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比慘大會,疫情之下,哪種農業模式最耐躁?

很久沒更了,因為實在過得很慘,屬於保命都難的那種慘,直到今天才能在這裡苟延殘喘。

疫情期間,我國農業有多慘就不再贅述了,南豬北養、南菜北運,運不動怎麼辦?

農業比慘大會,疫情之下,哪種農業模式最耐躁?

疫情全球化後,其他國家也沒好到哪兒去。

美國:

疫情期間最不能長膘的不是你我,而是美國的生豬,因為等疫情結束後,如果豬超重了,屠宰加工廠是不收的。

為此養豬戶們都改變了飼料配方,希望能讓豬長得慢一些。但即便如此,再撐兩週生豬還不能流通的話,這些超標的豬就只能被執行安樂死了。

當然,巴西和俄羅斯笑翻了,巴西對中國的豬肉出口大幅增長。今年第一季度,巴西對中國豬肉出口達到3萬9175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51.6%。

農業比慘大會,疫情之下,哪種農業模式最耐躁?

經濟下滑倒牛奶的情況也再次出現了。一方面超市每人每天限購2盒牛奶,一方面奶牛場又在拼命的倒牛奶。

這時候優質品種的奶牛反而成了負擔,農場主們開始想辦法減少奶牛的產奶量,疫情期間本來勞動力就緊缺,奶產多了還得花人力成本去擠去傾倒。

農業比慘大會,疫情之下,哪種農業模式最耐躁?

蔬菜方面,能長期存放的蔬菜被搶購一空,保質期短的沒人買。而且餐廳的大面積關門了,讓生鮮蔬菜的需求一下子就崩了,做生鮮蔬果的農場瞬間破產。

法國:

法國的農產品也是要出口創匯的,而且出口量僅次於美國。

兩兄弟情況都差不多,乳業最先就崩了,緊接著的是葡萄園,然後是生鮮、果園。

農業比慘大會,疫情之下,哪種農業模式最耐躁?

大家都失業了,政府就組織失業同胞們進行了下崗再就業。通過幫農助農,解決農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同時發放一些工資,緩解失業者的壓力。

日本:

日本官員更拼,穿著牛奶服呼籲大家多喝奶,同樣組織了很多下崗人員從事農業活動。

農業比慘大會,疫情之下,哪種農業模式最耐躁?

但日本有地理優勢,離亞洲最大的消費市場很近,往年吃不上的日本精緻農業種出來的天價蔬果,今年咱們估計應該能嚐到了。

越南:

疫情之下,越南厚積了10多年的農業,悄悄混成了東南亞水稻出口量第一的國家,如今終於有薄發的機會了。

疫情限制了歐美的農產品出口,越南的農產品有了搶佔市場的可能性。但機會歸機會,現在還是過得慘兮兮的,越南政府認為,當前農業需要發揮經濟支柱作用,想辦法搞加工,延長農產品的保質期,趁著疫情過後大幹一票。

農業比慘大會,疫情之下,哪種農業模式最耐躁?

不管是機械農業、精緻農業、還是小農戶模式,各國疫情之下,首當其衝的都是農業,但疫情之下,唯一能依賴的,也是農業。

正常思維下,機械化、大面積、出口創匯的農業模式,此時大概率是要破產的。

不論美國的機械化玉米田、還是法國的奶牛農場、葡萄酒莊、又或者日本的高科技精緻農業大棚,僅僅依靠政府補貼和救濟,是活不下來的。

農業比慘大會,疫情之下,哪種農業模式最耐躁?

但有種東西叫農業保險,咱們之前就有介紹過,農業發達國家的農業保險也是很發達的。再加上保險賠付的話,度過危機也不是不可能。

美國的農業保險:

作為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國家,美國農業保險是政府宏觀管理,商業保險公司(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負責經營的。也就是說政府出錢,通過稅收反哺農業,讓商保公司去落實保費補貼、推廣培訓、再保支持、免稅等等。

從上到下的層級是政府——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私營保險公司——投保人——農業保險勘測人員。

農業比慘大會,疫情之下,哪種農業模式最耐躁?

平時當然是各司其職,效率頗高,皆大歡喜的局面,但疫情期間就出現問題了,比如私營保險公司破產了怎麼辦?農業保險勘測人員缺人怎麼辦?要抗衡疫情需要的不是市場經濟,倒牛奶、砸雞蛋、埋蔬菜這些實際上都是計劃經濟,保住糧食安全即可,至於出口創匯的那部分,就隨它去吧。

法國的農業保險:

法國的保險屬於非盈利的,建立的是金字塔型的保險體系,中央保險公司——22家省市級保險公司——9000多家農業保險社,按職能定位分級負責農業保險工作。

農業比慘大會,疫情之下,哪種農業模式最耐躁?

這種垂管式的農業保險,在疫情期間還是能正常運行的,就是國家的負擔重了些,得看鈔票印得夠不夠快,國債發得夠不夠多。

日本的農業保險:

日本的農保也是非盈利的,實行的三級保險體系:首先是民間互助性農業保險組織從事農業保險,農業保險組織聯合會為成員組織提供再保險,政府提供二級再保險。

實際上也是一個金字塔型的,但不是垂直管理。疫情期間政府壓力同樣大,但好歹有政府兜底,農業從業者大多數最終還是找得到人買單的。

至於小農經濟,疫情之下沒有大規模、設施化、機械化農業崩得那麼快,而且小農戶也不會想著買保險。

農業比慘大會,疫情之下,哪種農業模式最耐躁?

人活在世上的首要任務是生存,今年受疫情影響的確很難賺錢,但小農戶只要有土地、勤快一點,也不容易餓死,生產出來的東西總會有人要,只是財務自由會受很大限制罷了。

綜上,個人認為最耐躁的,應該是小農經濟,其次是有國家兜底的農業保險發達的國家。

疫情之下受影響最大的是農業,最先恢復生產的也是農業,如今比慘已經沒有意義了,是時候想想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了。像越南政府那樣蓄勢待發的狀態,應該是一種很好的農業精神面貌。


農業比慘大會,疫情之下,哪種農業模式最耐躁?

二小悟農

悟道新農業路上新農人的新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