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背後字節跳動公司向教育行業出手,大刀闊斧拉教育界“壯丁”

字節跳動公司,全稱字節跳動有限公司,旗下產品: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抖音、飛書等;字節跳動公司的產品可謂件件精品;目前母公司旗下對外投資14家公司,孫公司及以下更是數不勝數。現在,字節跳動開始進軍教育行業,而且速度之快,令人驚訝!

“瓜瓜龍”系列,接連上線了瓜瓜龍英語、瓜瓜龍思維等學習平臺,不出意外的話,更多以瓜瓜龍為一系列的教育產品即將魚貫推出。而在今年3月宣佈組織架構全新升級的同時,張一鳴也曾釋放新的信號:教育業務成為重中之重。

抖音背後字節跳動公司向教育行業出手,大刀闊斧拉教育界“壯丁”

做教育沒有基因不行

產品線佈局好,沒人可不行,字節跳動開始橫掃教育界,大刀闊斧“拉壯丁”,招聘教育行業英才。

字節跳動的動作越來越快宣佈教育團隊即將招聘10000人,同時也在默默挖人,有網易員工爆料:有道的很多人已經被字節跳動挖走了。

“(網易)有道的很多人已經被宇宙條(字節跳動)挖走了。”在脈脈上,有網易員工發出這樣的爆料。在互聯網圈,丁磊同張一鳴一樣,也是一直有教育情懷的大佬,這讓人員易位變得令人感慨。

教育行業需要逐步建立產品線及客戶群體,但對於這一點,張一鳴似乎並不擔心。

產品線的佈局已經完善,重點在3-8歲兒童啟蒙教育階段!

4月12日,字節跳動正式上線了數學思維學習平臺“瓜瓜龍思維”,在瓜瓜龍思維曝光的一個月前,3月7日,字節旗下的啟蒙AI課瓜瓜龍英語先悄悄上線。

抖音背後字節跳動公司向教育行業出手,大刀闊斧拉教育界“壯丁”

瓜瓜龍英語和瓜瓜龍思維分別由字節跳動旗下北京未來智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思維躍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同一法人為丁華勇,是字節跳動用戶體驗設計部門負責人。“瓜瓜龍”系列商標均註冊在北京思維躍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累計商標達273項。

「瓜瓜龍思維」是面向3至6歲年齡段孩子的數學思維啟蒙課,主打AI互動的課堂形式。目前App上顯示體驗課的客單價為19.9元(原價398元),包括5節AI互動課和學習套裝。我們知道疫情期間,基本教育系統均轉戰線上,3-6歲思維啟蒙階段的孩子,上學時間更是遙遙無期。在此階段推出,對於瓜瓜龍思維的品牌建立也是極其恰當的時機。

而之前推出的「瓜瓜龍英語」則定位於面向2至8歲孩子的AI英語啟蒙課程,App上顯示年課售價為2680元,體驗課售價為9.9元(原價99元)。

從產品特徵來看,「瓜瓜龍思維」和「瓜瓜龍英語」對標的即為猿輔導旗下的“斑馬AI課”,後者旗下已擁有英語、數學思維、語文等學科的AI課程產品。

字節跳動發力教育兩年多,調整不斷,在線英語培訓、AI輔助學習、1對1、K12網校、教育硬件、思維訓練等等,一直在嘗試各種細分方向,只不過預想中的效果還未達到。

抖音背後字節跳動公司向教育行業出手,大刀闊斧拉教育界“壯丁”

我們來分析字節跳動轉戰做教育行業市場是怎麼看的?

1、沒有教育基因,很難做起來的,不少人這樣認為。但對於字節教育,沒有關係,沒有基因就創造基因,用人才戰術填補基因空白。眾所周知,字節跳動公司尤其是2020年更是資金更為可觀的一年。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陳林發佈了一則微頭條,闡釋了字節跳動做教育的初衷、理念與願景,並說,字節跳動教育業務仍在持續招人,今年將會招聘超過10000人。

2、核心團隊並未完全建立;目前原有團隊在教育項目上尚抽身乏力,核心團隊仍需繼續組建。

在清北網校(大力課堂)、Aikid、gogokid這三個相對成熟的項目裡,清北網校負責人劉庸去年10月離職,陳林暫時接管;大力課堂法人李飛是張一鳴在南開大學的校友,後加入今日頭條,且;去年9月,gogokid迎來了一位90後CEO金錢琛,入職不到兩個月時,就已全面掌管gogokid的業務,今年3月,李飛也接替張利東擔任gogokid總經理。

去年10月,字節跳動曝光會在2020年發佈一款直接面向用戶的K12教育硬件產品,由原musical.ly創始人陽陸育負責。實際上,陽陸育一直有教育情懷,musical.ly最初也是定位於教育學習的短視頻產品。同陽陸育一起打磨教育硬件的是吳德周,他率領原錘子硬件團隊為此加碼。

但不一致的聲音雖然不絕於耳,但創業的堅定沒有讓張一鳴感到焦慮,其實對於教育的佈局早在3年前就已經開始。

字節跳動教育產品佈局(不完全統計)

抖音背後字節跳動公司向教育行業出手,大刀闊斧拉教育界“壯丁”

從上圖我們能明顯地看出,字節跳動在早些年已經通過併購、投資在積累教育行業項目與經驗;同時自研的教育項目已經逐步成熟。

對於字節跳動公司佈局教育行業,其實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知道母公司主要是新媒體、社交、視頻等互聯網領域,在投放廣告、數據積累與分析、用戶行為分析等均有自己龐大的數據量,因此,教育項目的上線,會比一般創業公司,具備天然的優勢。同時依靠已經成熟的後端教育項目,能夠為創業項目帶來更多的資源。對於一個項目,不缺錢、不缺技術、不缺資源,那麼就離成功近了一大步。後續可能重點便是團隊搭建、運營管理,那麼人才就是創造優勢的核心手段。

抖音背後字節跳動公司向教育行業出手,大刀闊斧拉教育界“壯丁”

對於“財大氣粗”的字節跳動,人才我想也不是難事。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成功的人創業總是更加輕鬆;看到馬斯克(T特斯拉創始人),一個個天馬行空的想法得到實現;BAT(百度、阿里、騰訊)業務版塊逐年擴張;不斷創業才能保證企業的領先性及活力,在互聯網企業得到了深刻的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