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新政出臺!與特斯拉抗衡,蔚來、理想、小鵬們還有活路嗎?

摘要:要麼打暈,要麼打醒(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補貼新政出臺!與特斯拉抗衡,蔚來、理想、小鵬們還有活路嗎?

撰文|張銀銀

近兩天對於新能源車型的補貼政策引起了大家的普遍關注,其中為了繼續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決定延長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期限至2022年底。

不過除此之外,關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還有一個新的規定,更值得大家關心,那就是3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車將不享受補貼。也就是說,所有在售的新能源車型補貼前的價格必須不高於30萬元,同時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不能低於300公里。另外為了鼓勵"換電"模式的發展,採用"換電模式"的新能源汽車不受此項政策限制。

第一個其實大家都已經有心理預期,畢竟如今黑天鵝全球肆虐,拉動汽車消費非常重要。第二個政策倒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這將如何影響我國電動汽車行業格局?

據新京報報道,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表示,30萬元價位的兩端分別代表普惠和享受型消費用戶群,政策以此為分界線的目的是科技普惠。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認為,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對小鵬P7基本沒有影響,預測國產特斯拉Model 3售價降至27.75萬元;

理想汽車CEO李想發微博評價,"對設計30萬的補貼門檻,基本上是精準的助攻特斯拉來打殘國內的純電動品牌。你只需要換位想一下,如果你是,你接下來會如何對策和定價,就知道什麼叫滅頂之災了。"

補貼新政出臺!與特斯拉抗衡,蔚來、理想、小鵬們還有活路嗎?

其實之前,作為電動汽車的"教父"級,特斯拉國產Model 3價格下調後的就已經驚動了我國汽車市場的一潭"冬水"。當所有人都在吐槽:汽車行業凜冬已至,特斯拉的火爆似乎再次證明,市場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大。

特斯拉進入中國後,很多人用蔚來和小鵬來與之相比,後兩者也是目前國內主要的造車新勢力其二。蔚來相對高端、小鵬則走性價比路線。

正如媒體所言,中國節能減排壓力巨大。作為汽車銷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無論全社會整體能源消耗,還是石油消費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國,必須承擔起責任。

站在環境和世界責任全局上,也就更能理解,中國這些年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必要和迫切性。

都知道,新能源是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型行業,沒錢也不會有技術。

一個行業,特別是汽車製造這樣高技術、高資金需求行業,只有大筆資金的砸入,才能有所收穫。從傳統燃油汽車到新能源汽車,這不是量的跨越,而是質變,必須要錢。

從各地新能源汽車的計劃和投資佈局看,"全民造車"正成為中國新一輪製造業革命的標誌。比如江西贛州,這樣一個在傳統汽車製造行業毫無地位的城市,宣佈落戶的新能源車企已經多家,投資金額高達數百億。

國產汽車界如果不能抓住機會,外資車企憑藉既有市場佔有率、技術實力,很可能把我國新能源車企打個落花流水。正如燃油車時代,國產車,特別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車從未佔過市場主導。

補貼新政出臺!與特斯拉抗衡,蔚來、理想、小鵬們還有活路嗎?

如果真到了特斯拉繼續降價的時候,不知道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們還有活路嗎?

降價後的特斯拉,雖然褒貶不一,但對國產造車新勢力無疑是當頭一棒。要麼打暈,要麼打醒。

今天,"國產車"好不容易打下的半邊天,在未來新能源汽車時代,也有可能再次被打回原形。越是如此,中國車企越需要奮發圖強。

惟願特斯拉會成為國內電動汽車行業的"鯰魚",攪活手頭緊張的"蔚來、小鵬"們,讓我國電動汽車行業開闢出新的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