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結盟之行,抗擊北方之戰,“絲綢之路”之起源

張騫是漢武帝那個時期的一位著名人物。奉漢武帝的命令,他曾經率領100多人,出使到西域去。他可以稱作是漢代有名的一位外交家。當時。漢朝和西域之間的貿易和經濟的往來並不是很發達。這條南北走向的道路,就是後來被人們稱作絲綢之路的那條著名的通商貿易之路。張騫不僅傳播了大國的文明,而且從西域的各國國家中,引入了汗血寶馬、葡萄、芝麻、鴕鳥蛋、苜蓿、石榴、胡麻等一些植物的物種到中原來。他的這次出使到西域的旅程是十分具有歷史的意義的。因為這次歷史上的出使促進了東西文明的交流。

外交結盟之行,抗擊北方之戰,“絲綢之路”之起源

張騫的出使其實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磋磨。出使西域的期間,他長期被這些遊牧民族關押。這一段時間長達十年。這期間遊牧民族不斷地對他進行誘惑和逼迫。但張騫他仍然沒有就此妥協。而是忍著內心的悲痛和對家鄉的思念,時刻地牢記著自己使命,走訪了西域的各國。甚至在這個期間。他娶了那裡的女人。但是即使那個女人為他生下了孩子,他還是沒有停下自己的步伐。他從未忘記過自己的使命,也未曾變節。

外交結盟之行,抗擊北方之戰,“絲綢之路”之起源

匈奴。大家聽到這兩個字。就一定會想到北方的遊牧民族。他們長期生活在物資比較匱乏的無盡的草原上。因為生存的需要他們只好不斷向中原來掠奪。又因為生存的環境的艱難使得這些遊牧的民族練就了一身強悍的本領。在戰爭中往往是勇猛或善戰,戰鬥力也是非常地的強大。曾經在西漢建國時,這個隱患就一直存在。高祖曾征討匈奴,但是卻被圍困在山西等地。到了後來的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他們也不敢和匈奴這些兇悍的遊牧民族進行正面的對抗,只能採取其他的方式暫時抑制遊牧民族的進攻。這種妥協和折中直接導致了漢朝長期以來對遊牧民族都是十分忍讓、保守不敢主觀出擊的態度。通過和親和物資的贈與,來維持與這些遊牧民族之間短暫的和平。那些朝堂上的官員也有些持著求和不求戰的觀點來勸說聖上。這些也直接導致了匈奴們越來越過分的要求。

外交結盟之行,抗擊北方之戰,“絲綢之路”之起源

逃回了漢之後,他跟隨著歷史上那個著名的大將軍、受漢武帝重用的衛青去征討匈奴,立下了赫赫戰功。於是,被封侯爵。但後來他與李廣將軍一同出戰去迎擊匈奴的一次戰爭中。由於他延誤了最佳的軍機。因此,他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他身上的爵位被罷免了,而且被貶為了庶人。

外交結盟之行,抗擊北方之戰,“絲綢之路”之起源

在匈奴關押之時,他下決心去月氏。再去月氏的路上,張騫經過大宛。他向大宛的國王說出了自己使程的種種經歷,並表達了自己抗擊遊牧民族的決心。大宛的國王聽說過大漢朝的盛況,他也一直希望能與大漢天朝有通商往來。但由於匈奴和漢朝之間長期以來的邊境的戰爭 。匈奴旁邊的小國也經常受到阻礙,禁止他們小國與大漢朝有密切的往來。大宛國王與他相談甚歡。於是,派人順利將他送去了月氏。

外交結盟之行,抗擊北方之戰,“絲綢之路”之起源

而這時的月氏呢?之前由於一直受到了匈奴和敵國烏孫的騷擾,一直將二者視作敵人,想要向二者復仇。但由於匈奴的影響,月氏一直以來的敵人烏孫去攻打月氏,導致了月氏大面積的向西遷徙,從伊犁河的流域進入了鹹海附近的媯水地區。迫使他們不得不放棄自己原來的家園去重新地構建他們的家園領地。這時的他們因為遠離了敵國的騷擾,可以得以休養生息。而那邊的土壤又比較肥沃。他們能種植出很多的物種。人們的生活已經大大得到了改善。當張騫到大月氏時,立馬向他們提出了一起聯合起來複仇的建議。月氏這時候開始猶豫了。月氏的人民又剛剛重建了它們的新的家園。此時剛好過上好日子。並不想再去破壞現在的較為富足的生活。而且月氏的人大多是愛好和平,而且戰鬥力遠遠比不上匈奴和烏孫。大漢朝雖然實力雄厚,但是始終有匈奴這個隱患。張騫待了大概一年,始終沒有能順利結盟。

外交結盟之行,抗擊北方之戰,“絲綢之路”之起源

後來在返回大漢朝的行軍路上,遊牧民族又抓住了他。又將他囚禁了一年多。由於遊牧民族內部不斷的權利的爭鬥,他才有機會逃出遊牧民族的野蠻關押回漢。

外交結盟之行,抗擊北方之戰,“絲綢之路”之起源

這次出使雖然沒能結盟,但是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這次出使是一次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外交訪問。。不僅將外邦的某些物種帶回了大漢朝,也將大漢朝的器物流傳到了西域。張騫所開闢的這條道路成了後世人沿著行走的,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那條道路。通過這條絲綢之路,中華文明古國與中西亞地區甚至歐洲的一些地區都有了相當的聯繫,大大地加強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不僅把西方的文明帶到了中國,也將中國古老的技術發明傳播到了西方,促進了後來世界的生產力的更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