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和机会

〖一旦拥有了抽别人耳光的权力和机会,越是时常被抽者,越是不放过每一个抽别人的机会,这就是暴民心理与弱势者的思维和价值观〗

曾经有个重量级人物,重重地抽了下属一记耳光,由此而来的是“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严重到何种程度?以至于用“蝴蝶效应”下的一场风暴来形容,甚至说这一记耳光有载入史册之可能。所以,真正拥有“绝对的”抽别人耳光权力者,会慎重使用抽耳光的权力(不包括其它权力)。

有意思的是,那些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不曾拥有抽别人耳光权力者,往往对抽耳光的权力特别向往,他们不关心耳光背后的成因,也就是失控的权力,只在意自己何时也拥有抽别人耳光的权力。

真的有一天,因为特定生态或环境氛围变化,让其拥有了这种权力,他会不失时机的不假思考的向别人扬起手臂,狠狠地抽耳光。这就是近些天网络热议戴红箍者“抽耳光事件”的背后成因。

该事件的发展结果符合大众预期,故可以翻片,但由此折射的社会心理抑或民族文化心理,不应轻易过去。补充一个素材道理更加清晰。网名李庆者发带有调侃性质的帖子:“小区有个红袖章保安老头,最近越来越牛B,动不动就骂人。我就骗他说月底就解禁了。他很失望地说:不能这么快吧?我说市里文件都公布了。他的腰突然就不是很挺了,从意气风发变成意志消沉。”

其实,戴上红箍就意味拥有了某种超级权力,特别是抽耳光的权力,很多年前曾经存在过,后来政治文明启发了越来越多的人,慢慢地便少了。但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思维和观念并没有一起消失,只要环境氛围适宜,潜意识就会变成显意识,并且迅速转化为行动。

所以,我们必须借机往民族心理深处探究,以求根源和出路。原因不难寻找,根源于封建统治。历代王朝从来都没有实行过与民共享权力和利益,而是持续强化等级利益,久而久之形成为民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民众们再不追求平权与人格独立,而是执著于获得抽别人耳光的权力。

最能够深刻反映这一点是农民运动,所有造反起家的无不追求“打天下坐天下”,也就是民众下跪的方向变更,及其华盖下人的变化,而不是文明的进步。所谓“山河依旧,物是人非。”

上述价值观念深印在民族思想和心理深处,绵延不息,时时涌动,即便面上会发生一些变化,骨子里很难更易,更不可能斩草除根。所以,只要不是有意识遏制,就有冒出并蔓延开来。由此决定了更新价值观念,提升人文品质十分重要,十分现实,十分迫切。

怎样才能改变?极重要的是破除权力崇拜,尤其要避免形成不受约束的权力,因为“绝对权力”往往与恶其同行,随时渗入私权领域。

制度层面重在为公权划边界,特别是将权力关进笼子,同时还要让掌握公权力者“知敬畏”。观念层面是大力推进民族启蒙,让国民普遍理解现代文明的本质内涵及其遵循。后者也可以理解为自省和自觉,意义和作用不亚于前者。

借一小故事证之。光绪六年,俄国皇太子送李鸿章一把金质手枪,李鸿章很喜欢,常随身携带。有次狩猎,情不自禁掏枪瞄准猎物,慢慢地又收了起来。随从问故,李鸿章说:“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由此而言,认识到抽耳光的绝对权力十分可怕,是推进政治文明的重要一环。

总之,我们应当举一反三,加大公民意识的塑造和提升,保证大国道路奠基于更加优良的人文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