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願每個家庭都養著一隻‘龍貓’


祝願每個家庭都養著一隻‘龍貓’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龍貓》,被稱作治癒系電影中的經典,不論小孩還是大人,在電影中都能找到心靈共鳴。

因為,在現代社會,不論小孩還是大人,都需要治癒。

國家教育體系的完善培養了越來越多的人才,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城市定居和生活。

在集聚效益的推動下,中國超千萬人口的城市已經達到16個,其中人口最多的重慶市是3101.79萬。

如此多的人生活在一個城市,造成了空前的生存壓力。

人的勞動是推動城市發展的動力,這就造成一個現象,總是人先進來,把城市建設得更大,然後是更多的人湧進來。

人的流動性永遠快於城市的發展,資源的相對短缺,幾乎是必然的。

就像在沙灘上挖了一個坑,隨著坑的增大涌入更多的海水,這個坑永遠不夠大,除非它大成另一片海。

許多城市於是放下水閘,讓海水有選擇地進入,既是對城市壓力的緩解,也是對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的壓力的緩解。

於是人們紛紛加快自己的步伐,無時無刻不處於壓力和競爭之中,這種壓力自然地被無意或有意的傳遞到孩子身上。

於是各種課外輔導被提前,學前教育被提前,胎教被提前。一個孩子還未來到世上,已經有一沓厚厚的習題集在等著他解答。

《龍貓》里美麗的田園風光,淳樸的人情事物,肆意奔跑的玩耍和充滿神奇幻想的童年,在孩子的世界裡,都消失了。

孩子是大自然的精靈,他們應該在小河流淌,野花爛漫,蝴蝶飛舞的田野裡放飛自己,找到生活在森林裡的同類,他們有共同語言。

家應該是草壁一家的樣子,母親教給孩子溫柔和善良讓他們更懂事,父親帶給孩子剛強和勇敢讓他們充滿勇氣,更重要的,還要有一隻軟萌的龍貓,陪伴孩子成長。

在夜晚下雨的田野邊,等待公交車的時候,龍貓是他們的保護神,驅走黑暗和恐懼。

在種下希望的橡樹種子,進入夢鄉的時候,龍貓是他們的魔法師,幫助幼苗成長。

在妹妹走丟,無助地奔跑在田間小路上的時候,龍貓是他們的公交車,乘著風找到妹妹。

在婆婆家的寶地裡品嚐過甜脆的黃瓜,親自掰下一個玉米的時候,龍貓公交車的下一站是醫院,讓妹妹悄悄地把飽含著愛的玉米,放在媽媽的窗臺。

當姐妹倆坐在鬆軟的龍貓公交車裡,唱著歌,歡快地飛馳在回家的路上的時候,內心被碰觸無數次的溫暖,終於徹底爆發。

如果想讓孩子優秀,請先教會他愛。

讓他在各種學習之餘,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去做在大人看來毫無意義的事,隨他自己去耍。請讓他們長大以後,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可以不斷去回憶。

世界上沒有毫無意義的事情,任何事情做到極致,都是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