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摘12)


第十二章 幫助行為


利他主義,一般泛指把社會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社會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的原則。利他主義是自私自利的反義詞,一個利他主義的人即使無利可圖或不期待任何回報的情況下,也會關係和幫助別人

幫助行為會使施助者和受助者同樣受益,給予可以提高幸福感

只有當我們不能解釋別人做好事的原因時,我們才會因此而信任他們,只有當我們找不到外在解釋時,我們才會把他們的行為歸結於他們內在品質,而當外部原因嗎,明顯時,我們就會相信外部原因

利己主義——主張自我利益驅動所有行為的觀點

我們犯錯之後的行善願望反映出,我們既需要減輕個人的內疚,也需要恢復動搖了的自我形象和希望確立積極的公眾形象,當我們犯下錯誤被他人知曉時,我們就更想要用幫助行為來挽回我們自己

憤怒這種消極心境是不可能帶來同情的

輕鬆的心境能夠顯著的促進幫助行為

幫助行為能緩解不好的心境,反過來積極心境又會產生積極思維和積極的自尊,從而導向積極的行為

互惠規範,對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應當施以幫助而不是傷害,一種普遍的道德準則

社會責任規範,人們應該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不要考慮以後的交換

女性不僅在特定情境下能獲得更多幫助,她們也更多的尋求幫助

基因使我們更願意關心,與我們有親緣關係的人

我們幫助他人的意願同時受到利己和無私的影響,當我們感到與某人之間存在依戀時,我們也會產生同理心

我們更容易與一個活生生的人產生同理心,而不是遭受痛苦的人數,遭受痛苦的人數增加,人們的關注反而下降,這一現象被稱為“同情崩潰”

當我們產生同理心時,我們就會更少關心自己的痛苦,更多去關注受害者的痛苦,稍微體驗下別人的感受,這樣有助於增加同理心

痛苦和同理心通常共同起作用

由同理心引發的益處與代價

益處:產生敏感的幫助行為;抑制攻擊;增加合作;改善對汙名群體的態度

代價:不顧自身安全、好心辦壞事;不能照顧所有的需要;產生倦怠,降低幫助行為;引起偏愛不公正以及對更廣泛的公共利益的冷漠

人們把緊急事件的不干預行為歸因與旁觀者個人特點,並且通常認為自己是有同情心的人

當旁觀者數目增加時,任何一個旁觀者都會更少的注意到事件的發生,更少的把它解釋為一個重大問題或緊急情況,更少的認為自己有采取行動的責任

每個人通常都以他人的行為作為現實情況的線索,這種錯誤的解釋會延遲人們對真實緊急情況的反應

其實人們對他人關於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無知的,在緊急情況下每個人也許都認為“我很關係外界”但認為他人十分平靜,因此得出“情況可能並不緊急”的結論

因為相似性容易喚起喜歡,而喜歡又會引發幫助行為,因此我們更多的跟我們相似的人產生同理心,也更樂於幫助他們,相似性偏愛既包括外表也包括信仰

很少有人希望表現出偏見,或許是因為人們雖然喜歡自己的同族,但又要守住這一偏愛的秘密以維護自己積極形象,所以,只有當人們將自己不幫助其他種族的行為歸因於非種族因素時,才會表現出同種族偏愛

當適應行為的標準有明確界定時,白人不會表現出種族差別,當標準模糊時或者衝突時,種族相似性可能引起有偏愛的反應

當看到別人提供幫助行為時,人們也更可能提供幫助行為

幫助行為和某些人格變量——如社會讚許需要——有中等程度相關

人格影響特定個人對特定情境的反應

婦女更容易對朋友碰到的問題產生共情,更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幫助朋友

較小的地方會相對願意提供更多的幫助,收入較低的家庭更加慷慨

信仰承諾和志願行為有相關性

凸顯個人特徵使旁觀者提高了自我意識,從而更關注自己內在的利他注意觀念,相反“去個體化”會使人們的責任感降低,因此提高自我意識的做法,比如貼上姓名標籤、被觀察和評價、靜靜的注視,都能夠增加幫助行為

感到內疚的人會以行動來減輕內疚感並維護他的自我價值感

貼上樂於助人的標籤也能強化人們樂於助人的自我形象

道德排除——將某些人(動物)排除與自己道德的關懷之外

我們將我們的關心,喜愛和遺產集中於“我們的人”(比如我們的孩子)身上,而排除其他人

利他主義社會化的第一步是去除天然的內群體偏愛

不道德的行為滋生不道德的態度,而幫助行為能促進進一步的幫助行為

態度追隨行為,助人行動能夠促進人們把自己看成“富有同情心和樂於助人的人”而這種自我知覺反過來又促進進一步的幫助行為

對人們的良好行為給予恰到好處的反饋(必要時應戒除收買與威脅)我們也許可以增加他們自己從這件事情中得到的快樂

通過引出暫時性積極承諾,使其得出自己樂於助人的結論,從而更傾向於提供幫助

成為英雄的第一步是要認識到那些能夠阻止你袖手旁觀的社會壓力

增加幫助行為:首先,我們可以轉變那些抑制幫助的因素,我們可以採取步驟來減少緊急事件的模糊性,以產生個人化訴求,並增加旁觀者責任感。第二,我們甚至可以採用譴責或以退為進的技巧來激起人們的內疚感或對自我形象的關注。其次我們可以教化利他主義,通過媒體傳播或對做好事的人提供獎勵,但獎勵不能太過分,讓做好事的人,把做好事歸因於自己的利他動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