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梳妝的銅鏡,是如何成為承載親情、愛情、友情的“小船”

“夫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

唐太宗的銅鏡便是魏徵,而我們如今的鏡子,多數是玻璃的,不用時放在那裡也就是個擺設,而古時候的鏡子,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鏡子,除了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外,還閃爍著無窮無盡的藝術魅力。

古時候,人們不會製造玻璃,所以玻璃鏡子是什麼東西,在他們的心中就是一個謎。當時,人們發現青銅可以看清物體的影像,於是銅鏡就開始流行了,它雖沒有現代的玻璃鏡子照出來的人物形象明亮清晰,可是它外形美觀,銘文古奧,圖形華麗,所以它便成了古代青銅遺產中的藝術瑰寶。看到了它,方能體會得到古人的審美情懷。

用以梳妝的銅鏡,是如何成為承載親情、愛情、友情的“小船”

因此,如今的鏡子已經不再是當你年的銅鏡,古銅鏡它們已經突破了原有的正衣冠的功能,在古人的親情、愛情和友情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什麼這麼說呢?銅鏡又有著怎樣的發展歷史呢?

一、銅鏡的悠悠過往

01. 原始社會的銅鏡,自帶傳說氣息

在西方的童話裡,巫婆的魔鏡是帶有魔性的。在我們東方几千年的神話裡,銅鏡也是有仙氣兒的。說起這個銅鏡,它的起源可以說是久遠的。據文獻中記載,玉帝與王母在王屋山相見鑄造了十二面鏡子,按照十二個月份使用,這便是鏡子的來龍去脈。還有傳說這是堯帝的一位大臣尹壽所鑄的銅鏡,可照人間妖魔鬼怪。傳說總是沒有說服力的,可是我們也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畢竟,人們發掘了不同時代的銅鏡出土文物。

用以梳妝的銅鏡,是如何成為承載親情、愛情、友情的“小船”

02. 先秦至兩漢的銅鏡:發展迅猛且廣泛應用於社會各個領域

愛美之心之心人皆有之,麵包有了人們便會去追求精神食糧,酒足飯飽之後愛美的心思便油然而生,於是鏡子也應運而生了。最早的"鏡子",人們從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得到了啟示,發現水中有月亮影子,於是他們把水放進一個容器中,利用平靜的水面映出人的影像。這個盛水的容器被稱為鑑。

戰國的中晚期,隨著青銅冶造技術的提高,銅鏡發展起來。漢代銅鏡區別於先秦的,多是圓形的,到西漢後期出現了方形、鐘形鏡。鏡紐以半球形為主。

由於青銅器製作成本比較高,所以到了兩漢時代,青銅製品逐漸被鐵器、漆器取代, 但青銅器鑄造業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繼續在努力,抗壓能力最強的還當是日常用具銅鏡, 銅鏡鑄造業成為手工業中的重要部門。如果說戰國時代銅鏡在南方的楚國最發達的話, 那麼到了兩漢時代在黃河流域的墓葬裡也常常可以見到銅鏡

用以梳妝的銅鏡,是如何成為承載親情、愛情、友情的“小船”

03. 唐代:銅鏡迎來“高光時刻”

舊時王謝唐銅鏡,飛入尋常百姓家,銅鏡就像一個寄生蟲,也喜歡選擇好的歸宿。它發現唐朝,既可以過清靜安穩的日子,又可以提升自己,於是,在唐朝時銅鏡的發展空間是很大的

。而唐代也是一個潛力股,無論是製作工藝還是藝術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改進與創新,為了銅鏡的美好未來,他們從多方面入手。

  • 在工藝上,人們發現銅鏡質量是好,但是沒有光澤,但是要在銅中加入錫,則會光線明亮。於是,銅鏡的材質主要是以銅合金為主。
  • 在形狀上,唐朝人的審美觀點比較獨特,在唐人的眼裡,圓形已經不能滿足得了他們的欣賞水平,於是製造者根據大自然中的事物形象設計出來不同形狀的鏡子,比如蘋果形、葵花形、月牙形等多種多樣的。
  • 在紋路上,曾經的鏡子都是比較古板的,而且多是圓形的,沒有什麼新奇感,可是,唐鏡從不走尋常路,擁有的是實力,展現出來的是美麗,小小的銅鏡,紋路上注入的都是新鮮血液,彰顯的是俏皮可愛,纏枝花紋,連理相依,二龍紋,戲珠神靈,就這樣,唐朝用豐富的想象力驅走了頑固不化。
  • 在使用率上,無論是宮廷苑囿,還是黎民百姓家中,都少不了一面銅鏡。
用以梳妝的銅鏡,是如何成為承載親情、愛情、友情的“小船”

04. 宋至清:銅鏡開始深入尋常百姓家,商業化氣息加重

磨剪子嘞,戧菜刀……”上個世紀的吆喝聲是悠長的,但已經永遠的消逝了。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作為近代剪刀行裡面的兩大巨頭,他們的成功都離開刀具的鍛造術。別小看了這一個個小小的生活用品,卻在不同時期成就了不少人的夢想。

就像宋、明、清時期的銅鏡更加生活化和商業化。

宋朝的崇文抑武政策,讓世間充滿了和諧,平常人家也有了美的享受。唐代以前銅鏡只有上流社會人物才可以普遍的使用,銅鏡似乎成了地位的象徵。但是到了宋代,銅鏡已經成了家家必備品。為了方便使用,將銅鏡形狀設計的是各式各樣,而且還給銅鏡安裝了一個支架。

由於銅鏡越來越生活化,銅鏡業也越來越發達,在宋代時期,銅鏡也是有身份的鏡子了,各種老字號層出不窮。很多商家為了廣告宣傳會將自己的商號、生產地址刻於銅鏡上面。比如出現“湖州石家鍊銅照子”“湖州徐家”等銘文。

雖然宋代的銅鏡工藝上不夠精美,但是此時百姓生活富裕,銅鏡開始走向了生活化和商業化。總體來說,這一時期的銅鏡已經成了商品裡的精英,更加的實用化、生活化、市場化。

用以梳妝的銅鏡,是如何成為承載親情、愛情、友情的“小船”

二、小小銅鏡,照遍了人間情感

01.親情:銅鏡是家人們對逝者的祝願與對後代的期盼

走在古色古香的南方小巷裡,你會發現在老宅子門上,掛著面鏡子。這是什麼講究?據說鏡子,在風水學中,是陰寒之物,可以避邪。而鏡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反射,所以在很多地方,鏡子能阻擋厄運,掛在自家門前,就會將厄運阻擋在門外,給家庭帶來好運。

銅鏡在人們的心中,就是一個寶物,具有降妖除魔、破暗取明的功效,於是,人們迷信的以為它就是地獄的使者,當有人辭世時,就會給他陪葬一面鏡子,留著他到了陰曹地府時候使用。如漢代時期的霍光去世後,就在他的屍體上放了面鏡子,希望在陰間能給他送去光明,這足以見得古時候人們有將鏡子隨葬的習俗。

銅鏡上的圖案是有很多很多種的,而最具有生活氣息的要數幾個兒童嬉戲的圖案,這個紋飾有什麼寓意呢?原來是想體現的是家丁興旺兒孫滿堂的寓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延香續火成了祖祖輩輩們約定俗成的事情,所以,子嗣興旺的美好意願,在古時可以通過銅鏡體現出來。

用以梳妝的銅鏡,是如何成為承載親情、愛情、友情的“小船”

02.愛情:圓圓的銅鏡象徵愛情幸福美滿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戒指是定情的最好信物,而其他寄託相思與情感的東西也有很多,像折柳希望把你留住,紅豆系相思,銅鏡則有花好月圓之意。

“破鏡重圓”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見證。圓形在中國古代有圓滿、團圓之意,也象徵愛情婚姻的美滿。考古發掘中也曾見到夫妻合葬,墓中各持半面銅鏡的實例。隋代時,樂昌公主和丈夫徐德言在動盪不安的年代失散,於是她做了楊素的侍妾,後來丈夫徐德言,四處奔波長年在街頭賣鏡子,目的是找到妻子樂昌公主,他在鏡子背面寫下:“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後來,楊素得知,便成全了樂昌公主和徐德言,於是便有了“破鏡重圓”的傳說。

鏡子雖小,一方寸土卻寄託著無限的愛意,在漢代銅鏡中常見的“見日之光,長不相忘”、“大樂未央,長相思,願毋相忘”、“與天無極,與地相長,歡樂未央,長毋相忘”等銘文中,窺探到當時人們的愛情故事,以及寄託著百姓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和嚮往之情

用以梳妝的銅鏡,是如何成為承載親情、愛情、友情的“小船”

03.友情:政治上同僚互贈,加深情感

愛情是烈火,友情是影子,當火燃燒完了,你會發現你的周圍都是影子。友情這個朋友,就像你的影子,從未曾離開。而銅鏡在古時候,被人們賦予了眾多的社會功能,兼具美觀實用價值,是饋贈友人的最好禮品。而銅鏡作為禮物,人們互相饋贈下,友誼的小船從來沒翻過。

唐玄宗和他的群臣們就有相互贈送銅鏡的習慣。可以說,銅鏡雖然沒那麼貴重,卻贏得了眾多的鐵粉。無論是身份高貴還是卑微的人,都對銅鏡情有獨鍾。

用以梳妝的銅鏡,是如何成為承載親情、愛情、友情的“小船”


結語

一間屋子一面鏡子,似乎成了標配。古之銅鏡,成了凡人的鎮宅之寶。出門時,可以拿來照照,空閒時,又是擺設品,不用了,放在門口還能降魔除妖。

無論是大筆一揮的詩人 還是筆耕不輟的作家,都對富有靈性的銅鏡情有獨鍾,在他們的眼中,玻璃鏡子是透明無趣的,而帶有銅鏽綠的古鏡充滿的是神秘感。

銅鏡雖小,小的招人稀罕,小的實實在在,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藝術品,是愛情和友情的承載物,是人們多年以來永恆的精神食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