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之後為何要燒五七?根源在這裡,科學依據並非迷信!

中國的喪葬習俗非常多,在人的意識觀念中, 大家認為只有遵守這些古人留下的風俗,才能讓逝去的親人一路走好!燒“五七”是民間喪葬習俗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五七”即人死後第三十五日,傳說死者只到那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此夜亡靈要回到陽間的家“省親”。

人死之後為何要燒五七?根源在這裡,科學依據並非迷信!


燒七”是比較重要的一件事,從逝者離世的當天開始算起,每隔七天為“一七”作為一個祭日。按照傳統,人死了之後的紀念儀式是很有講究的。剛死的時候是做七——就是從剛死的那天算起,每隔七天做一次祭奠,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斷七。之後就是百日,週年,三年,十年……漸漸的拉長距離,再大的哀傷也該漸漸的淡了。

人死之後為何要燒五七?根源在這裡,科學依據並非迷信!


習慣上認為“頭七”指的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按照傳統的說法,人死後要停屍七天,如果七日內死者仍無生命體徵,則證明已真正死亡。所以老人去世後,子女們要舉行“做七”活動,以期望死者能夠活過來。因為人們認為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仍然和活人一樣有情感。

人死之後為何要燒五七?根源在這裡,科學依據並非迷信!


所以,頭七這天冒然去墳地祭祀,一則會讓家廟神及逝者,貪戀紅塵、壓運活人,二則避煞。在頭七回魂夜這天,均應迴避,以免衝掩逝者及各路陰兵。過了頭七之後,先人就要登上望鄉臺,開始黃泉路之路,一去永不歸!在什麼情況下七個七日可祭祀全?必須是兒女雙全,兒孫滿堂,且必須是四世同堂時,老夫妻倆,最後一位去世的時候,後人們才可以七個七日祭祀齊全,屬大喜喪。

人死之後為何要燒五七?根源在這裡,科學依據並非迷信!


近年來,隨著國家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制度,很多類似於迷信的思想被摒棄,通過紅白理事會的協調,精簡辦喪事在農村逐漸成為了流行,我想,這是在人間的人,對親人的思念,對親人的一種寄託。你們那裡還有什麼不同的喪葬習俗,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