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臨清明清運河文化(文學藝術篇)

臨清州文化繁榮, 文化名人輩出。乾隆十四年《臨清州志》稱:“清原在昔作家林立, 四溟山人集固傳佈海內矣, 其他縉紳先生覃精極慮自成一書者復不少。”志書又載臨清城有“書畫街, 街在靖西門外約裡許, 凡海內善繪者鹹集於此。”臨清州詩人眾多, 全國知名者, 除四溟山人謝榛外, 還有明成化張天瑞、嘉靖閻閎、林瓊、方元煥、萬曆柳燾、邢侗、汪大年、崇禎邢泰吉、清順治陸宗贄、康熙馬士驥、張為經、冀霖、汪灝、乾隆王臣、徐學彩、嘉慶汪應望、王繼文、王顯文等。

三、臨清明清運河文化(文學藝術篇)

明清之際, 或臨清做官, 或遊歷臨清之域外名人 , 也為臨清留下了大量的詩篇 。 如薛碹 、 李東陽、陳璧、謝肇浙、清康熙帝、乾隆帝、賀王昌、姚鼐等等。明清著名書畫家有方元煥、邢泰吉、有與董其昌、張瑞圖、米萬鍾合稱邢米董張的邢侗、乾隆朝善工筆畫馬的臨清協鎮劉屏藩、清末工書善畫名動京師的陳誥等等。

三、臨清明清運河文化(文學藝術篇)

明清文學以小說最有成就。其中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的長篇小說 《金瓶梅》, 其書之背景地便是臨清。魯迅先生稱 “諸世情書中《金瓶梅》最有名”, 與《水滸傳》、《西遊記》“稱三大奇書”。《金瓶梅》的場景描寫, 不少直接取材於臨清州城實景。書中一些人物活動場景與明代臨清實 景 的 街巷、城區運 河、河 閘、碼 頭、鈔 關、河口、廟 宇、磚廠、教 場 , 乃至城東沙河的地理位置、佈局、走向十分的一致。《金瓶梅》的語言突出特點是大量的使用了臨清方言。據此足可判 斷《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曾在臨清長期的生活過。作者長期生活於臨清, 不管是客籍還是土著, 他都是一個臨清人。不必計較蘭陵笑笑生是其筆名, 作家一生使用筆名、化名者不少。蘭陵笑笑生是臨清名人, 他的身世有待於歷史文獻的新發現來揭迷。總而論之, 大運河培育了臨清, 成就了臨清州, 臨清州培育了蘭陵笑笑生 , 成就蘭陵笑笑生寫出了《金瓶梅》。

三、臨清明清運河文化(文學藝術篇)

除長篇小說《金瓶梅》外, 還有頗為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短篇白話小說集《三言兩拍》對臨清的描寫。淩濛初的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七 《疊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顯靈》提到臨清。其後卷之三十八《兩錯認莫大姐私奔 再成交楊二郎正本》, 更以大的篇幅把故事寫到臨清州。淩濛初是中國短篇白話小說專業作家之開山。他做過徐州通判, 定然來過臨清, 因此而信手將臨清素材用到他的小說創作中來。以上詩歌、小說與臨清的聯繫, 說明文學與經濟在臨清州時代都是十分同步的走在全國前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