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號線和16號線同步開通,杭州地鐵建設正在全面發力彌補短板

5號線和16號線同步開通,杭州地鐵建設正在全面發力彌補短板

山川網:新一線城市,是過去十年間中國二線城市中佼佼者的代名詞。而杭州,又是過去幾年間中國新一線城市中的黑馬城市。

2019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萬,達到1036.0萬人,比2018年末淨增55.4萬人。這也是杭州首次超越深圳,拿下了全國城市人口增量第一的桂冠。

而伴隨著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和人口吸引力的不斷增強,杭州市過去長期以來在城市基礎建設上的短板問題,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關注。特別是在城市常住人口總量突破千萬之後,日益擁堵的交通壓力對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需求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截至2019年末時,杭州市地鐵運營里程為一百餘公里,遠遠低於同期南京、武漢、成都等經濟規模相近的省會城市。不過這一情況伴隨著4月23日杭州地鐵5號線和16號線的同步開通,得到了十分顯著的緩解。

至此,杭州地鐵已開通1號線、2號線、4號線、5號線和16號線共5條地鐵線路,運營線路總里程達206公里。


杭州地鐵5號線

5號線和16號線同步開通,杭州地鐵建設正在全面發力彌補短板

杭州地鐵5號線,是杭州地鐵第4條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於2019年6月24日開通首通段,2020年4月23日開通後通段,線路標誌色為青色。

截至2020年4月23日,杭州地鐵5號線起自餘杭區金星站,止於蕭山區姑娘橋站,沿線經過了餘杭區、西湖區、拱墅區、下城區、上城區、濱江區、蕭山區7座城區,大致呈Z字型走向。

截至2020年4月23日,杭州地鐵5號線全長約56.21公里,共開通37個車站;採用4動2拖6輛編組的AH型車。

此前5號線首通段通車後,杭州地鐵運營里程增加到135.3公里,地鐵線網首次覆蓋拱墅區上塘、拱宸橋、小河、和睦、祥符,西湖區蔣村及餘杭區五常、倉前區塊,人口密集的杭州城北區域地鐵“空白”歷史畫上了句號。

而伴隨著4月23日5號線後通段的通車運營,更是成功幫助杭州地鐵運行總里程一舉突破200公里。


杭州地鐵16號線

5號線和16號線同步開通,杭州地鐵建設正在全面發力彌補短板

杭州地鐵16號線,工程名為“杭州至臨安城際鐵路”,是杭州地鐵第5條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於2016年1月04日開工建設,於2020年4月23日開通運營 ,標誌色為淺橙色。

杭州地鐵16號線,東起餘杭區老餘杭未來科技城的綠汀路站,經未來科技城、老餘杭組團、青山湖科技城、臨安市區,西達臨安區臨安市區錦城街道的九州街站。

截至2020年4月,杭州地鐵16號線全長35千米;其中高架線長14.8千米,地下線長20.2千米,共設12座車站,其中高架站4座,地下站8座;列車採用4節編組B型列車。

杭州地鐵16號線作為杭州都市圈城際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實現臨安與杭州主城交通一體化,為臨安區融入大杭州、接軌長三角、滿足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可促進杭州區域交通城市化、城市交通區域化,不斷鞏固、提升杭州在長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完善浙江省區域空間佈局。

事實上,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線路規劃之中,基本遵循著先主城區,後近郊、再遠郊,最後連接周邊衛星城的原則。不過在實際的規劃與建設之中,不同城市的具體操作方式也不盡相同。

由於杭州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起步相對較晚,而目標任務又相對較重,目前基本上是以城區線、近郊線、遠郊線同步建設的方式在進行鋪展。


杭州城市軌道交通當前現狀

5號線和16號線同步開通,杭州地鐵建設正在全面發力彌補短板

杭州地鐵首條線路杭州地鐵1號線於2012年11月24日正式開通,使杭州成為華東地區第四個(繼上海、南京、蘇州之後)、浙江省首個開通地鐵的城市,杭州地鐵1號線也是浙江省第一條地鐵線路。

截至2019年6月,杭州地鐵運營線路共5條,分別為杭州地鐵1號線、杭州地鐵2號線、杭州地鐵4號線、杭州地鐵5號線、杭州地鐵16號線,共設車站90座(換乘站不重複統計),換乘車站6座。截至2020年4月,運營里程共計206千米。

為什麼近幾年來杭州市正在全力加速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建設?這裡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截至最新,與杭州市經濟規模處於同一級別的幾個省會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情況——

南京地鐵:首條線路於2005年5月15日正式開通。截至2019年12月,南京地鐵已開通運營線路共有10條,包括1、2、3、4、10、S1、S3、S7、S8及S9號線,均採用地鐵系統,共174座車站(換乘站重複計算),地鐵線路總長378千米,線路總長居中國第4、世界第5位。

截至2020年3月,地鐵1號線北延、地鐵2號線西延、5號線、6號線、7號線、S4號線滁州段、S6號線、S8號線南延、9號線一期正在建設中;3號線三期、4號線二期、10號線二期、11號線一期已進入前期準備階段,將於2021年底前陸續開工建設。

武漢地鐵

:首條線路於2004年7月28日開通運營。截至2019年11月,武漢地鐵運營線路共9條,包括1號線、2號線(含機場線、2號線南延線)、3號線、4號線(含蔡甸線)、6號線、7號線(含紙坊線)、8號線、11號線、陽邏線,總運營里程339千米,車站總數228座,線路長度居中國第5、中西部第1。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第四期建設規劃批覆,至2024年,武漢將建成12號線等項目,形成共14條線路、總長606千米的地鐵網。

成都地鐵:首條線路於2010年9月27日正式開通。截至2019年12月,成都地鐵共開通7條線路,線路總長302.285千米,均採用地鐵系統,共計207座車站投入運營(換乘站不重複計算),18座換乘站。

截至2020年3月,成都地鐵在建線路共有8條(成都地鐵6號線一二三期、成都地鐵8號線一期、成都地鐵9號線一期、成都地鐵10號線三期、成都地鐵13號線一期、成都地鐵17號線一二期、成都地鐵18號線一二三期、成都地鐵19號線二期),共計里程332.143千米。

對比之後我們可以清楚發現,地鐵運營總里程突破200公里,對於杭州而言固然可喜可賀,但仍舊只能算作是階段性的“小成就”。在未來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道理上,杭州市任重而道遠。

拋開遠期規劃,單單從中短期來看,在運營鐵路總里程再翻一番至突破400公里,才是杭州市坐穩新一線強市應有的城市軌道交通網規模。


杭州城市軌道交通長期規劃

5號線和16號線同步開通,杭州地鐵建設正在全面發力彌補短板

依據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2025年線網由10條線組成,總長度約423.5公里,共設車站228座,其中換乘站39座;遠景線網由14條線路組成,總長度642.2公里,共設車站310座,其中換乘站82座。

預測2025年,杭州市公共交通佔全方式出行量比例為40%,軌道交通佔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為30%。

2015年9月14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了《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規劃顯示,2017~2022年,建設10個項目,總長度 196.1公里。到2022年,形成10條線路、總長387.8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為了給2022年杭州亞運會提供更好的支撐和保障,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杭州已啟動‘5433’工程,其中將在2022年前新建400公里軌道交通。

2022年前,杭州將形成“10條軌道普線+1條軌道快線+2條市域線”共計13條線路的城市軌道交通骨幹網絡,總長度達516公里的軌道交通將實現十城區全覆蓋。

那麼按照這一時間規劃,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內,杭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速度還要進一步提速,這樣才有可能在2022年前達到預定的建設目標,同時也是追平國內頭部新一線城市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平均水平。

我們期待著杭州市在彌補自身城市基建短板的過程中,帶動更多周邊城市經濟板塊發展,特別是進一步與周邊城市增強聯繫,最終使得長三角城市群的綜合實力再上層樓。

截至目前,長三角已有上海、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合肥、溫州、無錫、徐州、常州等十座城市擁有城市軌道系統,佔比城市群成員總量四分之一左右。而根據所有成員城市的經濟規模推算,未來長三角城市群內擁有城市軌道系統的城市有望達到總量的一半。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中國新一輪大基建時代的到來,必將是杭州市和眾多長三角經濟潛力城市,在接下來快速彌補城市基建短板的最佳時機。

所謂全面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顯然並不侷限於高速鐵路這一種軌道形式。密如蛛網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更是“軌道上的長三角”重要的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