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古代人人都想爭皇位,看看選妃和妃嬪的爭寵花樣,我也想當

秦時陳廣大澤鄉的起義口號:“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起義宣言是古代普天之下眾生心底的終極夢想,多少人為此不惜冒著“滅九族,受凌遲酷刑”的風險鋌而走險,成則享盡人間榮華富貴,敗則高呼“二十以後還是一條好漢”。

爭位之人,鮮有悔者。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古代君王處於權力金字塔的最頂端,幾乎很少受到制約,可以說是可以為所欲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視天下萬物皆為私有財產,其中就包括天下美女資源。

說到底,人人都想爭皇位還是貪婪的人心作怪,天下盡握掌中是多麼氣壯山河,多麼英武豪邁,極大的程度上都能讓貪婪之心得到滿足,接下來,我們通過古代皇帝選妃和妃嬪侍寢的花樣來看看人心是多麼貪婪。

怪不得古代人人都想爭皇位,看看選妃和妃嬪的爭寵花樣,我也想當

佟麗婭扮演的趙飛燕

選妃:標準嚴苛

古時皇帝君臨天下,掌握著世間萬物生死大權,當然也可以在全國範圍內精選美女資源充實後宮,歷朝歷代選妃的細節略有差異,但基本程序都是一樣,想要嫁入皇門,被選入宮是入門券,古時選妃大體要經歷以下幾個過程。

首先是海選。每年皇帝都會安排一次全國選秀女活動,尤其是在皇帝屆大婚年齡時,會派遣宦官到全國海選5000名13歲至16歲的良家少女,這5000名女孩相當於拿到了嫁入皇門的“准考證”,皇家支付路費和聘禮,被選少女父母作陪,要親自送女兒到京“趕考”。

參加海選女孩年齡下限一般是13歲,13歲以上是女孩子月經初潮前後,正是花季年齡,這個年齡段的女孩符合皇帝的心態。皇帝可依據自身的一些審美和癖好改動,《明會要》記載明世宗把採選年齡下限定在11歲,朱厚熜是聽信道士之言,目的是采女孩初潮時經血煉製丹藥服用。

第二是初選。進宮前會有一次初選,由太監負責。在一個大的場合進行,太監們將這些美少女按照年齡排成幾排,每100名一排,太監們把高、低、胖、瘦不符合標準的一律排除,大概會篩掉1000名左右。

標準有“參考答案”,是根據皇帝意願及皇室需求制定,漢桓帝劉志對後宮嬪妃的要求:身高七尺一寸,肩寬一尺六寸,臀寬要比肩寬少三寸,從肩膀到手掌必須二尺七寸,手掌手指共要四寸長,從大腿到腳長三尺二寸,足長八寸。

怪不得古代人人都想爭皇位,看看選妃和妃嬪的爭寵花樣,我也想當

影視劇選秀劇照

第三是複選。初選後第二天,複選進行,太監及女官依據更嚴苛的標準篩選。篩選標準包括五官、頭髮、皮膚,“三圍”,一項不合格就會“靠邊站”,哪怕身上長顆黑痣,都要淘汰。還有門第、姓名、嗓音、儀態、音色等,嗓音粗濁、口齒不清、儀態欠雅者淘汰。

東漢光武帝劉秀當政時,選秀後再擇優選擇,主要進行生理檢查,看其是否是處女,生理上是否有缺陷,挑出最漂亮的女孩。所有秀女都是要接受嚴格的裸檢,那麼到底要檢查哪些方面呢?據史料記載,乳房的大小,而腋毛的多少,肛門是否有痔瘡,都是考察的環節。

其次是精選。初選後是精選,工作人員借用工具考察美少女們的手足,再來一場“模特秀”,以觀步姿與風韻,腳稍大的,手腕稍粗的,舉止不端的,再遭淘汰,年老的女官帶到密室,查看周全;聞聞腋下,有沒有狐臭。最後摸遍全身,試試長得是否發達。這樣,再刷去了幾百人。最終只有近千名被召入宮中繼續參加“考級”。太監們及其他工作人員的使命至此打上了句號。

《漢雜事秘辛》記載:

東漢桓帝劉志聽說大將軍梁商的女兒梁瑩人長得漂亮,品行也好,想要納其為皇后。於是便派女官吳姁來到梁府瞭解情況。


進門先觀察梁女瑩的走路姿勢,後來要求對梁瑩進行裸檢,梁瑩起初不肯,吳姁拿出了皇帝的聖旨,才同意。


最後還不忘檢查她的嗓子,讓她喊“皇帝萬年”,以檢查聲帶。當時,梁瑩讓吳姁體檢得面紅耳赤,不時用手遮擋私處。通過體檢後,梁瑩才正式入宮,被立為皇后。

怪不得古代人人都想爭皇位,看看選妃和妃嬪的爭寵花樣,我也想當

影視劇選妃劇照

最後是終審。這近千名少女進宮後,留在宮中生活一個月,長期觀察,重在性情。觀察其生活習性、說話態度、智力高低、人品如何。前面的四道程序重在觀察“體”,這一關重在“德”和“智”,從中篩選出一後一妃或數妃。其餘的,賜給親王、郡王、皇子、皇孫,或留在宮中當“女官”、宮女。

清朝選秀,最主要的條件有兩條,其一是出身,其二就是品行。出身好理解,品行的標準就是“三從四德”,“婦德”為“四德之首”,是女性為人處世之至要。至於為婦者得有何“德”,各代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說:“清閒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

當然,對嬪妃體檢的具體標準和要求,還可能因為皇帝個人的喜好而改變,只要有姿色的,皇帝看上的,連寡婦、已經嫁娶的都可選入後宮。如對接收、籍沒而來的宮妃,也不會有年齡的限制,“情人眼裡出西施”,只要皇帝喜歡就行。

怪不得古代人人都想爭皇位,看看選妃和妃嬪的爭寵花樣,我也想當

劉亦菲小龍女古裝劇照

侍寢:最怕孤寂一生

《擬古東飛伯勞歌》中詩曰:“誰家女兒抱香枕,開衾滅燭願侍寢。”皇帝后宮佳麗何止三千,想要得到皇帝的臨幸,一看自己的造化,二看皇帝老兒的心情,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古時妃嬪們的侍寢“花樣”。

“羊車望幸”。晉武帝司馬炎為了擺脫每晚選擇寵幸哪位嬪妃的苦惱,就想了一個辦法,他傍晚的時候,駕著一輛羊車在後宮巡遊,羊車停在那位妃子的房前,他就留在那位妃子房裡,這種辦法被稱為“羊車望幸”,後世多位帝王仿效此法,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的一位妃子潘淑妃為了讓文帝寵幸,也想了一個辦法——投羊所好,她在房前撒了很多鹽汁,羊為舐鹽水,就時常停留在其門前,從此,潘淑妃成為寵妃。

怪不得古代人人都想爭皇位,看看選妃和妃嬪的爭寵花樣,我也想當

張天愛古裝劇照

“投錢賭寢”、“蝶幸”、“螢幸”。發明這些辦法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的後宮由四萬多美女組成,為此,他先是利用擲金錢投骰子的辦法,選出投中成績最好的人,當晚讓其侍寢。後來,他讓妃嬪們種花吸引蝴蝶;夏天抓螢火蟲,還有扔香囊等辦法,選擇臨幸的妃嬪,再後來,他乾脆專寵楊貴妃,省去了選妃侍寢的煩惱。

“風流箭中”。這是15歲的唐敬宗發明,他做了一種紙箭,裝上龍麝末香,然後讓後宮妃嬪站在一起,用箭亂射,射中哪位,就臨幸誰?稱之為“一箭傾心”。

“託夢自薦”。皇帝的妃嬪為了得到臨幸也是絞盡腦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宋真宗妃子李宸妃有天趁宋真宗偶爾路過房間洗手,她趕緊上前服侍,還編了一個故事給皇帝聽,說有人對她說今晚她會生個兒子,人人都愛聽故事,皇帝也不例外,當晚便臨幸了她,結果,第二年她還真的生了一個皇子。

怪不得古代人人都想爭皇位,看看選妃和妃嬪的爭寵花樣,我也想當

鞠婧禕古裝劇照

“以詞述怨”。元順帝淑妃程一寧登樓之上唱了一首哀怨的宮詞,訴說常年獨守空房的哀怨,元順帝聽了之後,動了惻隱之心,當晚就到淑妃那裡,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成為僅次於皇后的寵妃。

“鋪宮焚香”,明代後宮,皇帝到某宮,要把宮門上的燈卸下來,還要進行一番裝飾,點上特製的香料。崇禎後來嘆息道:“這就是皇父、皇兄短命的原因啊!”從此,命人不要再用這個香料了。

“翻牌懸燈”。封建王朝到了清朝,皇帝要翻牌子。皇帝吃晚飯的時候,敬事房太監端著一個大盤子,讓皇帝選。

……

怪不得古代人人都想爭皇位,看看選妃和妃嬪的爭寵花樣,我也想當

關曉彤古裝扮相

結語

嫁入豪門自古以來就是很多女孩的人生終極夢想,但也有感嘆“一入侯門深似海”的悲嘆,更有不少人不願意被選入“皇門”。

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嫁入“皇門”大多落得個“孤寂鬱鬱而終”的悲慘下場,得以善終者寥寥無幾。三千佳麗滿足的只是皇帝老兒的一己私慾,犧牲的是萬千少女的幸福人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如想幸福,吾輩當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