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的魅力|“股神”巴菲特都心動的投資

上證指數從2015年6月的5178.19點跌落下來之後,一直徘徊在2400點-3500點區間,更有逢3200必大跌的趨勢。對於普通老百姓和小散來說,什麼樣的理財工具適合大眾投資者交易呢?

由於近幾年來,隨著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發展逐漸完善,基金受到越來越多喜歡理財的人的追捧,去年更是給大眾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收益高的幾乎翻倍,收益低的也有百分之二十。

通過近日股神巴菲特旗下的巴克希爾哈撒韋向美國證監會提供的四季度的持倉報告來看,四季度末的持倉市值為2430.51億美金,前十大持倉佔比達82.46%。摺合人民幣近1.68萬億人民幣的持倉。巴菲特減持了向來喜歡的金融股,新入了生物醫藥公司,還首次買了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的魅力|“股神”巴菲特都心動的投資

伯克希爾的持倉明細


在眾多理財工具中,可見指數基金的魅力非同小可。

“股神”巴菲特如是說:

在早前的大部分公開的報道中,“股神”巴菲特從不推薦股票,可是對於指數基金卻是一個例外,早在1993年巴菲特就講到:“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竟然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這是他第一次公開推薦指數基金。

以下是巴菲特1993年至2008年談論指數基金全記錄

巴菲特第1次推薦指數基金:1993年

如果投資人對任何行業和企業都一無所知,但對美國整體經濟前景很有信心,願意長期投資,這種情況下這類投資人應該進行廣泛的分散投資。這類投資人應該分散持有大量不同行業的公司股份,並且分期分批購買。

例如,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竟然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是,當“愚笨”的金錢瞭解到自己的缺陷之後,就再也不愚笨了。


指數基金的魅力|“股神”巴菲特都心動的投資


巴菲特第2次推薦指數基金:1996年

對於各位的個人投資,我可以提供一點心得供大家參考,大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遲早會發現,持有股票的最佳方式是購買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通過投資指數基金,在扣除管理費和其它費用之後,所獲得的淨投資收益率,肯定能夠戰勝絕大多數投資專家。

巴菲特第3次推薦指數基金:1999年

約翰•博格爾是指數基金的創造者和佈道者,他創立的先鋒基金公司首次開發出指數基金產品,並通過指數基金成為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約翰•博格爾在他1999年出版的《共同基金必勝法則》一書中強烈推薦投資指數基金:要想獲得最大可能的市場收益率,就必須降低買入和持有基金的成本。

而基民要做的,就是購買運行成本低、沒有或很少有佣金的基金,尤其是低成本的指數基金,然後持有儘可能長的一段時間。

巴菲特對博格爾的《共同基金必勝法則》一書評價很高:  “令人信服,非常中肯而切中時弊,這是每個投資者必讀的書籍。通過持續不斷的改革,博格爾為美國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務。”


巴菲特第4次推薦指數基金:2003年

那些收費非常低廉的指數基金(比如先鋒基金公司旗下的指數基金)在產品設計上是非常適合投資者的,我認為,對於大多數想要投資股票的人來說,認購成本很低的指數基金是最理想的選擇。

巴菲特第5次推薦指數基金:2004年

過去35年來,美國企業創造出非常優異的業績,按理說股票投資者也應該相應取得優異的投資收益,只要大家以分散且低成本的方式投資所有美國企業即可分享其優異業績。

通過投資指數基金本來就可以讓他們輕鬆分享美國企業創造的優異業績。但絕大多數投資者很少投資指數基金,結果他們投資股票的業績大多隻是平平而已甚至虧得慘不忍睹。

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交易成本太高,投資者買入賣出過於頻繁,或者在投資管理上費用支出過大;

第二,進行投資組合管理決策是根據小道消息和市場潮流,而不是根據深思熟慮並且量化分析的公司評估;

第三,盲目跟隨市場追漲殺跌,在錯誤的時間進入或退出股市,比如在已經上漲相當長時間後進入股市,或是在盤整或下跌相當長時間後退出股市。

投資人必須謹記,過於興奮與過高成本是他們的敵人。而如果投資者一定要把握進出股市的時機,我的忠告是,當別人貪婪時恐懼,當別人恐懼時貪婪。


指數基金的魅力|“股神”巴菲特都心動的投資


巴菲特第6次推薦指數基金:2007年

2007年5月7日,“股神”沃倫·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之後接受CNBC電視採訪時表示:對於絕大多數沒有時間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是他們投資股市的最佳選擇。

我個人認為,個人投資者的最佳選擇就是買入一隻低成本的指數基金,並在一段時間裡保持持續定期買入。因為這樣你將會買入一個非常好的投資品種,事實上你買入一隻指數基金就相當於同時買入了美國所有的行業。

他說:“如果你堅持長期持續定期買入指數基金,你可能不會買在最低點,但你同樣也不會買在最高點。”

相對於那些由基金經理進行積極選股構建投資組合的共同基金,指數基金的投資範圍廣泛得多,通過追蹤市場基準(如標準普爾500指數),能夠實現相當於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一般而言,指數型基金的綜合成本也低於積極管理型的各類基金產品。

巴菲特說:“我個人認為,如果基金投資者的投資每年要被管理費等吃掉2%,那麼你的投資收益率要趕上或者超過指數型基金將會十分困難。中小投資者安靜地坐下來,通過持有指數基金輕鬆進行投資,時間過的越久,自然財富積累的越來越多。”

巴菲特還對傳統的指數型基金和新出現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之間的爭論發表了評論。ETF實際上是一籃子證券,可以像一隻普通股票那樣在交易所交易,在一個交易日內可以隨時買賣。

ETF也追蹤指數,但與指數基金不同的是,可以全天交易,價格隨交易不斷變化。而共同基金一般是在收盤之後確定買賣價格,一天只有一個價格。

巴菲特說:“我並不反對ETF,但我確實認為,要戰勝只收取幾個基點(萬分之一)管理費的指數基金是很困難的。

買入指數型基金之後,你完全可以將其放在一邊置之不理,下週或下個月也不會有人催促你進行買進賣出,股票經紀人也不會來忽悠你買進賣出。”

大量研究表明:個人投資者在把握股市波動時機方面的歷史紀錄很差,因為他們通常過於熱衷於跟蹤股價最新表現,結果反而讓他們在錯誤的時機買賣,經常是高買低賣。

巴菲特極力推薦的先鋒指數基金,標普500指數基金是美國基金公司巨頭先鋒基金公司的產品,其創始人是著名投資大師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一直向個人投資者推薦指數基金,他認為,指數基金成本相對更低,納稅比例相對較低,也確保了投資者能夠獲得更大的投資回報。

約翰·博格爾堅持認為,ETF產品便於交易,而指數型基金更適合中小個人投資者。

博格爾今年2月9日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文章,對通過ETF全天交易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需求提出了質疑。

他說:“如果指數基金的傳統投資模式是長期投資,那麼買進賣出ETF就只能說是短線投機了。”

他還批評了ETF阻礙市場細分的趨勢。他警告說,如果投資者頻繁交易ETF,手續費和稅費將使投資者的費用支出總額大幅飆升。

不過,博格也表示,如果投資者長期持有ETF而不是頻繁交易,其投資收益率一般可以與指數基金持平。“從這個角度而言,ETF將是傳統指數基金的強有力競爭對手。”

ETF的稅收優勢和低費率經常被過於誇大,華爾街日報的一份報告指出,ETF的投資業績經常落後於先鋒基金公司和富達基金公司推出的類似指數基金。

美國投資公司協會提供的數據,截至2007年3月31日,美國上市交易的ETFS總額達444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5%。


指數基金的魅力|“股神”巴菲特都心動的投資


巴菲特第7次推薦指數基金:2008年5月

2008年5月3日在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Tim Ferriss提問:“巴菲特先生,芒格先生,如何你是隻有30來歲,沒有什麼其它經濟依靠,只能靠一份全日制的工作來謀生,因此根本無法每天進行投資,假設你已經有些儲蓄足夠你一年半的生活開支,那麼你攢的第一個一百萬將會如何投資?麻煩你告訴我們具體投資的資產種類和配置比例。”

巴菲特哈哈一笑回答:“我會將所有的錢都投資到一個低成本的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指數基金,然後繼續努力工作……把你所有的錢都投資到像先鋒500指數基金那樣的低成本的指數基金。”

芒格先生補充到:“那些專業投資者從這個系統中獲得類似於賭場莊家似的暴利。他們根本不會給你買入指數基金的建議,因為這樣做他們根本賺不到錢。專業投資者投資成功的秘訣是不要分散投資,但如果你是一個對投資一無所知的業餘投資者,那麼投資成功的秘訣是分散投資。”

巴菲特第8次推薦指數基金:2008年6月

美國財富雜誌6月9日報道,巴菲特個人和管理350億美元資金主要投資於對沖基金的普羅蒂傑公司(Protégé)立下一個“十年之賭”。巴菲特斷言一支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未來十年內的收益將會“跑贏”普羅蒂傑公司精心選擇的5只對衝基金。

雙方賭期為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計算收益時必須考慮所有費用和交易成本。巴菲特下注大約32萬美元,這筆資金已投資到零息國債上,預計賭約到期時雙方賭資之和將增值到100萬美元,賭勝一方屆時將把贏得的這一百萬美元捐贈給自己選擇的慈善事業。

巴菲特一向認為對沖基金收費過高,減少了投資者收益。他把對沖基金經理稱作“2和20%那群人”,因為他們每年向投資者收取本金的2%作為管理費,並收取盈利的20%作為分成。

普羅蒂傑公司CEO泰德·西德斯說:打賭意在使“投資領域積極管理和消極管理的優劣之爭”告一段落。

內容摘自巴菲特最推崇的十本書之一 約翰·博格《長贏投資》

而在目前的中國市場,在股市上追逐高買低賣的的散戶時代,逐漸會被專業的基金公司所取代,轉化成為更加專業的投資投資市場作為大眾理財的一種工具,我們選擇一隻基金來增加收入的可能性,要優於自己去股票市場追漲殺跌。

選擇專業的團隊為自己服務,用少部分的資金參與到幾十億甚至幾百億的投資中,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