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危機造成了一個回收塑料的陷阱

幾個月前,在大流行阻止經濟發展之前,最大的可持續性問題似乎是塑料。 在過去的幾年裡,公司爭先恐後地承諾採購回收塑料。 田園詩般的“無浪費經濟”是達沃斯論壇的熱門話題。 達能承諾其依雲水瓶將100%使用回收材料製造。 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和歐萊雅都承諾在他們的包裝中增加回收塑料。

這些承諾被視為擴大再生塑料市場的關鍵,而且實施起來並不太昂貴。 但現在,這樣的承諾將伴隨著高昂的代價。 全球油價暴跌的一個副作用是,原始塑料的成本也大幅下降。 這意味著破壞環境突然變得便宜得多,因為新塑料的價格比回收塑料的價格便宜得多。

致力於阻止塑料遠洋出海的Ocean Cycle總裁羅布·古德溫表示:“勢頭似乎正在迴歸一次性塑料,但我希望這只是暫時的。” 他說,隨著新塑料價格下跌,亞洲的回收塑料供應商幾乎一夜之間失去了鉅額訂單。 古德溫說,法律要求歐洲公司在瓶子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回收塑料,這是僅存的穩定的需求來源之一。

儘管如此,在歐洲,本月採購回收塑料的成本要比原始塑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高得多。 這是一次重大的脫鉤,因為這兩種大宗商品過去的定價要接近得多。

對於回收塑料來說,價格衝擊來得再糟糕不過了。由於冠狀病毒的關閉,比住宅收集更有效的商業回收已經枯竭。 這使得供應緊張,回收商的成本增加,使得與原始塑料的價格差異更加嚴重。

在全球範圍內,人類從來沒有那麼擅長回收--在曾經生產的所有塑料中,只有9%左右被製成了新的東西。 儘管如此,回收材料可能仍是一種關鍵的資源需求,因為全球供應鏈本身也面臨著與病毒相關的衝擊。 而未收集的廢物中的微塑料仍在沉入海底,以我們剛剛開始研究的方式改變著海洋生物棲息地。 人們可能仍然想要阻止這一點。

在美國,如果一個無廢物的國家仍然是目標的話,這就把冠狀病毒救助政策放在了首要位置。 紐約回收基礎設施投資公司Closed Loop Partners的首席執行官羅恩·戈南表示:“如果各國政府要救助原始塑料製造商,而他們卻沒有提供任何回收利用的資金,那麼人們就不會認為回收塑料能夠具有競爭力。”

穆迪在經歷了緩慢的第一季後,下調了2020年綠色債券預估。

在大流行期間更換公司董事會成員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但摩根大通表示,將很快任命一位新的首席獨立董事,接替埃克森美孚前首席執行官李·雷蒙德,雷蒙德迫於環保活動人士的壓力即將離職。

意大利私募股權公司Ambienta為一家對沖基金籌集了1.5億美元,該基金將根據公司的綠色資質對其進行押注。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從宏利聘請了艾米麗·周擔任新的全球可持續性主管。 前自然保護協會主任妮娜·陳將領導紐約金融服務部的財務彈性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