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臺《實施意見》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 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做好全市“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決策部署,全面做好“三農”工作,結合我市實際,日前,我市出臺了《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 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包括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3個方面。其中,主要目標是:集中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補上全面小康社會農村公共基礎設施、農村供水保障、農村生態建設、人居環境整治、農村教育、農村衛生健康服務、鄉村公共文化服務、農村社會保障等8項“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保障農產品生產和供給,全年糧食總產穩定在350萬噸以上,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搞好種養業結構調整,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重點任務共有6項28條具體內容:(一)決勝脫貧攻堅戰,確保農村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二)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農村全面發展;(三)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四)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五)提高農民就業創業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六)強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加強農村基層治理。

保障措施:一是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二是加大財政“三農”投入力度,財政預算內投資繼續向農業農村傾斜,確保財政投入與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相適應。三是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體系,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通過村莊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節餘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優先用於發展鄉村產業項目。四是整合利用農業科研院所、農業龍頭企業等各類資源,加快構建高素質農民教育體系,培養一批高素質農民隊伍。有組織地動員城市科研人員、工程師、規劃師、建築師、教師、醫生等下鄉服務。五是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實施種業自主創新工程,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支撐現代農業發展。六是推進農村重點改革任務。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