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虎王”邵葉道作品


“軍中虎王”邵葉道作品

邵葉道,著名軍旅畫家,將軍墨跡陳列館創始人,南京理工大學兼職教授,甘肅省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寧波市文商旅產業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1962年出生於浙江寧波象山石浦鎮,1981年入伍,1989年考入中國美院,畢業於國畫系研究生主幹課程班。40多年來,得到了藝術界前輩啟功、楊仁愷、陳大羽、李劍晨、肖峰、李鐸、鄧白等60多位教授、名家的指點,博採眾長,技法嫻熟多變,不拘一格。作品風格嚴謹,氣勢磅礴,邵葉道以富有靈性的藝術功力受到廣泛稱讚,被譽為當今畫壇奇才。

邵葉道工筆、寫意樣樣精湛,功力深厚。他最痴心畫虎,其作品得到李德生、張愛萍、洪學智、劉華清、張萬年、張震、遲浩田、曹剛川、範長龍等800多位將軍的肯定,併為之題詞。李德生上將曾揮毫為邵葉道題寫了“軍中虎王”。其牡丹畫曾獲國家金獎。不少畫作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作品被國內外眾多專業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陳列。

邵葉道參與籌建了全國首創的“將軍墨跡陳列館”。幾十年來,邵葉道潛心創作了長達236米、繪有108只神態各異的老虎的《世紀將虎圖》,此作品徵集到1000位將軍題詞和100位畫壇名家的評點,可謂獨一無二,驚豔畫壇;籌備發起了面向全國的“千將百虎世紀行”畫展,這是繼“百位將軍題邵葉道百虎畫展”後的又一次巡展活動,旨在“揚民族精神、壯華夏聲威、頌將軍偉績、樹我軍豐碑”。


邵葉道:畫出時代精神

□徐榮木 朱希彬

邵葉道是我國優秀的軍旅畫家,被譽為“軍中虎王”“軍中牡丹王”。他在畫壇耕耘40多年,對生活與藝術的感悟不斷深化,以獨特的資質稟賦、執著的藝術追求、超群的書畫水平,畫出了這個時代的精神。

邵葉道1962年出生於浙江寧波石浦鎮,母親是一位造詣深厚的民間畫師。邵葉道從小受母親教育,耳濡目染,童年時就展現出繪畫的天賦。弱冠之年便在一家裱畫店學習裱畫,這一經歷,對他的繪畫生涯也產生了重要影響。邵葉道還利用業餘時間臨摹各種名畫名作,樂此不疲。1981年邵葉道參軍入伍,細膩的情感裡融進了軍人的豪邁氣概,畫風上注入了陽剛之氣。1989年他考入中國美術學院,“深加工”至研究生畢業。讀書期間,邵葉道與許多書畫大家結緣,受到啟功、肖峰、潘公凱、楊仁愷、吳冠中、李鐸、鄧白等60多位大家的悉心指導,獲益匪淺。這使其作品在藝術理念、表現技法、筆墨運用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嬗變,為他的藝術創作打下了厚實的根基。

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審美反映,地域環境與社會變革往往對藝術創作產生極大的影響。邵葉道生於江南,卻走南闖北,客居北方多年,這使他的作品既似江南文化浸淫下婉約的田園牧歌,又似北方文化薰陶下粗獷的交響樂章,兩者兼容貫通,鑄就了特定的美學品格和審美情趣。

品讀邵葉道的畫,猶如品一杯珍貴的香茗,清香四溢,韻味十足。只要平心靜氣,你就能感受到那份靈氣,那份壯美,那份大氣與細膩在筆墨間悄然流淌的美好,享受到一種心靈安靜的狀態。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正如電視劇新《三國》中司馬懿說的:“我揮劍只有一次,而磨劍用了幾十年。”由技入道的背後,是畫家千般磨礪、萬種付出的積累。

邵葉道擅長工筆虎。他不但精研細究古今中外名家的“紙老虎”精髓,而且多次深入東北深山觀察真老虎,為此,他還差點被虎所傷。他善於融會貫通、揮灑自如地將虎的形象與其身心融為一體。觀其《百虎長卷》,畫中以冰天雪地為背景,襯托猛虎雄風,冰雪與猛虎的巧妙融合,增添了作品的精氣神,也巧妙地解決了“留白”要旨。這般構思,體現了畫家藝高膽大、獨具匠心的智慧。

他筆下的虎形態各異,神采煥發,自成一家。有的虎威風凜凜撲面奔來,有的虎仰天長嘯聲撼山川,有的虎不怒自威氣場十足,有的虎舐子嬉鬧,有情有愛,妙趣橫生。虎的皮毛、斑紋、鬍鬚畫得栩栩如生,“紙老虎”活靈活現,足見他的深厚功底。

有專家這樣評價:“觀其畫,如沐虎威;觀其畫,如入山林;觀其畫,屏聲息氣;觀其畫,心旌震撼!”

他畫的虎形似,神更似。著名美術評論家王伯敏教授評價道:“葉道畫虎得虎之神至為難得。”著名畫家陳大羽稱其虎畫:“筆墨傳神、氣概豪邁。”啟功則評價其作品:“畫虎師虎入神韻。”道出了畫虎的真諦。中國美院原院長肖峰盛讚邵葉道的虎畫:“將虎的精神和將軍的氣度、風采完美結合起來,體現出一種無與倫比的意境美。”中國水彩畫鼻祖李劍晨觀其虎畫後,揮毫題詞“軍中虎王”。有藝術機構將他譽為“中國近代畫虎第一人”。

邵葉道的花鳥畫,無論工筆還是寫意,品相之高一望即見,悠然清新之氣撲面而來,給人一種超然脫俗、雍容華貴、天生麗質的視覺享受。他以主動的意識在花鳥畫這種繪畫形式中,探索跨形式、跨技法的融合之路,開拓了花鳥畫審美新的境界。

邵葉道筆下的寫意牡丹,取法元代錢選、陳琳、王淵、張中等名家。他注重寫生,構圖新穎,色彩豔而不滯,明麗秀逸,形象生動多姿,畫風獨具,師古而不拘古。其筆下牡丹多為野外之花,與竹林為友、山石為伴,間或枯木新枝為背景,新老交替。牡丹身處野外環境而能極盡其豔,笑迎春天,讓人浮想聯翩,觸景生情。他以鮮豔明媚的色調,描繪盛開的花朵與飽滿的自然生命,使觀者通過一花一葉感受到大自然的情趣和生命的律動。在畫作《萬紫千紅一覽春》中,畫家將重墨線條作為牡丹的主幹,渾厚蒼勁,設色賦彩氣韻生動,筆墨酣暢,層次分明,明豔富麗,“大氣”逼人,恰到好處地表現出牡丹的天姿國色,讓人一見鍾情。

縱觀邵葉道的牡丹畫,處處有生機,畫面繁華似錦,洋溢著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生命氣息,體現的正是活力四射的時代精神,是心靈對當今活力世界的真實感受。這裡的“繁華”,決非多而重複的死板,有活潑之意,每一筆都寫出一花一草的性情、一山一水的氣脈。其牡丹畫還傳遞著一種不屈的精神氣質,一種頑強自信的樂觀精神。他以很強的概括力和強烈的繪畫裝飾效果,在唯美的追求中把中國傳統的牡丹繪畫表現提高到新的水平。

多年來,邵葉道深入研究現代山水畫並細心揣摩。他遍遊大江南北,深入名山大川,將大自然的神雋之美盡收眼底並融會於心,溢於筆端。

他畫的山水大氣磅礴,往往“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而澤以唐人氣韻”,繁而不亂,風骨傲然,無一懈筆。即使枝頭樹梢,亦不輕曼。其作品筆法多變,筆筆精到,個性質樸而鮮明,山水的各種情態都是畫家情感的反映,在他超逸的筆墨功夫之下,寫實與浪漫的雙重意境體現得淋漓盡致。

邵葉道的山水畫作品,在畫法上虛實結合,造型上形神兼備;在意境上更是把詩情與神韻、現實與理想相交融。在畫作《過秋紅葉落新詩》中,畫家以灑脫自由的繪畫表現語言,把傳統繪畫的精神和審美格調與情趣,通過筆墨語言造型體現在作品之中。畫中山水的詩意美和筆墨美,為人們描繪出一種舒緩悠長的旋律和深遠沉穩的節奏,強調了整體的和諧、雋秀的神韻。品其畫,讀者會為繪畫的精神以及它的格調、趣味所吸引,令人回味無窮,在超然的靜謐中給人無盡的平和與愉悅之感。

邵葉道筆下的山水畫境界之所以引人入勝,正是他以獨到的發現、獨到的繪畫風格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壯麗、清幽而沉穩,有一種超凡脫俗的靜氣和強烈的個性,使之形成區別於其他畫家的獨特風格。而正是這種超然的靜氣,讓觀者體會到那清幽明淨、返璞歸真、天人合一、神遊仙境般的感覺。  

著名書畫鑑賞家楊仁愷評價說:“邵葉道作畫,在前輩畫的基礎上,博採眾長,善於在舊法基礎上攝取新法,體現自然,創造性地開拓出自己的獨特藝術。”是的,隨著作者趣味的變化,其筆下的繪畫也改換了模樣,即從“簡約”走向“繁華”、從傳統走向現代。

邵葉道的畫賞心悅目,妙不可言,各類題材樣樣精湛,可謂全能型“怪才”畫家。書畫家、藝術評論家鍾藝稱讚邵葉道為“當今中國藝術史上絕無僅有之一人”。

賴有才情境自高。幾十年來,邵葉道耐得住寂寞,鍥而不捨、精益求精,從不嚼別人的饃。他智力盈餘又有情有義,質樸大氣又不乏幽默風趣,加之能談藝論道,故朋友遍天下。人們不僅喜歡其畫,也敬佩其非凡的人格魅力。邵葉道心中有畫,從不受外界干擾,他的生活與畫緊密相連,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接待朋友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創作上,筆耕不輟。畫畫於他,不僅僅是興趣,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邵葉道的畫久負盛名,自1990年在杭州西泠印社舉辦中國美院在讀學生個人畫展以來,他陸續在全國各地舉辦畫展數十場,好評如潮,慕名前來購畫的人絡繹不絕。有一次畫展結束時,他的全部作品被一位大企業家出資買走,讓現場工作人員一片愕然。如今,社會三大投資中,隨著房產、股票投資降溫,藝術品投資收藏熱情高漲,一些嗅覺靈敏的經銷商已在寧波、南京等地設立了四家由啟功大師題寫的“葉道軒”畫廊,專售邵葉道的畫,還有兩家正在籌建之中。隨著其畫作日臻完美,其作品一定會深受社會各界藏家的青睞。

我們有理由期待這位藝術個性鮮明的畫家,創作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的作品,創造中國畫史上新的傳奇!

作品欣賞

“軍中虎王”邵葉道作品

紅日高照添虎威(134×69釐米,2019年) 

“軍中虎王”邵葉道作品

志在千里嘯春風(176×96釐米,2003年) 

“軍中虎王”邵葉道作品

爛漫秋情霞色濃(162×96釐米,2005年) 

“軍中虎王”邵葉道作品

雲路暢通展宏圖(115×87釐米,2013年) 

“軍中虎王”邵葉道作品

雪滿千山馬蹄疾(67×137釐米,2019年) 

“軍中虎王”邵葉道作品

寒山黃華秋景寬(96×178釐米,2003年) 

“軍中虎王”邵葉道作品

爛漫年華(133×65釐米,2019年) 

“軍中虎王”邵葉道作品

紅粉映楚雲(131×65釐米,2013年) 

“軍中虎王”邵葉道作品

芳心多情香(68×45釐米,2019年)

“軍中虎王”邵葉道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