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沉默的大多數》收穫的一點感想

起先我要讀王小波的《愛你就像愛生命》這本書,無奈的是我只有試讀版沒有完整版的電子書,讀了一部分就被迫暫停了,王小波的文字是有魔力的,你會不自覺地跟著他文字中涉及的思考生出自己的不一樣的思考。

讀《沉默的大多數》收穫的一點感想

從試讀了部分王小波的文字後,讓我對他的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讀了《沉默的大多數》,並從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

我本以為整本書都會講沉默的原因,或者是作者對某些不發聲的社會現象的剖析,但是,《沉默的大多數》這個話題就結束在第一個部分。於是我有了這樣一個困惑,是關於這書名的,就像有些歌,直接拿了第一句歌詞當歌名一樣,只起了分辨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作用,突然讓我覺得有點寡淡無味。

但我還是選擇繼續把這本書讀完。畢竟書的可讀性很強,也不想半途而廢。於是我看到了關於聰明和愚蠢,君子與小人,尊嚴與羞恥等等話題的思辯與批判。直到讀完這本書我才突然明白,原來所有的問題都有沉默的身影,不光是語言上的不表達即為沉默,還有身體上的不行動和靈魂、精神裡的麻木都是沉默的表現形式吧。

雖然文學作品的創作具有時代性,我們應該帶著歷史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作品,但是,我對作者的觀點也不完全是認可的,作者對一些現象的看法還是太片面了,即使放在那個時代也是偏激的。例如,作者認為做君子很沒有尊嚴,只因為“君子動口不動手”不能用拳頭去捍衛自己的尊嚴。這完全將君子的形象刻板化了。

我或許不應該這樣評價他的作品,畢竟就像作者所言:明辨是非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標榜自己能“明辨是非”似乎愚蠢的暴露了自己是個多麼淺薄的人。

於是我選擇了沉默,以觀眾的心態看著事情的發展,不參與討論,直到最終有了權威的結果,沒人能反駁的了的結果,我才有可能真正的松下這口氣。

一點雜亂的感想寫在今天,趁剛讀完書所有的感想還熱乎著。明天再做關於這本書的摘抄和插畫吧,推薦大家讀這本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