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COVID-19重要研究:45分鐘檢測核酸的CRISPR技術

一週COVID-19重要研究:45分鐘檢測核酸的CRISPR技術


全世界範圍內感染新冠病毒的COVID-19患者人數,本週累計已超過200萬,並且這一數字的增加趨勢依然不容樂觀。充分認識新冠病毒的傳播特徵、快速診斷感染者,對於遏制疫情、防止再度爆發仍是重要任務。最新發表在《自然》子刊的兩項相關研究引起了很多關注。今天的這篇文章裡,學術經緯將向讀者朋友們介紹這些前沿進展。


基於CRISPR的快速診斷技術


根據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的一篇研究論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和生物技術初創公司Mammoth Biosciences的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基於CRISPR技術的診斷工具,可以快速檢測出患者體內是否有新冠病毒。


一週COVID-19重要研究:45分鐘檢測核酸的CRISPR技術


論文指出,使用這一技術大約只需45分鐘就能給出結果,相比之下,目前基於PCR的核酸檢測需要幾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出結果,因此新技術可以大大縮短診斷時間。


而且,速度的提高看來並沒有讓準確性下降。臨床樣本的檢測結果顯示,這種新技術的表現與基於RT-PCR的核酸檢測不相上下。研究人員用36名COVID-19患者和42名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臨床樣本進行了測試,陽性預測符合率為95%,陰性預測符合率為100%。


這種測試名為“新冠病毒的DNA內切酶靶向CRISPR反式報告系統”(簡稱DETECTR),基於CRISPR-Cas12系統。測試時先從患者呼吸道拭子取得樣本,將病毒RNA逆轉錄為DNA,再通過一種名為等溫擴增的技術進行擴增。之後,新冠病毒編碼包膜蛋白(envelope)和核衣殼(nucleocapsid)的基因序列就可以被CRISPR–Cas12檢測到。Cas12會切割確認病毒存在的報告分子。然後,使用者就能像做家用驗孕測試一樣,在可視化讀出條上讀取結果。


一週COVID-19重要研究:45分鐘檢測核酸的CRISPR技術


除了加快速度外,操作簡便將是這種新測試方法的另一個優勢。基於PCR的檢測需要使用專門的設備、進行冷熱循環。而DETECTR只有兩個固定的操作溫度,研究人員說,幾乎可以在任何實驗室使用現成的化學試劑和通用設備進行測試。


如果可以通過FDA測試,研究人員表示希望可以在進一步優化調整之後,將這種診斷技術用於機場、學校、小型診所等場所。


出現症狀前是重要的傳播時間點


《自然-醫學》在線發表的一篇簡要通訊文章,重點關注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潛伏期內排出病毒的特點。

一週COVID-19重要研究:45分鐘檢測核酸的CRISPR技術


這項研究來自香港大學的世衛傳染病流行病學及控制合作中心。科學家們對94名新冠疾病患者的病毒排出時間模式進行了調查。他們一共分析了414份咽拭子樣本,時間跨度從最開始出現症狀,一直到症狀出現的32天。研究分析發現,患者的病毒載量在其症狀剛出現的時候最高。


他們還分析了77個“傳播對”,每對包含兩名在流行病學上具有清晰關係的患者,病毒很有可能從其中一人傳播到另一人身上。分析表明,兩者發病的平均間隔為5.8天,中位間隔為5.2天。如果參考另一項已經發表的研究裡,病毒的平均潛伏期為5.2天的數據,可以推斷在症狀出現的2~3天前,就可以出現感染。感染的峰值為症狀出現前的0.7天。
此外,他們也估計44%(95%置信區間25-69%)的繼發病例是在症狀出現前的階段被感染的。


一週COVID-19重要研究:45分鐘檢測核酸的CRISPR技術

▲新冠病毒的傳播特點不同於SARS病毒和季節性流感(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作者們也指出研究的一些不足,譬如症狀的出發情況依賴於患者的回憶。考慮到存在初發症狀認知滯後的現象,這可能會引入偏差。


在文章的摘要最後,研究作者指出,在疾病控制上,要注意出現症狀前的感染現象。


[1] James Broughton et al., (2020) CRISPR–Cas12-based detection of SARS-CoV-2. Nature Biotechnology. DOI: 10.1038/s41587-020-0513-4

[2] Xi He et al., (2020) Temporal dynamics in viral shedding and transmissibility of COVID-19. DOI: 10.1038/s41591-020-0869-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