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四個症狀,很有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


科教授為喜歡《百家講壇》的朋友們送福利了,

點擊下方小程序,就可以用“聽”的方式獲取更多內容。


出現這四個症狀,很有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


出現這四個症狀,很有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


昨天立夏,從節氣的角度來說,我們已經進入夏天了。前幾天部分地區超過35度的高溫也明確告訴科教授,潮溼悶熱的夏季真的就快來了。


按照中醫的說法,夏天人體容易受到溼熱的侵襲,同時也是祛溼的關鍵時期。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溼氣重不重,又該怎樣有效祛溼呢?


出現這四個症狀,很有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


溼氣重不重?

簡單四招就能判斷


舌苔厚膩:中醫說:“舌為心之曲,又為脾之外候”。健康的舌頭淡紅而潤澤,舌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淨,乾燥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粗糙或者很厚,同時發黃發膩,則說明溼熱較重。


頭部沉重四肢乏力:溼熱導致的重濁,其特點就是頭昏昏沉沉、失眠、記憶力下降、易怒、煩躁。


胸腹脹滿:溼為陰邪,容易滯留臟腑,阻礙氣血運行,導致脘腹脹滿,脾胃功能失常,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


出現這四個症狀,很有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


人越躺越懶: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打不起精神來,而且越躺人越發疲軟。


如果你有這些症狀的話,那麼很可能是身體裡溼氣過重,可得仔細看看下面的祛溼辦法了。


吃對了東西也能祛溼

試試紅豆薏米粥


中醫養生,最講究膳食合理。


夏季的飲食,除了仍然要堅持均衡適量、清淡少油等要求外,更要注意吃點利溼的食物,特別是冬瓜、蘿蔔、赤小豆、薏仁米等,化痰結、利水溼的作用十分明顯。


出現這四個症狀,很有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


紅豆薏米粥做法簡單、食材易得,可以說是上好的祛溼選擇。


此外,如果能吃點辛辣的食物發點汗,也可以祛除體內的溼氣。


“冬吃蘿蔔夏吃薑”,姜就是辛辣的食物,夏天暑溼難耐的時候,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


出現這四個症狀,很有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


夏天泡腳,固氣養心

也是祛溼的好方法


中醫有“夏天泡腳,暑溼可去”的說法。


夏天許多人喜歡用涼水洗腳,認為可以降溫消暑,其實這樣不利於下肢血液循環,用溫水洗腳更為妥當。


用溫水泡腳能祛溼防暑,更好地刺激經絡,振奮人體的臟腑機能。尤其是脾胃不好的人更適合夏天泡腳。當脾胃好了,就不容易被溼氣侵犯。


大家也可以根據醫生的意見,在熱水中加入一些祛溼的中藥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出現這四個症狀,很有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


不過泡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水溫並不是越高越好,而應該在40度左右;泡腳的時間也不宜太長,控制20分鐘左右即可。


當然如果你身體已經感受到不適,或者本身患有病症,還是要及時與醫生溝通,獲取治療建議。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百家講壇

《中醫話節氣》

播出時間:5月5日-5月10日 12:00


出現這四個症狀,很有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

監製 / 閆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於毅 吳宸玥(實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