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经常看我专栏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我主要写的都是吉他硬件方面的知识,可今天这个吉他支架它不属于吉他上的硬件啊,为什么突然想到写这个?因为今天我实在是被这个支架烦到了。

别以为吉他支架都一样。

这篇文章就是简单做个比对(吐槽),讲讲我对吉他支架的使用感受,支架的品牌标识处我都会打上马赛克。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左)有黄色部件的为A支架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右)纯黑色的为B支架

以上就是我要对比的两款吉他支架,有黄色部件的我们暂且称它为A支架,纯黑色的为B支架。

首先A支架比B支架要重。我是全部把支架的底部打到最张开的程度的,我们能看到,A支架的支撑脚角度要比B支架的小。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其次是高度。两款支架我都是调节到了最低的一个高度,可以看到在锁头处仰角明显不同。

同样是自重力锁,A支架的锁头不受力、开放时是这样的: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整个红色框起来的部分受力后会锁住琴头: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接下来就是我今天为什么专门想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了: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B支架的锁头不受力、开放时是这样的,但是,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你看明白了吗?

就是有时候(应该是每次)就算没有受力时它的锁头也不会很好的打开。我每次把琴提起来要拿出来的时候,B支架的锁头明明已经不受力了可还卡着我的琴头不放,必须要我手动把这个锁头拨上去。

这一点对于我的使用感受来说真的很烦。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这类锁头原理大概是当琴头架受力向下时带动锁头向下转,从而达到一个锁住琴头的效果。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B支架锁头不受力时仍然不会弹起的原因是上面那个长扁条的槽与琴头架的接合处有摩擦,导致不能顺滑的弹起开锁,我的做法是在那个长槽里加了点润(♂)滑(♀)剂。

长槽下面红色箭头指着的圆孔是用螺丝固定于琴头架的,这里我也把螺丝拧松了,因为如果太紧会让这个锁扣彻底变成固定死的。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接下来是整个琴头架与支撑杆的连接处,B支架这里是自己拧上去的,买来时琴头架与支撑杆是分离的,这个部位其实比较松,会晃动。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A支架琴头架与支撑杆就是一体的,并且没有任何晃动松懈的感觉。

接下来是一点细节对比: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最后一点,就是A支架适用于我的V型琴,支撑杆高度可以调节到一个非常合适的位置,既可以使琴体靠在海绵护垫上,琴体的一角也不会着地: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至于B琴架……我已经吐槽无力: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支撑杆调的太高,琴体悬空,琴体后背直接贴杆子上了: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支撑杆调的太低,直接挂不住琴,琴角直接怼地上了: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B支架就是,无论我怎么调节支撑杆,都没有一个合适的高度能让我的V型琴既能贴着海绵垫琴角又能不接地。

另外B支架琴头架设计的也是……对小琴头非常不友好。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琴头放的太靠里,琴头架吃力不够,锁不整齐(我有强迫症)。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往外放一点琴头架吃力够了能锁的很好……可是我卷弦器压琴头架上了……

反观A支架,设计的空间刚合适,应该能兼容各类琴头:

忍无可忍的吉他支架对比

从自身使用体验后来说,我个人建议如果你不打算买贵的吉他支架的话,建议买那种底部托着的,不要买我这种悬挂式的。

虽然都是几根铁杆子组成的一个吉他支架,但无论是从支架设计、松紧程度、包装、质感、重量、做工上来讲,都是不同的。

关注我 学习更多吉他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