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玫瑰戰爭的起因

薔薇戰爭(又稱

玫瑰戰爭;英語: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兩支後裔: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發生斷續的內戰。 [1]

兩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約克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的第五子的後裔、蘭卡斯特家族是愛德華三世的第四子的後裔。玫瑰戰爭是約克家族的愛德華三世的 第三代、第四代繼承人(父系:蘭利的埃德蒙系)/第五代、第六代繼承人(母系:安特衛普的萊昂內爾系) 對蘭卡斯特家族的愛德華三世的第四代、第五代繼承人的王位戰爭。

“玫瑰戰爭”一名並未使用於當時,而是在16世紀,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標誌戰爭的開始後才成為普遍用語。此名稱源於兩個家族所選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薔薇Rosa gallica和約克的白薔薇Rosa ×alba。

戰爭最終以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與約克的伊麗莎白聯姻為結束,也結束了法國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開啟了新的威爾士人都鐸王朝的統治。 也標記著在英格蘭中世紀時期的結束並走向新的文藝復興時代。

為了紀念這次戰爭,英格蘭以玫瑰(這裡玫瑰實為歐洲古老薔薇)為國花,並把皇室徽章改為紅白薔薇。

戰爭起因

繼承權之爭

淺析玫瑰戰爭的起因

兩個家族之間的對立始於英王理查二世被他堂弟,蘭開斯特公爵亨利·博林布魯克(Henry of Bolingbroke)在1399年推翻。

根據先例,理查二世立了愛德華三世的三子萊昂納爾的外孫羅傑·莫蒂默(Roger Mortimer)之子埃德蒙為王位繼承人。作為愛德華三世的第四子約翰(John of Gaunt)的兒子,博林布魯克對王位有不是很強的繼承權。但是,博林布魯克加冕為亨利四世,因為理查二世的統治不得人心,所以他得到了容忍。

博林布魯克在1413年死去。他的兒子兼繼承人,亨利五世是個傑出的軍人,他在英法百年戰爭中的軍事勝利為他贏得了大量的支持度,強化了蘭開斯特的統治權。亨利五世的統治經歷了一次由埃德蒙之子劍橋伯爵所領導的政治陰謀。劍橋因叛國罪而在1415年被處決,而劍橋的哥哥約克公爵愛德華也在戰役中陣亡,沒有後代,劍橋的兒子理查便繼承伯父成為約克公爵。劍橋的妻子安妮·莫蒂默也對王位有一定的繼承權,因為她是羅傑·莫蒂默的女兒,是萊昂納爾的後裔。亨利五世死於1422年,而劍橋伯爵和安妮·莫提梅的兒子約克公爵理查將對懦弱的亨利六世的王位發起挑戰。

蘭開斯特家族的英王亨利六世被不受歡迎的攝政和謀士所包圍。最有名的是埃德蒙·博福特(Edmund Beaufort)和威廉·德拉波羅(William de la Pole),有人指責他們管理政府無能並且在對法蘭西的百年戰爭中指揮不利。在亨利六世之下,幾乎所有在法國的據點,包括亨利五世所贏得的,喪失殆盡。

亨利六世開始被視為無能昏庸的國王。而且,他還受到令人尷尬的間發性精神疾病的困擾。到1450年代,很多人認為亨利不適合他的角色。蘭開斯特的短暫的王朝被合法性的問題所困擾,而相信約克家族對王位有更強的繼承權。不斷增加的民眾不滿,眾多的封建貴族的私人軍隊,和亨利六世朝廷的腐敗使得內戰的政治氣候已經成熟。

淺析玫瑰戰爭的起因

當國王亨利六世在1453年遭受第一輪精神病時,攝政理事會建立了,由強大的約克家族的首領約克公爵理查·金雀花(Richard Plantagenet,Duke of York)任攝政王。理查很快更大膽的開始加強了他對王位的要求,他囚禁了蒲福,並在一系列和亨利的支持者(如諾森伯蘭伯爵)的小衝突中給予他的同盟者薩爾斯堡和沃裡克以支持。

亨利在1455年的痊癒挫敗了理查的野心,約克公爵被亨利的王后安茹的瑪格麗特(Margaret of Anjou)趕出朝廷。強力上進的瑪格麗特王后成了蘭開斯特派系的實際領袖。瑪格麗特王后建立了針對理查的一個同盟並和其他貴族密謀削弱他的影響力。遭受到更多挫敗的理查最終付諸武力,在1455年在第一次聖阿爾班斯戰役(First Battle of St Albans)中挑起爭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