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米黃蔡,名家輩出——淺談五代和宋金時期書法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五代由於戰亂,書法發展不大,書法名家有楊凝式。

蘇米黃蔡,名家輩出——淺談五代和宋金時期書法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楊凝式草書《夏熱帖》

楊凝式(873-954),字景度,號虛白,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唐末五代時期書法家。官至宰相、太子太保,世稱“楊少師”。楊凝式的書法初學歐陽詢、顏真卿,後又學習王羲之、王獻之,一變唐法,用筆奔放奇逸。無論布白,還是結體,都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書法歷史上歷來被視為承唐啟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都深受其影響。其代表作有《韭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熱帖》等。《韭花帖》是他流傳於世的代表作,是用行書書寫的信禮。內容是敘述午睡醒來,恰逢有人饋贈韭花,非常可口,遂執筆以表示謝意。此帖的字體介於行書和楷書之間,布白舒朗,清秀灑脫,深得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筆意。而《盧鴻草堂十志圖跋》則深得顏真卿《祭侄稿》的的神髓,錯落有致、氣勢開張,古樸雄渾之氣撲面而來。狂草《神仙起居法》和《夏熱帖》則更加恣肆縱橫,變化多端,點化狼藉,線條扭曲不安,一股對時局不平的鬱悒之氣躍然紙上。《神仙起居法》在草書中,時時夾入一些行書,後人稱為“雨夾雪”。

蘇米黃蔡,名家輩出——淺談五代和宋金時期書法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楊凝式草書《神仙起居法》卷

宋朝的統一,為書法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而制筆、墨和造紙技術進一步提高,為書法繪畫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質條件。宋代帖學大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書法的發展。著名書法家以帝王為代表,太宗、徽宗、孝宗、高宗皆好書法;北宋書法“四大家”有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其書風雖有“尚法”與“尚意”之分,但總的趨勢是創新,清雅雄健、自由奔放;南宋書法家及代表作有岳飛的《出師表》等。北宋時期的書體局於院體,自蘇黃米蔡後,書法別開生面,為之一變,但漢魏以來的醇古之風大減。宋代書法多出於簡札,少見於碑版。

蘇米黃蔡,名家輩出——淺談五代和宋金時期書法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范仲淹行書《二札帖》

宋代書法著作最重要的為《宣和書譜》。它是中國北宋宋徽宗宣和年間由官方主持編撰的宮廷所藏書法作品的書法書目。全書20卷,著錄宣和時御府所藏曆代法書墨跡,包括197人的1344件作品,按帝王及書體分類設卷 。每種書體前有敘論,述及各種書體的淵源和發展,依次為書法家小傳、評論,最後列御府所藏作品目錄。體例精善,評論精審,資料豐富。

蘇米黃蔡,名家輩出——淺談五代和宋金時期書法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李建中行書《貴宅帖》

宋代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歷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蘇軾擅長畫墨竹,且繪畫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託,反對形似,反對程序的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而且明確地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對以後“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圖卷》、《瀟湘竹石圖卷》等。

蘇米黃蔡,名家輩出——淺談五代和宋金時期書法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蘇軾行書《黃州寒食詩》

宋代書法家蔡襄(1012-1067),字君饃,興化仙遊(今福建福州)人,官至樞密直學士知泉州和福州、端明殿學士知杭州,贈吏部侍郎,諡忠惠。他書法先後法“二王”、顏真卿、楊凝式等人,蝌蚪文、篆籀、隸、楷、行、草、飛白、章草和狂草,無不精妙,其中尤以行書最精。蘇東坡稱蔡襄的書法為“本朝第一”。蔡襄傳世墨跡有《自書詩帖》、《謝賜御書詩》,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跡多種,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及鼓山靈源洞楷書“忘歸石、”“國師巖”等珍品。其中《自書詩》卷,收其皇祐三年(1051)所撰詩11首,是他中年時期的書法代表作,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此捲紙本、行草書,縱28.2釐米,橫221.2釐米。卷後有蔡伸、王文治題銘,楊時、張正民、胡粹中等多人題跋。鈐有賈似道諸藏印,如“賈似道圖書子子孫孫永寶之”,清梁清標、嘉慶帝諸收藏印璽。此卷在書畫著作《珊瑚網書跋》、《吳氏書畫記》和《石渠寶笈·三編》等書中有著錄。

蘇米黃蔡,名家輩出——淺談五代和宋金時期書法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行書《蔡襄自書詩》卷

宋代書法家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官至吏部員外郎。他書法初學周越,後師王羲之、虞世南、顏真卿、楊凝式等人,擅行書和草書,楷書亦自成一家,是“尚意”書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書法作品主要有《嬰香方》、《王長者墓誌稿》、《瀘南詩老史翊正墓誌稿》、《蘇軾黃州寒食詩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風閣詩帖》、《李白憶舊遊詩卷》、《諸上座帖》、《伯夷叔齊墓碑》、《狄梁公碑》、《遊青原山詩》、《龍王廟記》、《題中興頌後》、《經伏波神祠詩》、《狄梁公碑》、《書贈李方叔真跡卷》、《荊州帖》等。其中,他的草書傳世代表作之一《諸上座》卷,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此捲紙本,大草書,縱33釐米,橫729.5釐米,筆勢飄動雋逸,為稀世傑作,是作者為友人李任道書寫。署款“山谷老人書”,鈐蓋“山谷道人印”。卷後有明吳寬、清梁清標跋,鈐有眾多收藏印,如“內府書印”、“華夏”、“孫承澤印”,清乾隆、嘉慶和宣統內府諸藏印。此卷《清河書畫舫》、《式古堂書畫匯考》和《石渠寶笈》等有著錄。

蘇米黃蔡,名家輩出——淺談五代和宋金時期書法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黃庭堅草書《諸上座帖》

宋代畫家、書法家和文物鑑藏家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號海嶽外史、襄陽漫士,又號鹿門居士、中嶽外史、淨名庵主等,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曾任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後知淮陽軍等。他擅長水墨山水,自成一家,為米法山水創始人。他精於鑑定,富於收藏,著有《書史》和《畫史》各2卷。米芾書法師法“二王”,善臨倣,形神俱佳,以繼承古法而享盛名,能書真、草、隸、篆、行,尤以行書和草書見長。他的主要作品有《研山銘》、《蜀素帖》、《虹縣詩卷》、《多景樓詩冊》、《苕溪詩》等。其中,他的行書傳世名作《苕溪詩》卷,紙本、行書,通篇一氣呵成,縱30.3釐米,橫189.5釐米。卷後有米芾之子米友仁跋,還有明李東陽題。此卷鈐有眾多鑑藏印,如宋“睿思殿印”、元“鮮于”、明項元汴、清梁清標鑑藏印,清乾隆、嘉慶和宣統內府藏印。著錄此卷的書較多,如《珊瑚網書跋》、《式古堂書畫匯考》和《石渠寶笈》等。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溥儀出宮時將此卷攜走,後失落民間,使其受到少許損壞。1964年,故宮博物院收藏此卷後,根據維修文物的原則,對有依據的殘損字予以補齊,已無所據者仍從缺,以免損害它的價值。

蘇米黃蔡,名家輩出——淺談五代和宋金時期書法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米芾行書《苕溪詩》卷

五代、宋、金傳世的書法珍品,在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和遼寧省博物館等都有收藏。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傳世書法如:五代書法家楊凝式《神仙起居法帖》卷,紙本、草書,縱27釐米,橫21.2釐米。宋代書法家李建中《同年帖》頁,信札墨跡,原為《六帖》卷之一,紙本、行書,縱31.3釐米,橫41.4釐米。宋代林逋《自書詩》卷,紙本、行書,縱32釐米,橫302.6釐米。宋代政治家、書法家范仲淹《道服贊》卷,紙本、楷書,縱34.8釐米,橫47.9釐米。宋代書法家吳說《門內帖》頁,紙本、行書,縱25.2釐米,橫45.4釐米,原為《宋代法書》冊之一。宋代書法家吳琚《詩帖》冊,紙本、行書,共19頁,尺寸不一,縱23-26釐米,橫11-24釐米,有缺頁。南宋文天祥《宏齋帖》卷,紙本、草書,縱29.2釐米,橫149.9釐米。金代書法家趙秉文《題昭陵六駿圖》卷,是為金宮廷畫家趙霖所畫《昭陵六駿圖》的題跋,紙本、行書,縱51.4釐米,橫205.2釐米。

蘇米黃蔡,名家輩出——淺談五代和宋金時期書法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文天祥行書《上宏齋帖》卷

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傳世書法如:北宋著名史學家、書法家司馬光《寧州帖》頁,為手札、紙本、楷書,縱32.7釐米,橫57.6釐米。宋代政治家、書法家王安石《楞嚴經旨要》卷,紙本、楷書,縱29.9釐米,橫119釐米。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蘇軾《祭黃幾道文》卷,紙本、行楷書,縱31.6釐米,橫121.7釐米。

蘇米黃蔡,名家輩出——淺談五代和宋金時期書法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蘇軾行楷書《祭黃幾道文》

遼寧博物館收藏的傳世法書如:宋徽宗、書法家趙佶《草書千字文》卷,紙本、草書(狂草),縱31.5釐米,橫1172釐米。此卷為描金雲龍箋,無一接縫,反映了宋代高超的造紙技術。宋高宗、書法家趙構《洛神賦》卷,絹本、草書,縱27.3釐米,橫277.8釐米。南宋詩人、書法家陸游《自書詩》卷,紙本、行書,縱31釐米,橫701釐米。南宋書法家張即之《杜詩》卷,紙本、楷書,縱34.6釐米,橫128.7釐米,書寫杜甫七律詩2首。

蘇米黃蔡,名家輩出——淺談五代和宋金時期書法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圖片來源於網絡、故宮博物院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絡、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