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思考:自我管理的五個維度


新年思考:自我管理的五個維度

2019年已經離開了。

這一年,尤其是下半年,身邊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內,過的都不是很開心。大家各有各的所失:失業,失戀,失婚,失身(劃掉)……我分析,大概因為2019年是豬年,所以豬(諸)事不順。

但我們終究還要向前看。站在2020年代的開頭,時局的變化快到令人不適。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曾經依賴的那些外力和機構,越來越難以讓人放心託付。

作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我一向推崇通過個體的思考和行動,來規避外界環境動盪帶來的負面後果。而出了校園、離開家庭,我們最應該也必須做好的,就是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統,對自己進行管理和規劃。

年底和朋友們約飯的過程中,我和大家探討了明年的發展規劃。我從和他們的討論中,找到了五個自我管理和精進發展的答案。這些答案肯定不會系統與全面,但希望視角有所創新,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


時間管理

作為一名個體戶,時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一直以來,我自己是一個時間管理比較糟糕的人,常常無法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產出效率不高,以及賺錢沒比上班時候多。

回顧以前在校園和職場的經歷,時間管理技能同樣重要。校園和職場通常設置整體計劃和時間節點提供參照系,又有教師或上級,用課程、考試、項目任務、考核來規劃推動團隊與個人的前進節奏。但同樣環境下,每個人的成就大不相同,除去智力、能力差異,每個人時間管理的水平差異,對最終的成就有重要的影響。

時間管理的技巧和工具,市面上有很多了。但大家通常忽略的,就是時間管理這件事,本質上是目標管理加行動管理。目標和行動的逐層分解,最終自然得到時間計劃。而渾渾噩噩虛度光陰,根本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及如何去實現。

因此,我們需要經常思考自己的短期、中期、長期目標,並給出相應的執行方案。在這個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具體工具和工作法。自上而下,逐層分解,是一種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

不要被工作和生活推著往前走,否則只會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節奏混亂。意外和麻煩會像打地鼠遊戲一樣冒出來,讓你疲於應付,一不小心還會敲到炸彈。


情緒管理

打地鼠敲到炸彈是難免的。炸一臉黑不算,還會讓人心情差。

現實中,當下的社會,人人都會鬧心情沮喪,但人人都不希望看到別人心情沮喪。生活已經很艱難了,誰也不喜歡你哭喪著臉。社會期待你奉獻積極正向的情緒。

情緒低落除了一些生理性的因素,大都可歸因於成就感的缺失(自我評級降低),和慾望的無法滿足(受挫)。而受挫和自我評價降低通常又是一個負向循環,會導致你的情緒和生活工作狀態螺旋式下降。

慾望是一把雙刃劍。前文中建議大家要有目標感,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太多人把目標簡單等同於金錢、物質和性這些物慾,又找不到實現的方案,最後心態失衡;另一些人屢屢受挫後心灰意冷,失去鬥志,陷入虛無和佛系,這都不是我提倡的、對待慾望的態度。

我個人的主張是:對慾望的管理,理想狀態是讓其處於小火慢燉的狀態,以激發個人的適度焦慮與鬥志,把受挫的痛苦化作前進的動力。無論慾火焚身還是無慾無求,極端的慾望狀態都是不好的。

再來看看針對負面情緒本身的解決方案。生理層面上,運動加曬太陽,對緩解人的負面情緒很有幫助。運動促進多巴胺分泌,曬太陽激發血清素分泌,都是從生理層面上緩解負面情緒的良藥。

而心理層面上,找點積極的興趣愛好,很有必要。所謂積極的興趣愛好,我有位朋友的定義是這樣的:第一是可以獨立完成,方便快捷地緩解壓力,所以打麻將打牌這種需要拉同伴的活動,是不算的;第二是有輸出,可以具備與他人交流的意義,最好存在社區社群可以交流成就,這樣會帶來附加的分享和社交快樂。

比如,寫文章,就是一種積極的興趣愛好。


職業管理

我以前講過很多次,職業生涯中企業與個體的關係。簡單說就是,企業不養人一輩子,大家早點為自己想後路。

如果你沒有幸運到在恰當時機進入一些風口上的行業和企業,靠股票期權實現一定程度上的財務自由,那麼你最好將自己在企業打工的時間終點設置為40歲。這並不是說你人到40歲,企業就不要你了,而是你的目標是,到40歲的時候,不必為“企業會不會不要我”而焦慮。有這樣的目標做為頂層設計,去分解你的事業和財富任務,會讓你在這一天真的到來的時候,從容很多。

達到這樣的目標,不是鼓勵大家不擇手段去掙錢,雖然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而是讓大家結合自己的行業和特點,強化自己的價值和不可替代性。

有些職業比如律師、醫生,執業門檻高,經驗的複利效應高,大可縱深發展,讓自己在本專業上精進深入;而有(產)些(品)職(經)業(理)的紅利是階段性的,年齡和從業經驗的增長,與個人競爭力的增長並非正相關。這類職業,為自己尋找後手,非常重要。

今天只談一種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就是在上一節提到的培養興趣愛好,除了獨立、可分享交流的特點之外,還具備可以商業化變現(能掙錢)的潛力。

這裡並不是建議你學羅永浩,以自己的興趣去挑戰別人的專業能力,而是在舊有的職業體系之外,尋找新的增長點和商業藍海。時代在發展,很多新興行業出現,提供了大量新的職業機會。五年前有誰能想到,寫公眾號、開直播、拍抖音,能讓一個人的收入比上班還高呢?


關係管理

人是社會動物,我們的工作、生活,需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與人打交道和維護關係又是不容易的,因為人是多樣的、善變的,所以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比如銷售和管理,收入通常都不低。

另一個問題是,隨著年齡增長,人和人建立、維護關係的成本增加。職場中,與同事成為盟友比成為朋友更現實;而生活中尤其是城市中,大家建立信任的難度極高,尤其是當部分人在算計甚至欺騙他人。為求自保,我們通常選擇不輕易開始一段關係,卻總是容易結束一段關係,反正大家轉身消失在人海,簡單的如同掐滅一支菸。

這裡與大家分享兩個心得。第一個是別做“舔狗”。網上近年經常出現的有關“舔狗”的話題,是一種不甘心而痛苦的狀態,無數人求打醒求安慰。“舔狗”這個狀態擴大化一些,可以泛指對關係的強行建立與維護留存。但人際關係很重要的原則之一,是平等。

我不是說人和人是平等的。人和人由於社會、經濟等地位差異,客觀上無法平等。但人和人的關係,如果不平等,意味著維護成本極高。大家活著都挺不容易,要學會善待自己,不要做持續的、無回報的投入。對他人的善意給予積極回應,對他人的冷淡也要及時止損。

另一點是,持續提升自己的價值。人的社會性意味著,每個人需要具備“對別人有用”的特質。這種利他的能力,就是人的價值。你可以有錢有勢,也可以有一技之長。吸附別人而非依附別人,才是關係管理的核心要義。

賈樟柯在電影《山河故人》裡說,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學會建立關係,也學會放棄關係,本質上,只有你自己才能陪自己走過一生。


健康管理

你可能以為我想勸你鍛鍊身體。但最近一年我發現,勸人健身與勸人寫作一樣,都是沒有意義的。健身和寫作,屬於那種人人都知道有好處,但極少有人能執行並堅持的愛好。

其實每個人自然狀態下能活多久、容易生什麼病,基本都是基因決定的。運動改善身體素質,提升生活質量,但對普通人而言,比運動健身更重要的,是不要“作”,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比如遠離菸酒、限糖限鹽、避免熬夜。承認基因差異帶來的個體差異,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是健康管理的基礎。

另一個近年來突顯的健康危機,是大家的心理健康。比情緒問題更嚴重的,是很多人陷入焦慮甚至抑鬱的狀態。今年身邊不止一位朋友確診為抑鬱症,甚至流露出輕生的念頭,我經常為他們擔心,卻又難以時刻守候在他們左右。

我不是醫生,能給出的建議也很簡單:對於任何疾病,無論生理還是心理的,都要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診療,不要拖延,更不要諱疾忌醫。

而在心理狀態的調節上,針對輕度的心理問題如焦慮失眠,近些年也有打坐冥想一類的解決方案。這裡我分享我的一個方法,就是唱歌。當然,不是去那種摟著姑娘搖骰子喝酒的地方唱歌,太油膩了。

唱歌本身是很好的健身手段。腹式呼吸、發聲位置的調整、體態調整,對改善人的身體健康是有利的。而唱歌的過程,又有利於緩解焦慮,改善和安撫情緒。唱歌可以隨時隨地,要唱出來而不是哼出來。覺得自己節奏感和音準還不錯的人,也可以報個面向愛好者的聲樂短期培訓班,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提升。當然,悲傷的情歌要少聽少唱。

以上就是新年伊始,我帶給大家的五點思考,權當新年禮物了。我經常在公眾號後臺翻看讀者列表,看大家的頭像和暱稱,想象著頭像後邊是怎樣的人,有著怎樣的故事和喜怒哀樂。感謝大家的陪伴,希望大家每天都能健康快樂,進步,順利。


判官:史前產品經理,用做生意的思路做產品。著有《產品覺醒》一書,點擊文末鏈接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