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國著名女畫家,24歲下嫁55歲老漢,丈夫西去一人獨守後半生

新加坡將張荔英奉為“新加坡六大先驅畫家之一”,她是一位華人,但在新加坡享有至高聲譽,因為她獨特的美術天賦,結合著中西方的繪畫技巧,開創了一套獨特的繪畫手法,其畫作大多清雅不俗、華而不豔,讓觀畫者耳目一新。

她是民國著名女畫家,24歲下嫁55歲老漢,丈夫西去一人獨守後半生

出生巴黎 富家千金

1906年,張荔英出生在法國巴黎,她的父親是國民黨元老張靜江,母親是姚慧,張靜江本是書香門第之人,旅居法國,不僅學術造詣高,經商手段也非常厲害,除此之外,他也擅長舞蹈,因此,張荔英自誕生後,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薰陶,雖為富家千金,但無矯揉造作之貴氣。

她是民國著名女畫家,24歲下嫁55歲老漢,丈夫西去一人獨守後半生

自幼學繪畫 立志當畫家

張荔英自幼便展現了驚人的繪畫天賦,其父張靜江見女兒繪畫天資聰穎,便請蘇聯油畫大師前來為女兒授課,張荔英學習能力很強,掌握了不少繪畫技巧,吸納了西方繪畫藝術的精髓,為畫家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她是民國著名女畫家,24歲下嫁55歲老漢,丈夫西去一人獨守後半生

在接受美術啟蒙教育之後,未滿十歲的張荔英便立志要當畫家,為此,她先後去到巴黎、紐約等地留學,高中畢業後進入紐約藝術學生聯盟進修,然後遠赴克拉洛西美術學院接受私人美術訓練,四年學習,美術功底轟動全校。

她是民國著名女畫家,24歲下嫁55歲老漢,丈夫西去一人獨守後半生

作品入選 接連受贊

24歲的張荔英,已經成為巴黎藝術界的一顆新星,她的繪畫作品接連入選,受到藝術評論家的讚賞,每當她的作品展出時,在場觀眾無一不驚歎,巴黎一家美術館,至今還收藏著張荔英的一幅畫作。

雖然受贊無數,但張荔英對藝術從來沒有過絲毫懈怠,榮譽傍身非但沒有影響她的初心,反倒讓她靜下心來繼續研究繪畫技巧,讓自己的畫作更加精妙,能受得起時間的考驗。

她是民國著名女畫家,24歲下嫁55歲老漢,丈夫西去一人獨守後半生

偶遇畫友 結為連理

繪畫事業熱火朝天時,張荔英結識了畫友陳友仁,兩人一見如故奉為知己,她善於繪畫,他善於賞畫,雖然陳友仁貴為國民政府的外交部長,但是他更熱衷繪畫事業,當時張荔英24歲,陳友仁55歲,31歲的年齡差,沒能阻礙這段戀情,反倒讓這段愛情更加迷人。

她是民國著名女畫家,24歲下嫁55歲老漢,丈夫西去一人獨守後半生

婚後,陳友仁甘願當妻子張荔英的模特,張荔英的畫筆記載了陳友仁的轉變,因為陳友仁的政治處境非常艱難,雖有賢妻,但是他的內心仍舊十分痛苦,他的痛苦流露在臉上,張荔英的畫筆將他的憂喜都記錄了下來。

她是民國著名女畫家,24歲下嫁55歲老漢,丈夫西去一人獨守後半生

亂世紛爭 硝煙瀰漫

夫婦兩人生於亂世,長於亂世,作為孫中山的忠實跟隨者,陳友仁三番兩次強調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發表聲明反對蔣介石,主張建立抗日統一戰線,當皖南事變後,陳友仁再度斥責蔣介石,正值抗日戰爭時期,陳友仁由於身份的特殊性,連累了妻子一同被日軍長期軟禁了起來,亂世紛爭,硝煙瀰漫,陳友仁夫婦婚後生活也難以安寧。

她是民國著名女畫家,24歲下嫁55歲老漢,丈夫西去一人獨守後半生

丈夫西去 一人獨守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陳友仁不幸病逝,留下張荔英一人獨守,此後,張荔英將全部精力投入在繪畫事業,在她晚年時,她的畫作已經能在世界各國展覽,尤其是新加坡當局,對張荔英的畫作更為重視,被新加坡政府授予文化藝術獎章,影響了一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