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浪,到西部世界


現在正經人誰還寫文章???


<>

從後浪,到西部世界


沒看那個視頻,現在對於雞湯類的基本上略過。遙記得當年出來實習,主管還會微笑著問,90後啊?


上學的時候還是灌了不少雞湯的,陳安之,俞敏洪,李開復...還有羅永浩,當然老羅的主要是聽相聲。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起起伏伏,到現在做電商直播,多少有點無奈,但能賺錢!很多大佬的低谷,其實也還是大多數普通人無法企及的巔峰。

很小的時候,回老家還是黃泥巴路,一下雨就坑坑窪窪。那時最大的快樂是幾個小夥伴一起,挨家挨戶去撈蜂窩。趁著沒人,一通翻牆爬屋掃蕩個遍。拿回去讓外公炒上一碗,那美味真是童年的味道。


後來有段時間家裡特別拮据,讓我把一本期刊給停了,不給買,好像是漫畫大王,或者幽默故事什麼的。那一刻感覺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再有一陣子連著吃了好幾頓白菜,那時就想,今後怕是再也不想吃了……即使這樣,童年也和周邊同齡的差不多,甚至可能還更好些。家裡很早就買了電視,晚上很多人會聚到一起。後來DVD, 小霸王遊戲機都有。


童年的經歷就像一粒粒種子,會慢慢植入思維的深處。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之後的各種選擇。 現在想來,中西部山區的孩子和大部分發達地區比起來,還真不只是努力不努力的差距。更像是慢了5年10年的社會發展變遷。


除去教育程度和經濟能力,對於認知,格局這些大而空泛的東西,影響更是無限的。現在創業過程中一切逐漸向好,但肯定還是缺了些東西。當然也沒有太執著於改變了。劣勢想變成優勢很難,專注於更好的發揮優勢倒是不錯。


<>

從後浪,到西部世界

昨天剛把第三季看完,這幾年都比較偏向於科幻劇了,加上HBO的大尺度,你懂的。在天馬行空的世界裡,所謂的真假善惡就不那麼重要了。


人類自己寫的機器人覺醒故事,到了第三季。Dolores犧牲自我,只為自由,為了機器的自由同時也為了人類的意志自由。看看近期的新冠,以老美的表現,這何嘗不是他們的主流價值觀呢。不自由,毋寧XXX。


至於選擇。想起那時剛畢業沒多久,還在崗廈住著集體宿舍,為了兩千多的工資努力著。處理完一個難纏的巴基斯坦客人Asif的退貨。送他出去的時候,Asif說: Allen, why don’t you start your own business? 下了樓在路邊報刊亭,他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買了一本喬布斯傳給我。去機場的路上也聊了很多,但是隻記得那個Why和這本書了。


那一年喬布斯去世,Asif是個果粉,手機平板筆記本全是Apple。找了個上海妻子,因為宗教信仰他說只是精神上的,那年他好像62。


雖然不信佛,現在倒是很佛系。但行好事,不問前程。不管前浪後浪,想來周遊世界怕沒那麼容易,但至少咱還去布達拉宮朝過聖,富士山上拜過仙呢。

從後浪,到西部世界


從後浪,到西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