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麵食:武功老縣城旗花面

旗花面也有叫奇花面,陝西省武功地區傳統麵食。因它碗上飄的五顏六色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也有叫“七花面”的,因它所用的雞蛋花、蔥花、帶片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樣的平行四邊行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是一種當地群眾非常喜歡的麵食,一般用來招待貴客的。也是逢年過節,武功及周邊地區人們必做的一種麵食

舌尖上的麵食:武功老縣城旗花面

主要以優質麵粉製作的麵條為主料,

湯料是以高湯輔以其他材料製作。

是以 、 、雞肉絲、蔥等炒制而成。

漂菜是以蔥花或韭菜花、蛋皮花、黃花等製作而成。

成品以“薄、筋、光;酸、旺、香”著稱。

舌尖上的麵食:武功老縣城旗花面

由於旗花面有著悠久的歷史,所以在武功,許多農家婦女將旗花面作為待客的“硬菜”,許多外地遊客來到武功,都要品嚐這道美食。武功后稷餐廳旗花面的第三代傳承人劉培林介紹說,旗花面的製作特點突出,它以雞湯味鮮、臊菜色豔、醋味噴香提神,黃色菜油浮湯一層,麵條薄、光、筋,薄如紙,光而柔韌。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考究,講究七個字,即:“”。

“汪”,就是油汪汪的汪,說的是湯要飄香;

舌尖上的麵食:武功老縣城旗花面

武功美食-—旗花面

“煎”,意思是要熱,不能是溫吞吞的;

“清”,是指湯要清亮,不能混濁;

“稀”,就是說湯要多,面要少;

“細”,是說操作的工藝考究,精工細做;

“軟”,就是面片要軟和,不能煮得過硬;

“工”,說的是面上桌的造型要好看。

捧著一碗歷史悠久的旗花面,感受這道獨特的美味,這個時候,你一定會為酸辣可口的旗花面叫好,吃在嘴裡,麵條柔韌、爽滑,瞬間就征服了你的味蕾,此時的你心裡會洋溢出滿滿的幸福感,願這道百年美食飄香關中大地

舌尖上的麵食:武功老縣城旗花面

美麗傳說:

說起武功的旗花面,還有一段美妙的歷史故事:相傳 正宮娘娘得了一場怪病是茶飯不思,眾太醫束手無策。

恰巧宮中有位廚師,農家出身,知曉娘娘是多食山珍海味,肉食過剩所致,於是便在清涼的雞蛋湯內下了幾根手工麵條,伴有臊子、蔥花、薑絲、雞蛋餅等,調味以陳年老醋出頭,正宮娘娘連吃幾碗,皇帝聽聞大喜,親口品嚐,邊吃邊贊。在吃的時候,皇帝看到碗內臊子菜和菜油黃白綠,色彩分明,挑起麵條形如小旗,放進碗內狀似花朵,明孝宗遂起名旗花面,列為宮廷御飯。

後來,康海是 年間欽點頭名狀元,官居 。他是武功人,喜食麵條,讓自己的廚師向御膳房的廚師學會作旗花面的方法。被罷官後,他帶廚師回故里,於是旗花面便在武功流傳開來。七百多年來,旗花面一直在武功流傳至今

最後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品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