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霍英东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官至副国级,备受尊敬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了全面禁运和封锁,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加紧了对华封锁。

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一方面需要进行经济建设,另一方面还要进行中国历史上空前惨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对许多战略物资,尤其我们无法生产制作的药品、仪器、设备等等,都急需进口。

可是,面对西方世界的严密封锁,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候,香港一批爱国工商人士站了出来,想尽办法同港英当局斗智斗勇,将一批批祖国需要的物资运到内地。

其中最有名、影响力最大的,就是霍英东。

建国初期,霍英东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官至副国级,备受尊敬

霍英东祖籍广东番禺,祖上是有“贱民”之称的“疍家”,以船为家,漂泊为生,因此,霍英东也继承了先辈们的勇气和毅力,年纪轻轻就打拼出了一支船队,成为举世闻名的“船王”。

霍英东为人豪爽,非常有正义感,得知新中国物资紧缺,就设法与祖国取得联系,组织自己的船队,将内地急需的面纱、药品、橡胶、轮胎、仪器等等物资,一船船地运到内地。

霍英东并非只是任用马仔去做,而是亲力亲为,他后来回忆说,从1950年到1953年,他每天都睡不到4个小时,全部时间都是组织落货、装船,趁着夜幕,偷偷航行在布满暗礁的非常规水道上,全凭霍英东这些“水上人家”丰富的航运经验,才将货物安全运达内地。

这么做的风险是很大的,当时,港英加紧了水上巡逻,所以霍英东不得不运用旧中国商圈惯用的“行贿”手段,上下打点。即便如此,霍英东的船还是数次被“查获”,好在港英自诩“法制社会” ,查获霍英东的船都是在港域,不能算走私,所以只是以诸如“不打航灯标志”等小罪名,罚款了事。

建国初期,霍英东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官至副国级,备受尊敬

最大的阻碍,还是来自对岸的蒋介石,当时,老蒋仗着新中国海军薄弱,肆意派船横行于沿海地区,一旦发现往内地运送货物的船,往往痛下死手,机枪大炮扫射轰击,这才是霍英东的船队最危险的时刻。

但是,霍英东没有退缩,在那些危险的岁月里,没日没夜地操劳,身心健康都备受煎熬,身体一度瘦到不足100斤。

而且,港英当局也对他处处为难,所有香港“精英士绅”参加的社会活动,一概不许他参加,航运码头招标,只要有他出现,就另外附加苛刻的条件。

不过,这些卑鄙的小人伎俩,在民族大义面前,全都不值一提,霍英东完全没有理会,继续对祖国内地进行无私的援助。

建国初期,霍英东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官至副国级,备受尊敬

对这样的爱国者,祖国也不会忘记他,改革开放后,霍英东经常受邀来到内地,每一次都受到政府的高规格礼遇。

1993年,因霍英东巨大的贡献和影响力,当选为政协副主席,而且连任三届,成为副国级干部。

2000年10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50周年庆典上,霍英东作为香港唯一一位代表人物,受邀坐上了主席台。

回顾往事时,霍英东非常激动,说:“当时我还年轻,许多道理并不是真的明白,但是现在,我深深地明白,当年我做对了!”

2006年10月28日,霍英东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跟他一生中最尊敬的毛主席,活了一样的年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