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作者:廣東省“三師”專業志願者、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 施瑛、潘瑩、許斯琳


  我的博士學位論文選題為華南建築教育歷史研究。因為一直從事建築學專業教育工作,常常被本學科發展歷史上曾經的人或歷史事件觸動,加之對歷史研究也有濃厚興趣,於是決定將兩者結合,進行建築學科專業教育史研究。經過多年對相關歷史文獻檔案的收集、人物訪談和資料整理工作,從繁雜的歷史信息中逐步梳理出較為清晰的華南建築學科專業史脈絡,在學科專業史研究的同時,以國立中山大學、私立嶺南大學、勷勤大學、廣東省立文理學院等高校為主的華南高等教育歷史逐漸呈現在眼前。


  1932年為籌備勷勤大學建築工程系,林克明先生在廣東省立工業專科學校創辦建築工程班,1933年8月升格為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建築工程學系,開創了華南地區最早的大學本科建築學教育(圖1)。在經歷了短暫幾年的輝煌發展後,因為抗戰爆發,1938年廣州淪陷,勷勤大學建築工程學系在胡德元先生帶領下整體併入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並跟隨國立中山大學西遷雲南澄江(圖2),1940年又回遷粵北坪石辦學(圖3),1945年抗戰勝利後返回廣州石牌復課。經過1952年至1953年兩次全國院系調整,以原中山大學建築工程係為主,和華南聯大、廣州大學、湖南大學的建築系師生合併組成華南工學院建築工程學系,直至發展成為現在的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1:勷勤大學石榴崗校區(來源:廣東省立勷勤大學概覽,1937年)。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2:西行志痛——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主任杜定友繪製(來源:廣東省“三師”專業志願者)。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3:國立中山大學三度遷校示意圖(來源:廣東省“三師”專業志願者)。

  在研究過程中,尤其是抗戰期間華南教育在粵北堅守辦學的這一段歷史給我很大震撼。不論環境條件多麼艱苦,教師和學生堅持教學和科研探究,為中國培養出上萬名學子,為各行各業培養出大量傑出人才,這其中有二十餘位後來成為中國舉足輕重的學部委員或院士。這段時期,師生們展現出不畏艱辛、不屈不撓、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對抗戰必勝的民族自信讓人深深感動。無論是從當時的許多報刊雜誌上,還是從教師們的日記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堅定的信念(圖4)。1945年初,日寇侵襲坪石,時任國立中山大學建築工程繫系主任的衛梓松先生(圖5、6),因病未能及時走避,但他不願為日偽服務,服安眠藥自殺殉國。抗戰時期華南教育還有許許多多這樣感人事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一輩們逐漸逝去,人們漸漸不再記起,有些學校在校史介紹上對這段歷史只是一筆帶過,甚至根本不提。歷史不應該被忘卻,先生們的民族氣節和精神需要我輩銘記傳承。這使我在研究過程中一直有種強烈的使命感,希望能夠儘可能地記錄下這段可歌可泣的光榮歷史。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4:抗戰以來的中山大學(來源:教育雜誌1941年第31期)。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5:衛梓松(來源:廣東省“三師”專業志願者)。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6:1940年建工系教師名單之一(來源:廣東省檔案館)。

  機緣巧合,2019年7月初,我以廣東省“三師”專業志願者的身份,有幸參與“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的前期調研和策劃工作。可以將博士論文研究的成果運用於實踐,能為紀念抗戰時期的華南教育歷史貢獻更多的力量,這個機會讓我激動不已。特別是在省“三師”專業志願者阿瑞老師身體力行的感召下,我們設計團隊帶著這種使命感全情投入到坪石研學基地整體規劃及節點建築方案設計的各項工作中(圖7、圖8)。經過兩個月的突擊奮戰,設計團隊完成了坪石研學基地整體及節點概念性規劃方案及一期建設的建築方案(圖9、圖10)。整個設計過程緊迫而有序,我們從中也積累了一些有價值的經驗。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7:省“三師”專業志願者對許崇清故居進行調研的現場圖(來源:作者團隊攝)。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8:省“三師”專業志願者對王亞南故居進行調研的現場圖(來源:作者團隊攝)。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9:華南教育歷史坪石研學基地路線與節點總規劃圖(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10:華南教育歷史坪石研學基地設計方案(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一、“讀萬卷書”

  歷史就像是埋在地下的寶藏,它就在那裡安靜地等待著與發掘者相遇。與一般設計項目不同,“華南教育歷史坪石研學基地”的規劃設計要求我們首先要對相關歷史文獻資料儘可能充分準確地掌握,規劃設計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歷史文獻空間化”的過程。除了現有資料,我們還利用各種方法深入發掘新的歷史文獻和照片,有很多材料甚至是第一次在公眾面前進行展示。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11:2008年坪石老街航拍圖(來源:廣東省文物考古所)。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12:2008年測繪圖與現狀航拍圖疊加,其中,紅色為坪石老街走向(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13:管埠師範學院禮堂正立面圖,虞炳烈,1940年(來源:東南大學)。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14:國立中山大學武陽司法學院宿舍正立面圖,虞炳烈,1940年(來源:東南大學)。

  每一次的歷史文獻新發現都會讓我們興奮,因而常常會對規劃設計產生重要的關鍵影響。比如省文物考古所曹勁所長提供的2008年坪石老街航拍圖(圖11),直接決定了坪石老街規劃的石板街走向(圖12)及其兩邊環境景觀處理的基調(以原有建築物的平面為基座);從東南大學獲贈虞炳烈教授的一批坪石國立中山大學校舍的圖紙(圖13、圖14、圖15),其中通過比對確定了在新村的建築工程系辦事處的位置,以及管埠師範學院禮堂與教室的位置;阿瑞老師通過繁雜的歷史資料和當代文獻信息,梳理出與坪石有關的中國十多位院士,因此在坪石老街規劃中設立“院士紀念園”就很有意義(圖19);自殺成仁的建工繫系主任衛梓松先生肖像照片的發現,讓紀念柱的設計不再有遺憾;1940年嶺南大學校報對嶺南大學農學院在坪石靈石壩村開基報道的發現,為嶺南大學農學院紀念地的選址提供了依據;通過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先生拍攝的理學院數學天文系教師鄒儀新女士在坪石塘口村天文臺的工作照片(圖17、圖18),發現了天文臺的建築遺蹟(圖16),結合虞炳烈先生的設計圖紙,為塘口村理學院紀念地增添了一個具有科學意義的場所;通過發動當地村民,在進行口述史的收集過程中,發現新村入口山腰處的國立中山大學無名師生墓(圖20)。這樣的激動和興奮在這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內不斷出現,讓原本看起來已經破敗不堪的建築遺蹟、荒郊野嶺逐漸在我們的視線中鮮活生動起來,振奮人心的故事幾乎無處不在,抗戰時期華南教育在坪石堅守辦學的場景歷歷在目。最近又新發現盧鶴紱先生回國後1942年撰寫的《重原子核內之潛能及其應用》一文即誕生於塘口村,使坪石成為了中國核能理論的啟蒙之地。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對研學基地規劃設計的影響無疑是決定性的,這項工作至今一直仍然在持續不斷地進行著。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15:塘口村理學院天文臺設計南北剖面圖,虞炳烈(來源:省“三師”專業志願者)。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16:塘口村理學院天文臺遺址航拍(來源:廣東省文物考古所)。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17:塘口村理學院天文臺復原推斷圖(來源:作者自繪)。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18:鄒儀新女士在坪石中大天文臺記錄測量數據,李約瑟攝(來源:省“三師”專業志願者)。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19:華南教育歷史坪石研學基地坪石老街辦學紀念園之院士園效果圖(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20:無名師生墓園(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二、“行萬里路”

  要對每個辦學地的現狀場地情況有細緻的瞭解,現場查勘必不可少。設計團隊多次到坪石當地進行現場調查、測繪和走訪,鑑於歷史研究的嚴謹性,將歷史圖紙、地圖與現場進行一次次認真的比對考證,力求歷史信息能在規劃設計中得到準確表達。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21: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老街國立中山大學校本部辦學紀念地規劃總平面圖,其中,13為朱德故居;16為三界廟遺址(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22: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三星坪“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辦學紀地規劃總平面圖(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23: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三星坪“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辦學紀地效果圖(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24: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三星坪碼頭大樹歷史圖(來源:省“三師”專業志願者)。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25: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三星坪“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辦學紀地碼頭效果圖(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在調查過程中,不僅僅考慮歷史的角度,也會從場地的現狀實際條件出發,去進行合理的功能佈局。比如將2008年坪石老街航拍圖與歷史地圖、老街現狀進行比對,確定“三界廟”位置和朱德故居遺址(圖21);通過對武江特殊水文情況的瞭解,在三星坪工學院辦學紀念地的設計,採用地面抬高的幹闌式處理,以應對每年的季節性洪水上漲(圖22、圖23);通過現場勘察,在歷史信息還不是很完整清晰的情況下,提出對許崇清故居進行現狀遺址保護展示而不是盲目復建故居,但對過往視頻的研究,在視覺信息完整的前提下,提出複種古碼頭大樟樹的建議,以呈現古碼頭給人的強烈場所記憶(圖24、圖25);對武陽司村的多次現場走訪,確定了王亞南先生的故居所在(圖26),將老街、古碼頭、以及中山大學修建的炮樓(圖27)通過遊線串聯起來,並在武水河對面的山坡上發現一處眺望全村的風景絕佳之地,後經證實,此處下到河灘確實也有一處古碼頭;對文學院及其周邊場地勘察後,將武水河邊洗衣碼頭附近的荒廢雜草地,結合現狀地形條件,設置詩書園以豐富文學院的紀念場所,改善提升環境品質(圖28、圖29)。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26:武陽司村國立中山大學法學院研學基地暨《資本論》研學課堂規劃總平面圖(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27:武陽司村國立中山大學法學院研學基地炮樓修繕與利用效果圖(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28: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鐵嶺“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遺址航拍圖(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29: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鐵嶺“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辦學紀念地詩書園(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三、“少擾民,多添彩”

  研學基地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辦學紀念地(園)。與一般城市廣場項目不同,辦學紀念地(園)的設計不是為了營造一個材質精美、空間複雜的場所,相反應該是在尊重歷史遺蹟的基礎上,除了必要的安全性和紀念性考慮,儘可能不對原有場地進行過多的干預,以保護辦學地原有風貌為基礎,以優化提升居民生活環境、滿足研學活動需求為目的。項目中,坪石老街上的定友圖書館(所圖30、圖31)、紅磚房小劇院設計(圖32、圖33)都是建立在保持傳統風貌的基礎上對現有荒廢舊建築重新改造,活化利用。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30:坪石老街定友圖書館選址(來源:省“三師”專業志願者)。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31:坪石老街定友圖書館改造設計軸側圖(來源:作者團隊繪製)。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32:坪石老街紅磚房——小劇院選址(來源:省“三師”專業志願者)。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33:坪石老街小劇院改造設計效果圖。

  四、“多方配合、無縫銜接”

  與其他設計團隊以及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學者的緊密配合,順暢地溝通交流和無縫銜接,使得近兩個月的高強度密集方案設計工作得以保證進度。我們得到了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省文物考古所和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等各方力量的支持,受到了阿瑞、曾憲川、杜黎宏、曹勁、田中、何昆亮等省“三師”專業志願者(圖34-36)的鼓勵和大力配合,省政府、省自然資源廳、省文旅廳、省住建廳、省水利廳、省教育廳及地方各級政府部門(圖37)都給予了儘可能的幫助,這是我們設計得以快速深入的重要緣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坪石人、樂昌退休教師何昆亮老師,完全是自發的坪石歷史研究者,正是他對當地歷史的熟悉、對華南教育歷史研究的熱心,使得很多歷史文獻檔案的深入調查和現場認定工作得以迅速開展。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34:與廣東省建築設計院團隊討論方案(來源:省“三師”專業志願者)。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35:與各省廳單位在省文物考古所交流(來源:作者團隊攝)。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36:省“三師”專業志願者團隊在坪石開展活動(來源:省“三師”專業志願者)。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37:與地方政府部門交流(來源:作者團隊攝)。


  五、“場地整理、提前展示”

  由於建築工程建設的行業規範性,工程全面落地需要有申報、審批及建設等流程和時間。在此之前,可以充分利用現狀條件,同時進行舊建築及周邊環境整理。另外,發揮展板的優勢,結合室內外多樣化展陳手段,快速營造出可提供多樣化參觀及研學活動的場所,滿足展覽、教學、研討、紀念儀式等需求。坪石研學基地在建設全面啟動前,省“三師”專業志願者、各級政府部門以及廣大群眾密切合作,通過場地整理(圖40、41),在幾個重要節慶假日就已經策劃開展進行了豐富的研學活動,旅行社、博物館也開闢多條相關遊線、組織各種研學活動,各級高校、中小學生廣泛參與,許多校友們自發參團或自駕遊,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反響,在廣東省乃至全國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獲得了較好的關注度,抗戰時期的華南教育歷史再一次走入人們的視線。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40:省“三師”專業志願者和地方部門對研學點進行場地整理(來源:作者團隊攝)。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41:坪石各研學點的場地整理(來源:作者團隊攝)。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42:坪石各種研學活動的開展(來源:作者團隊整理)。

  六、“群眾參與”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動群眾。群眾的主動參與和配合是項目能否成功的決定因素。許許多多抗戰時期華南教育在坪石辦學的故事,雖不見文字記載,但都是群眾代代口述傳播下來的。這其中既有坪石當地的老百姓,也有當年在此地教書和學習的老師、校友及其後人,他們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口述歷史資料(圖38)。無論是歷史信息資料的提供,還是歷史實物的捐贈、場地和建築的整理和借用(圖39、43、44),正是群眾的積極投入和無私奉獻,使得研學基地的建設和研學活動的快速開展成為可能。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38:訪談村民現場調研圖,淺綠衣者為何昆亮老師(來源:作者團隊攝)。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39:省“三師”專業志願者與當地義工共同安裝“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立牌(來源:省“三師”專業志願者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43:抗戰華南教育歷史親歷者——坪石三星坪朱蘭修老人(來源:作者團隊攝)。

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坪石)設計回顧

圖44: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院長陳宗南故居,由朱蘭修老人將自宅借用出來作研學展陳室(來源:作者團隊攝)。

  此次對“華南教育歷史坪石研學基地”規劃設計和建設的全程參與,我們設計團隊不僅鍛鍊了專業技能,更是一次重要的“知史愛國”、“知史愛校”的教育經歷,收穫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歷史不應該被忘記,也不會被忘記!我們將不忘初心,繼續為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的建設努力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