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賠錢的“次品”銷售,其實裡頭蘊含一個掙錢的道理

今天咱們就來分享一個農產品“次品”銷售盈利的經驗,咱們就拿銷售水果黃瓜為例,一般水果黃瓜都是長到二三兩就開始賣,因為這個時候產品風味最好,而且價格最高;如果長到一斤甚至更大,風味就會有所下降,而且價格會降低。經常上農貿市場或集市買菜的朋友,可能會見過這樣的賣家,他們家的黃瓜都不是標準,都是一斤一個左右,銷售價格別人家標準的水果黃瓜都是5元一斤,他們家只賣1.5元左右,別人家黃瓜下貨都比較慢,但是他們家的黃瓜卻賣得特別好而且還特別快。“次品”銷售價格這麼低,他們會不會正如口號裡喊的賠錢銷售呢,其實不然,這裡面蘊含了一個掙錢的道理。

看似賠錢的“次品”銷售,其實裡頭蘊含一個掙錢的道理

咱們還是以水果黃瓜銷售為例,以溫室種植為例,一個一畝種植面積的溫室,一般種植2500株,一季畝產一萬斤左右,平均單株產量四斤,單株採收成品瓜10至14個左右,假設市場價3元一斤,一季收入3萬元。如果將黃瓜晚兩到三天採收,則單瓜可以長到一斤左右,還是按單株產10至14個左右,則畝產可以達到2.5至3.5萬斤,如果按照“次品”價格1.5至2元銷售,則一季可以收入3.75至5.25萬元。這種看似賠錢處理的銷售,其實確實掙錢的“套路”,為什麼這種退而求其次的銷售,反而銷售收入更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看似賠錢的“次品”銷售,其實裡頭蘊含一個掙錢的道理

1、通過產量的提升彌補價格降低造成的損失。影響銷售收入的兩大因素,一個是產量,一個是價格。“次品”銷售,通過提高產量和降低價格,來實現銷售收入平衡或提升,他們之間有一個平衡點,只要把握這個平衡點,產量或價格的提升,都會帶來銷售收入的提高。

看似賠錢的“次品”銷售,其實裡頭蘊含一個掙錢的道理

2、“次品”銷售迎合了部分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好東西賣好價格,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有部分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在不影響基本消費的基礎上,他們會選擇一些價格相對較低產品。這也給“次品”銷售帶來商機。

看似賠錢的“次品”銷售,其實裡頭蘊含一個掙錢的道理

當然,“次品”銷售是相對的,銷售量和銷售渠道是有限的,不適合大面積應用,也不值得大力提倡,只是一種銷售技巧的分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好壞大家自有評說,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交流!

看似賠錢的“次品”銷售,其實裡頭蘊含一個掙錢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