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重組VIE架構,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的優秀樣本,值企業學習

阿里巴巴(以下簡稱“阿里”)在其2018年7月27日發佈的年報文件(20-F)中披露了其正在進行的VIE架構重組計劃,該重組計劃也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因為本次重組計劃意味著現年56歲的阿里巴巴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馬雲已悄悄放棄阿里巴巴可變利益實體(VIE)的所有權,而讓阿里合夥人或高管控制,象徵著他交出對這家創立19年科技巨人的掌控權。我們來看下阿里巴巴重組前後的VIE架構安排就清楚了。

阿里重組VIE架構,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的優秀樣本,值企業學習

阿里上市時的VIE架,根據阿里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披露,阿里在中國境內重要的VIE實體(以下或稱“OPCO”)的股權均由兩位創始人馬雲和謝世煌持有。同時,根據阿里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披露,阿里在中國境內的OPCO簽署的一系列VIE協議主要有兩種類型:一類為實現OPCO產出的利潤轉移到WFOE並最終實現財務並表目的的協議,主要為獨家技術服務協議;一類為確保WFOE對OPCO實際控制權的協議,包括貸款協議、表決權委託協議、獨家購股權協議、股權質押協議。

阿里重組VIE架構,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的優秀樣本,值企業學習

阿里重組後的VIE架,根據阿里在其 2018 年 7 月 27 日發佈的年報文件(20-F)(以下簡稱“阿里年報文件”)中的披露,阿里正在對其VIE 架構進行調整,調整後的 VIE 架構中:

1、主要OPCO的股東將由馬雲和謝世煌調整為一個有限責任公司,即杭州臻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2、臻希則由兩個有限合夥企業各自持有50%的股權,即杭州臻強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與杭州臻晟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3、臻強和臻晟的普通合夥人為杭州臻悅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而臻悅的股東為5為阿里管理層成員;臻強和臻晟的有限合夥人同時也為前述5位阿里管理層成員。這5位分別為童文紅,現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官(CPO);鄭俊芳,現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趙穎,現任螞蟻金服集團財務與客戶資金部總經理;邵曉峰,現為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張勇現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阿里重組VIE架構,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的優秀樣本,值企業學習

根據阿里年報文件的披露,其VIE架構項下的WFOE不僅與OPCO及其股東(臻希)簽署了一套VIE協議,而且還與臻希的股東臻強和臻晟分別簽署了一套控制協議。其中,與臻強簽署的控制協議不僅包括WFOE與臻強及其合夥人簽署的一套控制協議,還包括WFOE與臻強的普通合夥人(臻悅)及臻悅的股東簽署的一套控制協議。臻晟的VIE協議簽署安排與臻強相同,不再贅述。

阿里重組VIE架構,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的優秀樣本,值企業學習

另外,根據阿里年報文件的披露,阿里此次重組其VIE架構主要是為了從如下三個方面優化其VIE架構:(1)通過增加VIE實體的實際權益持有人數量,減少關鍵人風險;(2)通過架設多層法律實體結構,增強VIE架構的穩定性;(3)通過實施多層協議控制安排,加強對VIE實體的控制。

深度解讀:以前阿里巴巴是由一家離岸公司控制,這家離岸公司幾乎完全控制在馬雲手中,謝世煌有少量投票權。要說明的是這個離岸公司對阿里巴巴的控制權沒有改變股東的股份比例,可以理解為同股不同權。

現在馬雲(含謝世煌)主動把離岸公司的控制權讓渡給一家新成立的國內股權控制公司,這個股權控制公司誰是股東呢?可以簡單的認為合夥人和管理團隊各50%。 這個設計雖然複雜,但推理一下,非常牛啊。可以確保合夥人長久的控制公司管理層,也可以自身參與管理,但一切都要符合合夥人團隊對公司管理團隊的選拔體系。

如果某些有才能可以自身被選拔進入高級管理人員,如果自身能力有限就當好合夥人,堅守合夥人崗位就好。事實上阿里現在的合夥人大部分都是高級管理崗位,以後合夥人能力跟不上了,就得退出高管。這一切今天是馬雲說了算,未來是股權控制公司說了算。 而馬雲是這一架構的總設計師,他的目標不是控制顯擺或賺錢大富,或沽名釣譽。事實上這遠遠低估了馬雲的情懷,他要做生生不息的百代傳承企業,擔當身前事,仰止身後名。

更多瞭解公司股權分配以及控制權設計,請私信留言“股權”,免費獲取股權乾貨資料和專家股權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