史的“鐵娘子”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

在位期間,撒切爾大刀闊斧對英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各面進行了改革,在某些方面讓英國重現往日的榮光,因此贏得了本國人民和世界各國的尊敬,蟬聯三屆英國首相,堪比美國的羅斯福。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給世人留下“女漢子”形象的撒切爾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推翻‘女子不如男’言論的英國首相——撒切爾


一流政治家

撒切爾之所被稱為“鐵娘子”,就是因為她那鐵腕般的政治手段以及雷厲般的處事風格。

撒切爾上任前,英國已經政治正處於衰弱時期,政壇內政客們各持己見,一盤散沙,政府的領導力日益減少,以至於後來連推行一項政策都困難重重,前任首相希思也因此被迫下臺。

撒切爾上臺後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將那些居心叵測卻又不聽話的內閣人員全部開除,只留下一些容易控制的人,儘管這樣做觸犯到很多人的利益,但撒切爾沒有退縮,而是堅決與之前的頑固勢力抗爭到底,最後終於突破重重阻礙完成改革。如此一來政府部門的執行力和領導力大幅度提升,使得之前的社會矛盾得到一定緩解。

不僅如此,當時英國的傳統煤礦行業收益持續下跌,亟待改革,前任領導人猶豫不決致使改革事宜遲遲未定。撒切爾上臺後強制下令關閉煤礦,對於煤礦工人的憤怒和怨恨置之不理,改革期間她遭到麵粉、雞蛋甚至恐怖分子炸藥的襲擊,但是她依然沒有退縮,反而霸氣地說:“國家的力量不會被削弱,我們終將擊敗一切的挑釁和質疑”。

就是憑藉著這一股魄力,撒切爾終是完成了對煤礦行業的改革,使得英國經濟向前邁進一大步。從政治的角度來看,撒切爾的確是一位一流的政治家。

推翻‘女子不如男’言論的英國首相——撒切爾


二流的化學家

縱使後來的撒切爾如何的意氣風發,可她年輕的時候也曾為就業而發愁。

當時英國剛剛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元氣大傷,國內百廢待興,就業壓力很大,縱使丘吉爾取消地方稅收也無法改變這一困境。所以為了方便就業,撒切爾選擇了當時實用性很強的化學專業,在大學期間,她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泡在實驗室內。

然而儘管撒切爾十分勤奮刻苦,在畢業之時也成功拿出一篇邏輯嚴謹的畢業論文,但不得不說她在化學這方面並沒有什麼天賦,縱觀其一生也沒有在化學領域留下某個值得一提的貢獻。就連她的老師也說:“瑪格麗特十分勤奮刻苦,但缺少化學方面的天賦,因此只能算一個二流的化學家”。

推翻‘女子不如男’言論的英國首相——撒切爾


女權主義的受益人

儘管撒切爾本人不是女權主義的信奉者,但她切切實實享受到女權主義所帶來的好處,這也為她日後成長成材、笑傲政壇埋下了伏筆。

小時候撒切爾的家庭條件並不好,但是受女權主義影響他的父親仍然堅持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供給女兒接受精英教育;當撒切爾對參政表現出熱情時,他的父親還會鼓勵她多關注社會現實,發表演說為自己參選拉票。

同時撒切爾背後還有一個默默為她付出的丈夫,他不但資助撒切爾完成了律師教育,更是一個人無怨無悔地照顧他們的孩子,甚至還專門為撒切爾制定假期放鬆自己。正是有這樣一位幕後的好先生,撒切爾才能無後顧之憂地在政壇上大掌拳腳,最後成功塑造自己的傳奇。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女權主義,倘若當時男女社會地位依舊是不平等的,我想撒切爾也不會有這麼多傳奇的經歷。

推翻‘女子不如男’言論的英國首相——撒切爾


撒切爾的故事告訴我們,有夢想就應該去追逐,萬一實現了呢?很多時候阻礙我們的不是外界的困難,而是我們內心的不堅定,自我阻撓才是最大的敵人!

最後引用喬納森艾特肯《撒切爾夫人:權力與魅力》中的一段話結尾:

“她激怒了很多政治同僚,得罪了大部分的政治對手,對她遠距離欣賞比與她近距離共事容易得……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改變了英國,也間接地改變了世界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