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赔钱的“次品”销售,其实里头蕴含一个挣钱的道理

今天咱们就来分享一个农产品“次品”销售盈利的经验,咱们就拿销售水果黄瓜为例,一般水果黄瓜都是长到二三两就开始卖,因为这个时候产品风味最好,而且价格最高;如果长到一斤甚至更大,风味就会有所下降,而且价格会降低。经常上农贸市场或集市买菜的朋友,可能会见过这样的卖家,他们家的黄瓜都不是标准,都是一斤一个左右,销售价格别人家标准的水果黄瓜都是5元一斤,他们家只卖1.5元左右,别人家黄瓜下货都比较慢,但是他们家的黄瓜却卖得特别好而且还特别快。“次品”销售价格这么低,他们会不会正如口号里喊的赔钱销售呢,其实不然,这里面蕴含了一个挣钱的道理。

看似赔钱的“次品”销售,其实里头蕴含一个挣钱的道理

咱们还是以水果黄瓜销售为例,以温室种植为例,一个一亩种植面积的温室,一般种植2500株,一季亩产一万斤左右,平均单株产量四斤,单株采收成品瓜10至14个左右,假设市场价3元一斤,一季收入3万元。如果将黄瓜晚两到三天采收,则单瓜可以长到一斤左右,还是按单株产10至14个左右,则亩产可以达到2.5至3.5万斤,如果按照“次品”价格1.5至2元销售,则一季可以收入3.75至5.25万元。这种看似赔钱处理的销售,其实确实挣钱的“套路”,为什么这种退而求其次的销售,反而销售收入更高?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看似赔钱的“次品”销售,其实里头蕴含一个挣钱的道理

1、通过产量的提升弥补价格降低造成的损失。影响销售收入的两大因素,一个是产量,一个是价格。“次品”销售,通过提高产量和降低价格,来实现销售收入平衡或提升,他们之间有一个平衡点,只要把握这个平衡点,产量或价格的提升,都会带来销售收入的提高。

看似赔钱的“次品”销售,其实里头蕴含一个挣钱的道理

2、“次品”销售迎合了部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好东西卖好价格,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有部分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在不影响基本消费的基础上,他们会选择一些价格相对较低产品。这也给“次品”销售带来商机。

看似赔钱的“次品”销售,其实里头蕴含一个挣钱的道理

当然,“次品”销售是相对的,销售量和销售渠道是有限的,不适合大面积应用,也不值得大力提倡,只是一种销售技巧的分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坏大家自有评说,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交流!

看似赔钱的“次品”销售,其实里头蕴含一个挣钱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