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停,買還是賣?

跌停,買還是賣?

一、一季報預告引發的血案


上週五(4月13日)晚上,正邦發佈了一季度業績預告,淨利潤8.5-10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虧損4.1億元,大幅扭虧為盈,一般人看來應該算是非常優秀的了。

然鵝、然鵝、然鵝……今天大幅低開,上午就封跌停,下午也一直沒有打開。有小夥伴問我,這麼好的業績,卻跌這麼慘,這是為什麼呢?

跌停,買還是賣?

其實老司機都知道,股價的漲跌從來都不是簡單看業績好壞的,更關鍵的是市場對他的預期,前不久還不是大V預測他一季度盈利不低於15個億呢,你公告給我來個不足10億,不活了,立馬死給你看。哐,跌停!

跌停,買還是賣?

二、是否仍然值得投資


根據業績預告測算,公司的成本在27元/公斤以上,這豬價稍微波動波動,是不是正邦就面臨著虧損的風險啊?

這個問題雪球上很多大佬已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公司管理層也組織了電話會議,對相公司最新的情況進行了披露。其實這個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公司管理能力不足的問題(三季度受災死淘率高、三元母豬淘汰率高等問題),一方面是公司戰略激進的問題(三季度外購仔豬成本高,一季度擴大產能在新冠疫情封城影響下固定資產與租賃場分攤的費用高)。

前者確實是公司存在的問題,但從這次溝通會上公司披露的信息看,未來情況會全面好轉。死淘率的問題,從一季度出欄均重在120公斤以上就可以得到證明,放心,正邦能養活豬了。母豬中三元母豬佔比較高的問題,一季度末三元母豬的佔比已經降到的20%,三季度會基本以二元母豬為主了。

而後者戰略激進的問題,在當下時點考慮,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措施,雖然當前成本上去了,但這是未來業績的增長的基礎,是戰略性撤退,要加分的。對於外購仔豬成本高的問題,今年二季度開始就不外購仔豬了,意味著四季度出欄的肥豬全部是自繁的仔豬。租賃場地的問題,就更不用說了,看後面三季度的出欄量來驗證吧。

綜上,正邦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雖然沒有從業績上完全證明自己,但很多指標都在轉好,一季度應該是最差的,後面會越來越好。

跌停,買還是賣?

三、利好還是利空


正邦的養殖成本高,但養殖成本高的並非只是正邦一家,被作為優秀代表的新希望前段時間披露外購育肥的成本也是在30以上,其他公司也差不多是如此。很多人害怕養豬企業的成本高,覺得是利空因素。但從行業的角度考慮,可能會看到另外一面。

從去年以來,各地政府引導資本進入養豬行業,很多人擔心馬上會重新迎來週期的頂點,也意味著行情的結束。但從作為龍頭企業的上市公司成本都是如此之高,作為缺人才、缺技術、缺仔豬的新入行的資本,僅僅有錢就夠嗎?這個錢真的那麼好賺嗎?場外要入場的機構們不得不慎重考慮一下。

高成本抑制了供給端的一哄而上,也保證了存量客戶享受超額利潤的長久性。想明白這個問題,就會更加堅定對於養豬公司的信仰,更加相信龍頭公司的翻倍空間。【翻倍股系列2/3:牧原/正邦】養豬股行情還有多長?

跌停,買還是賣?

四、業績預測


堅定了對養豬行業的信心,我們再回到正邦科技,他今年到底能有多少盈利?目標價格有多少?

根據這次電話會議的內容,筆者做了正邦科技2020年的業績預測,僅是個人粗淺的理解,未必準確,期待各位小夥伴幫忙批評指正,看看是否有紕漏之處。

跌停,買還是賣?

相關測算說明已加在最後一列,有幾點需要說明:

1、年出欄量取平均值1000萬頭,其中仔豬佔比20%左右,外購仔豬佔比20%左右。

2、均重和均價筆者按照120公斤和32元進行測算的。均重的120公斤目前看問題不大,均價如果按照30元測算,淨利潤為96萬多,但按照今年這個供需關係,我覺得30元有點不符合實際了,32元可能已經是偏保守的了。因為我們缺豬的形勢是一個月比一個月緊張的,全年都是如此,所以豬價的下跌空間不大。

3、外購出欄成本考慮了一季度購買仔豬成本高的問題,在三季度出欄成本中每公斤加了3.3元,二季度取了一三季度出欄的平均值,也是偏保守了(去年4季度外購仔豬的平均成本也是1500左右,出欄成本應該不會比一季度出欄成本高)。四季度外購很少,價格也就無所謂了,我按照等差加上來的,也是保守了。

4、自繁出欄成本考慮隨著出欄量的增加會逐步降低。

5、異常成本在三季度基本消失,我保留了0.25元作為安全係數,四季度完全降為0。三費成本基本是按照公司的預測。

從一季度的淨利潤數據結果可以看出,我們的模型相較於實際利潤值還是偏保守的,而按照該模型進行測算,2020年的淨利潤預計為116億元。

而且,我們測算的僅僅是養豬業務的淨利潤,尚未考慮飼料板塊,所以這個值還是偏保守了。

根據【翻倍股系列2/3:牧原/正邦】養豬股行情還有多長?的估值確認邏輯,至少給與10倍PE估值,也即1160億,相較於當前502的市值,仍然有翻倍的空間。


跌停,買還是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