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位16年,是明代近300年曆史中最能鬧騰的一位皇帝,也是一位昏庸、荒唐、不正常的皇帝。朱厚照即帝位後,曾下令翌年改元以後暫停景德鎮御器廠燒造瓷器兩年,但不久即恢復燒造。正德十五年,正德皇帝遣太監尹輔前往饒州燒造瓷器,工部因正德十四年所發生“宸濠之亂”曾給江西民眾帶來很大災難,遂建議暫免差官前往督造,但正德皇帝對該建議未予採納。這說明正德皇帝對瓷器燒造也感興趣。正德朝是明代景德鎮御窯瓷器發展史上一個承上啟下的轉折點,主要表現在逐漸擺脫了成化、弘治朝御窯瓷器胎體輕薄、造型較少、裝飾疏朗等特點,而變得器物胎體趨於厚重、造型逐漸增多、裝飾偏向繁縟等。正德朝御窯瓷器品種多達20多個,少於成化朝,但多於弘治朝,其中尤以孔雀綠釉青花、素三彩、孔雀綠釉瓷等取得的成就最高、最受人注目,堪稱傲視明代御窯瓷器的名品。正德御窯瓷器在裝飾上的最顯著特點是大量使用阿拉伯文、波斯文作為裝飾。以八思巴文署四字年款(意為“至正年制”)亦為明代各朝御窯瓷器上所僅見,呈現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正德朝御窯瓷器上獨有的文化符號,成為古瓷研究熱衷探討的一個話題。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北京故宮藏正德青花出戟瓶

更有趣的是, 在目前存世的以阿拉伯文、波斯文為裝飾的正德青花瓷器中,器物類別主要以碗、盤、罐為主,另有香爐、插屏、燭臺、筆山、蓋盒等日常生活用具,功能上多符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與同時期官窯瓷器造型基本相同。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明正德瓷器上的阿拉伯、波斯文字多被書寫在菱形或正方形開光體構圖內部,以使所書寫的伊斯蘭教教義醒目突出。此類器物中,最為典型的是收藏於英國大維德基金會的明正德青花插屏,器形呈長方形,座與器物連為一體。插屏兩面均以纏枝花承託一個大的圓形內套菱形開光,內書阿拉伯文字可譯為真主說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們應當祈禱真主而不要祈禱任何物,當真主的僕人起來祈禱他的時候他們幾乎群起而攻之,而你說:我只祈禱我的主,我不以任何物配他。這段文字出自於《古蘭經》第七十二章精靈一段。紋飾下部方線框內書有大明正德年制楷款。因而可見得這件青花插屏是屬官窯器物與文房四寶同類,放置書案可供欣賞之用。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除正德青花插屏以外,典型的中原風格造型器物還有藏於大維德基金會的正德青花山形筆架、法國集美博物館收藏的青花硯臺。正德青花山形筆架器體為長方形,筆架呈五峰式。通體以青花纏枝花裝飾,中間一菱形內套一個正方形開光體,內書阿拉伯文字,譯為“筆架”,底部書有大明正德年制楷款。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北京故宮藏正德青花山形五峰筆架

與此造型、紋飾相同的筆架,北京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均有收藏。法國集美博物館收藏的正德青花硯臺,器物由三部分組成,上部為器蓋,中下部為無釉硯面,器身纏枝花紋中間裝飾有菱形圓形開光體,內書阿拉伯文、波斯文。硯臺器蓋上阿拉伯文譯為“追求書法上的完美因為這是存在的關鍵之一”。四周波斯文漢譯為:“科學是無價的長生不老藥,愚昧是無可救藥的惡魔。”從以上現存的裝飾有阿拉伯文、波斯文的正德青花瓷器中可以看出,此類器物與宮廷所用瓷器造型基本相同,且具有中國特色。插屏、硯臺、筆山這類文房四寶是典型的中國器物,對於並非以毛筆作為主要書寫工具的伊斯蘭地區人來說,是毫無用處的。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北京故宮藏正德鬥彩出戟瓶

以正德時期帶有阿拉伯文字的盤和碗等器物為例,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正德阿拉伯文字菱形開光碗,外壁裝飾6個菱形開光,菱形開光內又套一個正方形開光,內書阿拉伯文字,漢譯為“接近親屬,傳播和平,借給他食物。開光周圍間飾梅花紋和如意雲頭紋,碗心同樣為菱形開光內書阿拉伯文字,漢譯為感謝真主的恩惠”。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正德青花盤,盤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明正德年制”楷書款,盤心纏枝花紋圍成一個菱形開光,內書阿拉伯文字外壁也以纏枝花紋襯托阿拉伯文字裝飾漢譯為“恩典詳在被造物”。這類碗、盤等器物口徑一般在20釐米左右,很少見有永宣時期出現的40~50釐米大盤大碗這類適用於伊斯蘭地區人們使用的器具。可見正德時期生產的這類青花瓷器並非為銷往阿拉伯地區的貿易用瓷,而是正德時期宮廷內部的御用器物。通過梳理各種史料發現,正德時期之所以生產飾有伊斯蘭文字的青花瓷器宮廷御器,與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是分不開的。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正德青花瓷器殘器

明正德時期,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影響日趨擴大,明武宗朱厚照曾極力崇尚伊斯蘭教他曾對宗教信仰作過如下評論:“儒者之學,雖可以物開物,而不足以窮神知化;佛老之學,似類窮神知化,而不能覆命皈真。蓋諸教之道,各執一偏,唯清真認主之教,探原於正理。此所以垂萬世與天壤久也。”並御製尊主詩曰:“一教玄玄諸教迷,其中奧妙少人知。佛是人修人是佛,不尊真主卻尊誰?”可見作為一國之君的正德皇帝對伊斯蘭教是極為推崇的。他還曾經下令一系列伊斯蘭教中所必須遵循的教規,例如禁食豬肉和養豬等等。其實這些規定不是毫無依據的,一方面是因為正德皇帝生於辛亥年,屬相肖豬;另外豬字又與明朝朱姓同音,應避諱。但更為主要的原因在於正德皇帝本人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正德青花瓷器殘器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正德青花瓷器殘器

歷史記載,正德皇帝是一位極為古怪的君王。宮外設豹房,自稱“大慶法王”“威武大將軍”。這些對封建禮法的反叛,都是他追求生活享樂和刺激的一種方式。

北京故宮藏正德青花燭臺

正德皇帝的私人生活與伊斯蘭教有著密切的關係他禁止民間畜豬,食豬肉,自起經名妙吉·敖蘭納回回女為妃”等等。他周圍有許多心腹之人多為回人,在豹房內為其隨駕養豹的官軍中也有很多西域後裔,被稱為“回鶻隊”。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北京故宮藏正德青花圓蓋盒

正德皇帝整日沉迷於酒色曾召都督呂佑宗將擅長西域舞的女子進獻進京,常在豹房內觀其舞蹈通宵達旦。明武宗在內外伊斯蘭教的薰染下,便開始熱衷伊斯蘭教。出於以上歷史背景分析,正德時期出現這類以阿拉伯文、波斯文作裝飾的青花瓷器並非偶然。由此得知,這些瓷器應多是正德皇帝在宮中的御用瓷器,而並非貿易以及外交用瓷。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明正德青花折枝花圓形開光紋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碗外壁開光體內書寫阿拉伯文譯為我們飲了一口大地上的水碗心書寫阿拉伯文譯為吉慶。底圈足內書大明正德年制”楷書款。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明正德青花圓形開光紋碗,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外壁裝飾6個圓形開光,分別書以阿拉伯文,譯為政權君王永恆每日在增加興盛等字,意思為“君王政權永恆,興盛與日俱增。碗心以阿拉伯文字裝飾,譯為感謝他的恩惠。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明正德青花仰鍾式碗,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外壁以纏枝花襯托阿拉伯文,譯為“爭取安逸,丟掉煩惱”。碗心書阿拉伯文,譯為“善的報酬能不是善嗎?”底部書“大明正德年制”楷書款。

明正德御窯瓷器上的獨有文化符號

明正德青花七孔花插,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兩側有圓形開光體,內書阿拉伯文譯為,啊!願真主保佑其國安全,保佑其子孫後代,器底書正德年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