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就必須要重視的健康問題


35歲就必須要重視的健康問題

35歲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可能是是生命的巔峰狀態了。因為70歲以後,還能像鍾南山院士一樣生龍活虎的不多。很多人65歲就老態龍鍾了。

但是在35-45歲這十年,你只要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健康問題,當你45歲之後,人到中年,身體生理功能開始加速下滑的時候,就不出現太大的身體健康問題。很多人,就是沒有“邁過”45-55歲這一生命危機的“坎”,早早退出了人生的舞臺。比如前《新聞聯播》主持人羅京於因淋巴癌去世,享年48歲。商業奇才王均瑤因為直腸癌英年早逝,去世時只有38歲。香港藝人梅豔芳癌症逝世,終年只有40歲。羅文(香港歌星)死因是肝癌,終年52歲。還有李詠,陳曉旭等等,這樣的例子簡直是太多了。

所以,35-45歲這十年,一定要格外注意養護身體健康,減少疾病入侵機會,為今後的人生打好健康基礎。

35歲後,要防三種病,護好四個地方,堅持五個勤。

一、防三種病

第一種:痛風(高尿酸血癥) 近年來,痛風高發,威脅著人類生命健康。一旦發生痛風,不但使人痛不欲生,還會誘發痛風性腎病,損害健康。高尿酸血癥,35-45歲這十年可能沒有什麼症狀,但是到了45歲以後,惡果就會慢慢地顯現出來了,會出現痛風頻發,血管硬化,代謝障礙等等。尤其是愛喝酒,吃肉的人。預防痛風,要檢測體內的尿酸水平,在日常體檢時,要格外注意尿酸指標,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進行控制。能否控制好尿酸水平,這十年一定是關鍵的十年。

第二種:心臟病 心血管疾病,已然成為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很多人猝死就是心臟病造成的。心臟,是一個泵,負責運送血液循環到全身,分秒不息,到了45歲後,心臟功能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逐漸降低。此時,血管壁的彈性降低,動脈開始硬化,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積,各種心血管疾病也就隨之而來了。再加上一些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會導致很多人的心臟出現“早衰”。所以,35-45歲,要格外注意養護心臟健康,注意鍛鍊,增加心臟功能的儲備。

第三種:腎臟病

慢性腎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你會發現,身邊有年紀不太大的人就突然得了“尿毒症”,依靠透析生活。根據調查顯示,中國成人,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為10.8%。即,每10個成人中,就有1個是慢性腎臟病患者。然而,我國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僅12.5%。所以,35-45歲之間,一定要注意防腎臟疾病。

二、護好四個地方

第一個:血管

血管,被稱為“生命的蠟燭”。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也會老化變硬、變堵。再加上一些不良習慣,更會損害血管,誘發各類血管疾病。所以,要保護好血管健康。飲食上,多吃新鮮的蔬果,有益血管健康。此外,還要戒菸戒酒,保證充足的睡眠,進行適當的活動。

第二個:腹臍

腹臍,是人體最柔軟、最脆弱的部位,也最易受寒、感染的部位。腹部還有一個重要穴位——神闕穴,日常護好肚臍十分重要!每天晚上用雙手重疊與肚臍處,對肚臍進行順時針按摩,能有效調理腸道,改善人體血液循環。

第三個:頸腰椎

因為電子產品的普及,有超過一半的人,會有頸腰椎不適的狀況出現。這是一種生理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大,腰部長期承受人體的重量,在加上久坐、超負荷的體力勞動等因素,基本上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出現腰椎的退行性改變。

建議不要久坐、多運動、常按摩,瑜伽、慢跑、游泳等,都可以鍛鍊腰部肌肉,同時,還可以常扭腰、平時多做“燕子飛”運動。

第四個:胃腸

人到中年,事業進入加速期,一些不良習慣,會加速胃腸病變。國內一項涉及1.5萬人的調查顯示,95%的人都有過腸胃不適、噁心、胃痛胃脹等症狀。超過八成的受訪者有排便問題。因此,中年人,一定要格外注意保護胃腸健康,在飲食上,尤其要注意。

三、堅持五個勤

第一個:勤飲茶,多喝水

飲茶,自古以來,就是延年益壽的好習慣。研究表明,與不喝茶的人群相比,愛喝茶的人,死亡風險降低24%。所以,生活中,養成飲茶的習慣,多飲茶,對於身體健康,大有益處。不同的茶飲,對人體有不同的養生之效,各類茶飲,不妨都喝一點。如果你不愛喝茶,也請您每天多喝白開水,一般要求每天2000ml左右。

第二個:勤泡腳

中醫講,人有四根,其中,腳為精氣之根,是四根之本。人老腳先衰,百病始於足,許多疾病都是從腳開始的。勤泡腳,堅持睡前泡腳的習慣,對於身體健康,是一大助力。足部是人體中穴位最密集的器官,可通過足浴的方式提高身體免疫力。泡腳水溫度38℃-40℃左右為宜,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15-30分鐘為宜。

第三個:勤梳頭

俗話說,頭梳千遍,病少一半。頭部有許多穴位,梳對能有效刺激諸多經穴。

頭為諸陽之會,每天多梳頭有利於通達陽氣、疏通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晚上用手指梳頭,不少於3分鐘,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

第四個:勤打盹

白天坐著打個盹,醒來時,往往感覺神清氣爽。坐著睡不著,也沒關係,只要不講話,閉上眼睛,收斂心神,不想任何事情,也同樣可以達到休息的目的。

很多城市中的人,都不能做到這樣清閒,每天都在焦頭爛額的,忙各種各樣的事情,其實,靜下心,打個盹,是最簡單的養生之道。

第五個:勤運動

動則不衰,用則不退。人生這段時間,堅持適當的運動,尤為重要。適當的運動,可利關節、豐肌肉、通血脈、強筋骨、實臟器、抗衰老。步行是最簡單、最易學、最適宜大眾增強身體素質的鍛鍊方法。經常走一走,對於人體各處,皆有很好的幫助。每週運動5天,每天30分鐘以上,對於健康,預防疾病,十分有益。經常在飯後,走走路,散散步,對於健康,大有益處。

定期的體檢非常重要,不能覺得自己身體好好的,一體檢就發現一大堆的毛病,乾脆糊里糊塗的過,這樣的態度是錯誤的。早發現,早干預,避免到了45歲以後,器官出現了不可逆的功能障礙,後悔就來不及了。

35歲就必須要重視的健康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