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是真人真事還是後人杜撰

“烽火戲諸侯”的源頭

宣王四十六年(前782),宣王去世,其子幽王繼位。幽王是西周的最後一個王,他繼位之後,並沒能挽救宣王晚年的頹敗之勢,反而加速了西周的滅亡。

幽王有一位寵妃褒姒,據說褒姒不愛笑,自從進宮之後就沒有人見過她的笑容。於是幽王便下了懸賞令,誰能使褒姒一笑,就賜他千金。一個叫虢石父的人給幽王出了個“烽火戲諸侯”的餿主意。

“烽火戲諸侯”是真人真事還是後人杜撰

原來,周王朝為了防備西邊犬戎的進攻,在鎬京附近的驪山(今陝西臨潼東南)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臺。一旦有犬戎來犯,守關的兵士便依次燃起烽火報警,附近諸侯見到信號就會發兵救援。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真的下令燃起了烽火。

諸侯們匆匆率兵趕來,不見犬戎,才知被愚弄了,只好憤然離去。看到諸侯們亂哄哄地一陣奔忙,褒姒不禁粲然一笑。這一笑笑笑得幽王心花怒放,哪還管諸侯們的感受。

“烽火戲諸侯”是真人真事還是後人杜撰

周幽王的一意孤行,甚至用廢申後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的方法來博取美人的歡心。幽王這不計後果的一廢一立,終於招來了滅國之災。

申後為申侯的女兒,申後被廢之後,太子宜臼也逃回舅家——申國避難。幽王十年(前772),幽王與諸侯會盟於中嶽嵩山,為了除掉宜臼而興兵討伐申國。於是,申侯於幽王十一年(前771),聯合繒國和西方的犬戎舉兵攻周。

“烽火戲諸侯”是真人真事還是後人杜撰

幽王率兵與之戰於驪山,大敗而歸。幽王被殺於戲(今陝西臨潼),而褒姒則被犬戎虜獲而去。在周被攻以至幽王被殺的過程中,各地的諸侯都沒有派兵前往營救,除了是“烽火戲諸侯”的惡果之外,更在於周天子已失去了對諸侯的控制,因此諸侯才敢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

“烽火戲諸侯”不成立的一說

上文所說烽火戲諸侯時,曾點燃20於座烽火臺,而後諸侯前來救援,首先視線受阻相距太遠不說,就當時而言,周武王建國後,犒賞天下,大封諸侯,其中較近的幾個諸侯國如晉、楚、魯等,要在本國發兵救援,趕到西周京都“宗周”。

從駐守邊關的士兵發現,然後逐級上報,報到諸侯那裡那在點撥人馬,然後備上糧草,發兵救援,估計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周幽王,早就好幾個千金了,再加上20於座烽火臺要傳輸那麼遠的距離,著實不真,如果按現在來比較,200公里的距離,以10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前進還要20個小時,何況是當時交通並不發達的上古時代。

“烽火戲諸侯”是真人真事還是後人杜撰

所以說,“烽火戲諸侯”可能是假的,可能是為了教育後人而編造出來的一個寓言而已。

“烽火戲諸侯”其實是真的!

在西周國家建國之初,周武王為了抵禦西邊戎狄(或說獫狁,或說匈奴,或說犬戎),特選址建立京畿東都,西都為鎬京,史書上說西都的軍隊有六師,東都有八師,當時的一師大概有一萬人。

而且從東都到西都的距離並不是很遠,烽火戲諸侯所引來的救援可能是這些部隊。此為一判斷。

第二,當時國家為奴隸制國家,而下層人民分為“國人”和“野人”,根據西周的鄉遂制度,周王室直接統治的地區分為國和野。國與野的交界處為郊,也稱為“四郊”。在國與郊之間設六鄉,郊外至野設六遂,組成西周鄉遂制度中的“鄉”和“遂”。

“烽火戲諸侯”是真人真事還是後人杜撰

作為自由民的六鄉之民,主要承擔軍賦、兵役和力役。《周禮·小司徒》說:“乃會萬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以為軍旅,以作田役,一比追胥,以令貢賦。

就是每家抽取一人入伍,就成“五人為伍”,依次類推,六鄉居民就編成了“六軍”。成王之時,西都宗周駐紮著六軍之師,即“宗周六師”;而東都由於戰事需要,駐紮“成周八師”。這些軍隊不僅用於戰事,還用於田獵和力役,負責追捕逃犯,同時承擔六軍的軍賦。

“烽火戲諸侯”是真人真事還是後人杜撰

如果以西都宗周為中心,四周一共有20於座烽火臺,同時點起,宗周六師在很快的時間內趕到城內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此為二判斷。

根據以上兩點,烽火戲諸侯是真的,但所“戲”的並不是諸侯,而是周圍在鄉的六師之軍和東都成周的“成周八師”。

故事後續

為什麼自己的臣民看到烽火信號而不前來救援呢?在周幽王二年(前781),周朝王畿周圍的渭、涇、雒三川地區發生強烈的地震,出現三川斷流、岐山崩陷的重大自然災害,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加劇了社會的動亂和不安。

面對巨大的自然災害,幽王不但沒有及時採取措施安民撫眾,反而任用奸邪小人,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形成比天災更為嚴重的人禍。幽王時任用的人多是諂佞闇昧之徒,使得“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周王室的統治更加黯淡。

“烽火戲諸侯”是真人真事還是後人杜撰

同時,周朝的所有國人都是可以參政的,為的是廣開言路。但周幽王國難不除,任用小人,以是大失民心。最後還為了自己的一個愛妾大耍活人,以至於自己成為了眾矢之的。

你覺得烽火戲諸侯是真的還是假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烽火戲諸侯”是真人真事還是後人杜撰

喜歡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