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東方紅的升起與2020年長征火箭的墜毀,原因何在?

1970 年 4 月 24 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數十萬中國人仰望星空觀看衛星過境,一曲嘹亮的《東方紅》響徹寰宇,中國開啟了屬於中國人的太空時代!

2020年4月9日,已連續成功發射26次的長征三號乙,又因火箭第三級工作異常而墜落解體,這是中國運載火箭第22次發射失敗,也是近一個月裡第二次失敗。

東方紅成功發射50週年,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大家都不喜歡聽逆耳的話,可是有些話不得不說,有些現實不得不正視,有些隱患不得不關注。


1970年東方紅的升起與2020年長征火箭的墜毀,原因何在?

1970年,我們國家還是一窮二白,靠著一批為國為民,嘔心瀝血的科學家,工程師們的努力,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在毫無基礎的條件下,憑著一腔愛國熱忱,用智慧鑄就了東方紅一號升空的奇蹟。這時候的他們,是國家的寶貝,人民的偶像,是全社會最尊敬的人。那時主管兩彈一星工作的聶榮臻元帥把肉蛋全讓給科學家,自己都沒肉吃,從上到下,大家都把最好的資源給他們,讓他們安心研究。

1970年東方紅的升起與2020年長征火箭的墜毀,原因何在?

2020年,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航空實力雄踞世界前列,我們有最成熟安全的火箭發射技術,然而,自三月以來,不到一個月內兩次火箭發射失敗。有人說這是科研路上正常的失敗,有人說這是轉型期間偶然發生的意外,而我認為,這是近十年來累積隱患導致的必然!

時間往回推到2018年,參與研究火箭低溫發動機的副主任設計師張小平,從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離職,遭到單位發起仲裁挽留未果,跳槽企業後薪資翻了十倍。2017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九院771所的研究發展事業部智能計算中心主任劉從新猝死在崗位上,年僅41歲。

1970年東方紅的升起與2020年長征火箭的墜毀,原因何在?

再結合其他新聞,18年一則新聞“中國天眼10萬年薪難覓駐地科研人才”引發熱議。三班倒,無編制,山區工作,半月回家一次,碩士學歷,稅前十萬。這些關鍵詞每個我都看得懂,但是連在一起,我感到迷惑。在這個互聯網行業20W白菜價的時代,在這個北上廣深房價直逼六位數的時代,在這個用金錢評價個人價值的時代,這樣的待遇怎麼能招到人才?

我由衷的敬佩劉從新這樣的人,他們願意燃燒生命來為自己熱愛的事業,為國家的發展而奮鬥,他們是把工作做到了120分的人。但是我們不能依靠他們完成一切,我們只能靠大量的,願意把工作做到80分,90分的人,並且用100分的誠意和待遇來支持他們。

他們不該拿著半個人的薪水乾兩個人的工作。

他們不該被高昂的房價和生活成本困擾。

他們不該被七大姑八大姨還有匿名網友們嘲笑窮困潦倒。

人才的培養和傳承是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全社會都需要參與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國家給人才以足夠的待遇和保障,人民給人才以足夠的尊敬和支持。這種情況下,人才們才不會集體湧入金融,地產,互聯網,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繼續強盛,人民才能繼續高昂著頭。

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