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绪,建立人设,一篇来自与心灵的对话

一篇随笔,写给自己,也写给那些错失自己的朋友,希望有所启发。

控制情绪,建立人设,一篇来自与心灵的对话

学会学习

知识的学习要系统和深入,切不可雨露均沾。涉猎的东西太多,而思考的维度又太浅,就会造成思维的混乱,感觉哪个都有道理,但哪个都不成体系。一味的停留的在表面上看问题,嘴上也许可以侃侃而谈,但内心其实是空虚的,没有实际的存货。切记不要把非常浅显的东西理解成一个对的方向去努力,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南辕北辙,越跑越偏。

知识体系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通过大量阅读、笔记、整理、思考等累积起来的。

学会感恩

在工作中,也许有人鞍前马后,阿谀奉承;在生活中,也许有人对你有图,但他们嘴里说出来的话大部分都是违心的,他们只不过想要从你那里得到利益而已。

真正愿意跟你讲真话,愿意帮助你的人,应该虚心的去接受别人的意见,更应该懂的珍惜、惜福。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抵触,去反驳,去狡辩,不能够正视自己,那么恐怕以后也就没有人愿意跟你讲真话了。

在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前,不要盲目的去反驳、去狡辩,而是要学会倾听,学会分析和思考。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他人不是你的亲生父母,没有理由逼着你去改变,如果自己都不想去改变自己,单单依靠外人,依靠外力的作用,改变也许只是一时的,是治标不治本的。要从自己的内心,真正的去寻求改变,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不要投机取巧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凡是成大事者,必定经历了各种酸甜苦辣。仅仅凭着某些高人的指点,或者听了几堂成功学的课,就想一步登天,这是白日梦最真实的体现。别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历经了各种艰辛获取的成功,怎么可能通过一次谈话,一次教导就能全盘告诉你。成功,没有捷径,不要指望别人告诉你什么,一步步应该怎么做,这是投机取巧,也就是术,要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案,多尝试,少说多做。

去行动,在实践中纠正自己

白天一边打着王者荣耀,玩着吃鸡游戏,刷着抖音、微博,一边梦想着我要成名、要成功。这是很不现实的幻想。每天晚上枕边不离励志书,第二天醒来依旧我行我素。

不要眼高手低,这也不行,那也不好,与其每天怨天尤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相信什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类的鬼话,不如去行动,真真切切的去努力,如果你有真能力,有真本事,迟早会有闪光的一天。

寻找情绪释放的渠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情绪的高潮和低潮期,有时因为工作的忙碌和压力,有时因为感情的不顺等等,学会隐忍固然重要,但也要学会给自己找一个情绪发泄的渠道,找到适当自己情绪输出的出口。头段时间,网上有篇视频很火,一位小伙子骑单车逆行,被警察拦了下来之后电话不断,公司催加班,女朋友催回家,最后情绪失控,又是跪地又是哭泣。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业的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能否有效的把自己的情绪输出,主要原因还在于人的个体,而非从事的职业。即使这位小伙子从事其他岗位,遇到问题后仍旧会不知所措,甚至情绪失控。人,要学会情绪宣泄,找到属于自己的情绪输出方式。

要做事,先做人

学会做人,学会做自己的人设,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即使你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你的人脉不够广,但懂得做人,依然有成功的可能。情绪化是一个人最为致命的问题,人要学会忍耐,没有隐忍的能力,离成功就差着十万八千里。但凡成功的人,都是压抑了人性弱点。如果不迈过这个坎,即使是学会了所有大学问家的知识,你依然还是现在这样!

踏实一点,先把人设做好,包括怎么学习,怎么去和别人交流,甚至怎么发自己的朋友圈。都是建立自己人设非常重要的环节。

“度人即度己,利人亦利己”

人要学会推己及人,80后复旦大学女教授陈果有一句名言:“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真正的成熟和正能量,是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你就是那发光源。当一个人发自内心,有自由、有自信的时候,他身上散发出一种无法抗拒的感染力,而这种极具感染力的正能量,在你的光源地带,不管她愿不愿意,不管她靠不靠近,但你依旧可以照亮到她。”

改变,从现在开始

有人总觉得自己本身太过愚钝,不能及时开窍,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从现在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此时此刻,就去做,去改变自己。努力改变,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每一个今天都是新的起点,每一个现在都弥足珍贵,一切都还来得及。幡然醒悟之时,必定可以亡羊补牢。

本篇文章来源于一个好朋友的对话,时隔很久,但细节依然历历在目,感恩有这样推心置腹的好友!

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我是“云麦大鹏”。


如果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我们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