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志剛:不斷創新的“大工匠”


龐志剛:不斷創新的“大工匠”

龐志剛是哈爾濱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行操分廠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級技師、公司級技能骨幹、哈爾濱第一機械集團數字化工程項目實施團隊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哈爾濱市級“龐志剛數控加工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曾榮獲哈爾濱市第37屆勞動模範、2019年榮獲“哈爾濱大工匠”和“龍江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刻苦鑽研,練就一身絕技絕活

多年來,龐志剛始終把學習作為幹好工作的首要條件,年復一年,孜孜不倦,不停淬鍊匠藝,做到精益求精,掌握了紮實的操作技能和加工經驗,練就了一套過硬的技術本領。工友們總結他有“四擅長一精通”,擅長攻克數控加工各種科研難題,有獨特的加工訣竅、絕活;擅長理論聯繫實際設計和製造專用和特殊刀具;擅長用“一裝多用”和“快速換產”精益生產原則設計並製作工裝夾具;擅長設備功能潛能的開發和利用;精通多種數控系統,善於解決數控加工編程難題。

在實際工作中,龐志剛憑自身多年積累的經驗,解決生產中許多問題,共設計製作各類工裝夾具及改制刀具等近100項,提高生產效率3倍以上,帶出了一批數控加工隊伍;2014年至2019年提出合理化建議76項;2019黨員創新工程與技術室共同工藝創新項目近15項,累計節約資金150萬,多次獲得兵器行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一等獎,同時獲得4項國家級專利,撰寫的多篇學術論文在專業期刊上發表,多次獲得公司創新大賽獎項。


愛崗敬業,在崗位上建功立業


龐志剛:不斷創新的“大工匠”

“在崗就要愛崗,愛崗就要敬業”,這是龐志剛牢固樹立的職業理念。他負責指導公司所有在產國家級軍品項目數控加工工藝的編制工作,尤其擅長攻克數控加工中遇到的各種科研難題。

在數控加工中,龐志剛發現某減震閥體銑槽裝夾有難度,螺紋端部不易裝夾,而且另一端為圓弧結構,更給裝夾增加了難度,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龐志剛自制了一套定位胎具,採用雙頂方式裝夾,一端為與圓弧相配合的內圓弧蓋,其上有頂尖孔,可以使用頂尖定位,另一端為固定在卡盤爪上的心軸,這樣,夾緊後便可實現銑槽工序的加工。

針對某隔板由於立磨設備老化無法保證磨端面及下沉面的技術要求,龐志剛主動請纓在數控加工中心加工設計了工裝夾具,解決了異形件在數控加工中心裝夾難的技術問題,改制數控盤刀修光刃,提高了端面表面粗糙度,使隔板的磨端面及下沉面可以在數控加工中心上加工,既解決設備老化問題,又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3倍以上。

發揚“傳幫帶”精神,培養出一批高技能人才


龐志剛:不斷創新的“大工匠”

2018年11月,公司成立龐志剛技能創新工作室,填補公司在數控機械加工領域無“大師”的空白。2019年,哈爾濱市人社局在哈一機集團成立市級“龐志剛數控加工技能大師工作室”,旨在發揮技術創新、傳授技藝、技能攻關等絕技絕活的傳承作用,培養數控加工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學習氛圍濃厚,精心鑽研,致力於生產服務、技能攻關,多次攻克瓶頸工藝問題,作出了突出貢獻。工作室針對大基數、長線工藝、難幹件、外形不規則、關鍵件等技術難題和加工難題進行技術攻關、工位器具的專項設計、工藝創新和改進、QC課題的研究,營造團隊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共同研究、共同探討、共同提高。

龐志剛:不斷創新的“大工匠”

隨著哈一機集團數控設備的普及,一線技能人員和年輕技術人員要不斷提高技能和技術水平,才能充分利用和開發設備潛能,滿足科研產品需求,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降低生產製造成本。龐志剛技能創新工作室特別重視對年輕技能人員的培養,注重理論聯繫實踐,經常組織技術交流及培訓,現場就是課堂,機床就是講臺,產品就是教案,隨時隨地都在為提升大家綜合技能水平傳授技藝,演示絕技絕活。

近年來,哈一機集團大部分機床已更新為數控設備,數控機床操作者十分緊缺,龐志剛發揮“一人紅,紅一點,大家紅,紅一片”的傳承精神,身體力行,悉心教導,不遺餘力,為分廠培養出一批批數控加工人才。如今,他的徒弟們都已經成為分廠數控生產線上的主力。

龐志剛說:“我們要不斷創新,加強自身學習,做好傳幫帶,把‘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的人民兵工精神傳給新一代,通過我們的雙手來創造美好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