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皇帝都是見一個愛一個,用現代社會的婚姻觀去評判他們這類特殊群體,顯然不合時宜。

尤其是那些聖明英武之帝,在家與國、私情和國家利益出現巨大沖突時,會毫不猶豫的捨棄私人情感,犧牲家庭成員的性命,來維護至高無上的皇權。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漢武帝劉徹豐功偉績,彪炳千秋,在晚年為了避免前朝呂氏擾亂朝綱的前車之鑑,便將寵妃鉤戈夫人,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

當鉤戈夫人含情脈脈地回望劉徹,劉徹不忍直視,抑制住心中絞痛,只能說:別看我,你今天非死不可。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當滿城百姓議論紛紛,發出“都要側立她兒子為太子,又幹嘛賜死太子的母親?”疑問之時,漢武帝方才道出其中原委。想必是前朝呂氏篡權亂政,給繼高帝后世之君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所致。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那麼,作為後人對此該如何評判,鉤戈夫人又到底該不該殺?

無外乎從三方面著手分析:於情、於理、於法。

於法:不該殺。

鉤戈夫人並未觸犯任何大漢律例;

於情:不該殺。

她是漢武帝的寵妃,是他的親人;

於理:不該殺。

呂氏亂政,但並不能由此佐證鉤戈夫人在劉徹死後也亂政。事情並未發生,誰也不能預料。只不過根據以往經驗,發生該事件的幾率要大一點。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疑問來了。既然於情於理於法三方面,鉤戈夫人都不該殺,但漢武帝劉徹又為何將她殺掉?

歸其原因,無非是劉徹想睡個安穩覺,走的更踏實一些罷了。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將引起躁動的起始因子,從根源上消滅,從源頭上杜絕。無論之後事態如何發展演變,甚至惡化,起碼此一種可能性是斷然不會發生的。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生命,在至高無上的帝王眼中,向來螻蟻不如。

那麼,鉤戈夫人是如何以一個民間女子的身份,一步步邁向皇權,進而有左右和干涉皇權的,讓劉徹臨死也不安寧的絕對地位呢?

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漢武帝一生好遊名山大川,在晚年亦不改往日習氣。一日眾大臣協同武帝出宮,縱馬馳奔經過一秀山峻嶺。眾人眺望,真是好一番天地。仙霧繚繞,若隱若現。

一大臣突然心有所感,奏道:此處雲霧甚異,定有一奇女子隱於此處。武帝時期,對此仙姝飄渺之事,特別篤信。便率領文武百官進入深山一番探查,果然發現一名奇女子,她就是後來的鉤戈夫人。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這女子也確實奇特,當地村民誰都知道,該女子從小便攥緊拳頭,誰也不能將其打開,只有遇到九五至尊的天子才能辦到。

武帝越發興趣盎然,將該女子帶至眼前,分別命令隨從宮女和太監,試圖掰開她的拳頭,均無一辦到。武帝來到女子面前,對其雙手一陣輕撫,女子的拳頭便輕而易舉的張開了。

武帝龍顏大悅,當即牽著她的手帶回宮廷,賜其鉤戈夫人的名號,地位僅次於皇后。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這鉤戈夫人也實在聰慧,深得武帝寵愛,武帝於垂暮之際得此尤物,定然愛不釋手。即使鉤戈夫人偶爾犯錯,武帝也並未減損對她的寵愛。

當然,在封建王朝,再美麗的女子終究會有色衰愛弛的那一天,為皇帝誕下支男半女便顯得尤為重要。

鉤戈夫人挺爭氣,懷上了龍種。自然少不了後世史家刀筆的渲染,在懷孕之際夢日或夢丹入懷,是少不了的。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雖然懷孕的前由可以隨意杜撰,我們可以選擇不相信,但她懷上漢昭帝一懷就是14個月的事情,在史料中卻有明確的記載。更為重要的是,聖君堯帝也是懷孕14月才出生的。於是這便有了一個很合理的聯想,鉤戈夫人所生皇子乃堯帝轉世,是天子之命。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劉徹大為歡喜,更加堅定了立鉤戈夫人之子劉弗陵為太子的想法。這便是後來的漢昭帝,但為了防止武帝死後主少母壯呂氏亂政的事重演,鉤戈夫人便被武帝無端賜死。

回頭再來分析這整個事件的演變,真相很可能是: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一:預謀。武帝的出遊路線,預先已被人設定,鉤戈夫人早就等候多時;

二:造勢。買通鄉鄰,眾口一詞,極力宣傳鉤戈夫人緊握的拳頭,只有武帝能掰開。

三:驗證。在武帝驗證“拳夫人”是否屬實的過程中,一柔弱女子手勁再大,也擋不過眾太監宮女的輪番施力。但其人數太多,不可能逐一買通。

但又為何辦到?原因有二: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1:誰都看得出該女子,必將魚躍龍門,太監宮女不敢使真勁。

2:加上眾大臣暗中授意,給予暗示和干擾。也不過幾句話的問題,“不可魯莽,可別傷了貴人”等等。

四:強化。編造鉤戈夫人孕子14個月的事實,和歷史中的堯帝遙相呼應。堅定武帝立儲之決心。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五:配合。自然少不了眾大臣,在政治局勢方面的通力運作。只有時運交織,相互配合,才能不費吹灰之力,順理成章的達成目的。

當然這種“陰謀論”時間跨度之長,在事件發展的最初階段,就考慮到後面種種情況,恐怕沒有誰能有此大能可以預料和籌謀。

陰謀?鉤戈夫人的“自我營銷”之道。

雖然如此,鉤戈夫人的“出道”方式,和民裡鄉間的輿論造勢,以及後面的武帝驗證,編織其懷孕14個月的事實強化。你敢說這其中沒有一絲一毫的人為因素和陰謀。

一代雄主漢武帝劉徹,以其一人一面,面對千人乃至萬人萬面之時,在把玩別人的同時,又何嘗不是他人手裡的玩偶。

我是月隱,與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