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事件:莫让知识成了破坏文化和道德的工具

最近《最强大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群众本来以为只是吃口甜瓜的,没想到不但瓜超甜,还不停地上硬菜。

《最强大脑》事件:莫让知识成了破坏文化和道德的工具

菜多了容易让人眼花缭乱,抛开各种八卦,其实事件主要矛盾就是在于如何让一档很好的“科普”节目变成了“综艺”节目,以至于所有的行动目标变成了让拥有“更好收视率的小鲜肉”们晋级,从而失去了节目的公正性并带来其他更恶劣的影响,导致事件爆发并不可收拾。

《最强大脑》事件:莫让知识成了破坏文化和道德的工具

其实在整个事件中,制片人桑小洁的目的一直非常明确,就是要以她认为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来给节目做方向。而她认为的“市场需求”就如她说的:以前那些感动中国、屌丝逆袭式的故事套路不灵了,大家就爱看漂漂亮亮齐齐整整张扬独特的小哥哥小姐姐在节目里神采飞扬。管你有穷爸爸还是富爸爸,“让观众爽到了”才是硬道理。新时代下的故事套路是:我不想买惨,也不需要你同情,越优秀越努力,越努力越幸运!”并且在回复中公然表明:“越来越公正是不可能的,越来越好看才是硬道理!”

《最强大脑》事件:莫让知识成了破坏文化和道德的工具

这里有才的桑小洁犯了两个重要的错误:一是让自己的“有才”显得“无德”;二是让自己的中年妇女的欲望变成了所谓的市场需求。

桑小洁的一些言论中透露出来的是“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她忽视了一个问题,人们对于“公平、公正”的需求远远大于她所谓的“好看”,而追求“公平、公正”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也远远大于她所谓的“好看”。我们讲只知道一个知识点,那仅仅是“有知识”;知道这个知识点的价值和意义,这才是“有文化”;知道这个知识点的价值和意义并能弃恶扬善地活用,就是“有道德”。所以在我看来桑小洁虽然“做了十多年职业电视人”,最多也只是到了“有知识没文化”的地步,而她对于践踏“公平”表现出的决绝态度,更显得“没道德”!

《最强大脑》事件:莫让知识成了破坏文化和道德的工具
《最强大脑》事件:莫让知识成了破坏文化和道德的工具

这几年影视圈流行一个段子,说现在娘炮小鲜肉多是因为电视台很多采购和制片人都是中老年妇女,为了满足她们的欲望,所以鲜肉片特别好卖,以前卖片是找美女去陪酒的,如今都找鲜肉去陪。这虽然是一个段子,但无风不起浪,估计多少对于鲜肉们都有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这让我想起了上次的“开学第一课事件”,同样是一个中年女制片为小鲜肉“争辩。”

《最强大脑》事件:莫让知识成了破坏文化和道德的工具

什么是市场需求?一味的市场为导向真的对吗?

我认为市场需求是多样性的,而我们的市场却经常形成可怕的单一性,这里所谓的“以市场为导向”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起作用的有两类,一是像桑一样掌握着权力资源资历的人认为的导向,她们认为小朋友们喜欢娘炮就让娘炮来熏陶小朋友,她们认为观众喜欢鲜肉就让鲜肉晋级,完全无视文化是需要正向引导的。先不谈那些流量明星到底是不是观众普遍喜欢的,但是如果观众喜欢什么就给什么,那么最终就是“黄赌毒”这些是人性永远喜欢的,而文明的表现正是我们逐步抑制人性中恶的部分,发扬善的部分,但现在很多人恰恰为了“收视率”,为了“钱”,这些都不顾了。

《最强大脑》事件:莫让知识成了破坏文化和道德的工具
《最强大脑》事件:莫让知识成了破坏文化和道德的工具

二是很多影视公司所谓的“大数据分析”,他们会收集一些数据组成变量,推算出例如谁编剧、谁参与演出、多少资本投入等等就能收益的公式。即便这种公式有效,它也只能把更多的竞争引入红海,而无法解决蓝海在哪里的问题。第一个做是天才,第二个做的是人才,第三个这样做的就是蠢材了,而这样的“大数据分析”是逐步把人引向“蠢材”的。而文化产业恰恰是要百花齐放才更有利发展的,这样的市场引导会把市场引入可怕的单一性和危险性。这其实并不是所谓的“大数据”,而是局部采样的“数据分析”,并没有构建更高的市场模型乃至社会模型并全样本采样进行分析。

目前浙江云朵正在构建文化产业的真正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分析模型,包括针对影视产业的,希望对产业带来更高高度的帮助。整个社会都在呼唤“公平、公正”,影视圈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希望有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更有道德”的节目和影视片呈现给观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