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十九年,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

提到蘇武,忍不住就想起那首悽愴悲涼的《蘇武牧羊》: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

牧羊十九年,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


漢書記載,蘇武在北海牧羊的日子,一直手持出使的節杖,不忘漢使之職,無論起臥,都不肯放下,以致節杖上面裝飾的旄尾都掉光了。

漢武帝天漢元年,即公元前100年,蘇武作為漢朝使節出使匈奴,因為捲入匈奴高層的一場爭鬥,被扣押,經歷九死一生,整整19年才有幸得以重返故土。

漢匈關係緊張時,互相扣留使者成家常便飯。匈奴扣押蘇武一行使者,曾極力勸降蘇武,蘇武誓死不從,被放逐到北海牧羊,任隨他自生自滅。

《漢書•蘇武傳》記載: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漢武帝晚年發佈《輪臺詔》,對自己一生窮兵黷武,導致國家危機四伏,表示懊悔,之後漢帝國的對外武力政策開始大規模收縮。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五柞宮駕崩,年幼的劉弗陵登基,是為漢昭帝,國家的政治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車騎將軍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位輔政大臣主持,對外開始與匈奴修好,互相放歸扣押的使者。

蘇武也是在這樣大的歷史背景下才獲得重返故土的機會,不然他將老死異域,不為後人所知。

牧羊十九年,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


但是蘇武回來,還是經歷了一番波折。

從《漢書》記載來看,漢朝曾數度要求匈奴放回蘇武,但匈奴都謊稱蘇武已經死了。後來,還是一個叫常惠的人,給漢使出了個主意,說:漢昭帝在上林苑狩獵,射到一隻大雁,大雁的腳上綁著一封帛書,說漢朝的使者蘇武就在北海放羊。

單于聽到這話,也尋思漢使已經掌握了蘇武的信息,也不想破壞現下難得的漢匈友好的局面,遂同意漢史接回蘇武。

公元前81年,漢昭帝始元六年,離開故土十九年的蘇武一行九人回到了漢帝國首都長安。

漢昭帝下詔准許以太牢之禮拜謁武帝園廟,想想當時蘇武在武帝陵前,必定泣不成聲

當年,漢武帝駕崩,蘇武還在北海牧羊時,李陵去看他,對他說,他抓到一個來自雲中的百姓,說邊關自太守以下,都穿白衣喪服,可能是皇帝陛下駕崩了,蘇武聽後,對著南邊方向,號啕大哭,哭到吐血。

如今,他終於回到故土,跪在自己曾用生命誓死效忠的帝王面前,他激動的心情,可想而知。之後,蘇武任職典屬國,躋身麒麟閣麒麟閣十一功臣之列。

《漢書•蘇武傳》: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 常惠徐聖趙終根皆拜為中郎,賜帛各二百匹。 其餘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 常惠後至右將軍,封列侯,自有傳。

蘇武歸漢時,把常惠也帶回了大漢朝。

牧羊十九年,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


長期在北海牧羊的蘇武,對匈奴的情況瞭然於胸,他和常惠對漢朝對匈奴政策起到積極作用。

尤其是常惠制定的針對匈奴的作戰計劃,使得漢朝趁匈奴內部爭鬥力量衰弱而聯合烏孫攻擊匈奴,最終導致了匈奴的分裂,從而再也無力與漢朝對抗了

《漢書•蘇武傳》記載:數月,昭帝即位。 數年,匈奴與漢和親。 漢求武等。 匈奴詭言武死。 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 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 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

盧照鄰的《雨雪曲》,每讀都悲愴入骨:“虜騎三秋入,關雲萬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漢月明。高闕銀為闕,長城玉作城。節旄零落盡,天子不知名。”

牧羊十九年,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