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影響秦漢唐歷史發展史,古代宮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監

太監本為官名,唐高宗時,改殿中省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監,少監,只有地位較高的內監就被稱為“太監”。而隋唐以前,太監實上應該稱做:宦官、閹人、寺人、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明朝開始又叫年紀大的太監為伴伴。現今,人們通常把中國古代被閹割生殖器後失去性能力,專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員統稱為太監。

盤點影響秦漢唐歷史發展史,古代宮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監

古代皇室為了保證血統純正,絕不允許其他男性出現在內宮,而宮中的諸多雜役,很多活卻是宮女做不來的。所以,太監這個極為特殊的群體,在這種殘酷的體制下就“應運而生”了。太監的起源由來已久,據相關專家發掘的甲骨文中考證,早在著殷商時期古代朝廷就有太監存在了。而由太監組成的宦官制度,據《詩經》、《周禮》、《禮記》記載,先秦時期也已經建立了。中國古代的宦官制度一直延續了數千年,那麼這些充斥在古代統治者身邊的太監們,到底對於當時的朝廷以及後世的社會產生過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古代封建王朝中出現的著名太監。

盤點影響秦漢唐歷史發展史,古代宮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監

秦朝宰相、宦官趙高:趙高本為趙國貴族,因其父觸犯刑法受累,隨即稱為太監。秦滅趙國之後,趙高被押送至秦國。秦始皇聽說其為人勤奮,通律法,提拔他為中車府令掌皇帝車輿,而後讓其教授秦二世胡亥刑律之事。

盤點影響秦漢唐歷史發展史,古代宮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監

趙高極為聰慧,而且懂得察言觀色,很快就博得了秦二世的賞識,而秦始皇對其的表現也頗為滿意。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時病倒了,深感自己身體應該支撐不下去了,準備讓公子扶蘇繼位,遂口託遺詔讓趙高遣使者發出。誰料趙高野心極大,他思考著太子扶蘇一向於自己不合,而幼子胡亥昏庸無能,較為聽信於自己。並且皇帝的符璽一向由自己掌控,詔書也由自己發佈,不如自己扶持胡亥上位。

盤點影響秦漢唐歷史發展史,古代宮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監

隨即,秦始皇駕崩,趙高便夥同李斯、胡亥密謀,假傳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又以不忠不孝讓扶蘇及蒙恬自裁。隨後,胡亥登基,稱做秦二世。胡亥年幼無知,而且一味只想尋歡作樂,其繼位後,將朝野大事全部交付於趙高,遂趙高的勢力日益壯大。為了把控整個朝廷,趙高先後除去了不少忠良,甚至到了最後丞相李斯都被其害死。李斯死後,趙高名正言順的當上了丞相,此時秦朝的朝廷等於全部掌握在趙高的手中,著名的典故“指鹿為馬”就是發生在這個階段。

盤點影響秦漢唐歷史發展史,古代宮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監

而後,為了當上皇帝,趙高甚至把秦二世也給殺害了。可惜到了最後,趙高的皇帝夢沒有做成,群臣寧死也不同意其稱帝,無奈趙高只得玉璽傳給了王室成員子嬰,最後趙高在請子嬰接收王印時,被人殺害。雖然,趙高的初衷是為了復仇,但秦二世胡亥的昏庸無能,以及趙高的暴虐終究導致了秦王朝的覆滅。趙高把持朝政的期間,所行之事對於當朝的官員以及百姓帶來的傷害也是不可估量的。注:據專家後來考證,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趙高為太監,但筆者參考史料,以趙高早年在皇宮所行之差事來說,趙高應是閹人的身份才更為合理。

盤點影響秦漢唐歷史發展史,古代宮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監

東漢宦官蔡倫:蔡倫出身於東海初年的一個鐵匠世家。小時候在鄉學讀過書,滿腹經綸不說,還愛觀察事物,對周邊的一切都很感興趣。漢明帝末年,蔡倫於朝廷採冶鑄鐵官員推薦入宮做了宦官。因蔡倫不僅學識不錯,還較為機警,頗得竇皇后賞識。

可竇太后升至為皇太后之後,野心頗大,聯合竇憲等外戚成員掌權把持朝政。年少正直的蔡倫不慣如此,便與大宦官鉤盾令鄭眾首謀,扶助和帝,乘竇憲出征班師回朝之機,收竇憲大將軍印,清除了竇氏專權的弊端,鞏固了和帝的皇權統治。

盤點影響秦漢唐歷史發展史,古代宮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監

後來,蔡倫擔任尚方令時,掌管尚方,主要是一個主管皇宮製造業的機構。在此期間,蔡倫總結了西漢以來造紙經驗,改進了造紙工藝,發明了文明世界的“蔡侯紙”。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不僅是推動了中國古代文學、經濟、科技的發展,更是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樹立了里程碑。

盤點影響秦漢唐歷史發展史,古代宮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監

唐朝齊國公、宦官高力士:高力士原名馮元一,為潘州(今為廣東省高州市)人,年幼時受嶺南謀反案影響,受宮刑之罰。入宮之後,武則天看到馮元一聰慧機敏,年幼俊美,就曾留其在身邊侍奉。後來因犯了過錯,被鞭打之後趕出皇宮。宦官高延福見其可憐,便將其收為養子,改名高力士。

盤點影響秦漢唐歷史發展史,古代宮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監

隨後一年,武則天突然又想到了高力士,便又將其召至皇宮。高力士經此一役,深知皇宮內院中生存不易,慢慢學會了在宮中的生存法則,隨後投靠了唐玄宗李隆基。跟隨唐玄宗期間,高力士助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深得唐玄宗的信任,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齊國公。

高力士權利到達巔峰之時,朝員上表的奏摺都得先呈交高力士之手,由高力士判定事件輕重之後,大事轉呈於玄宗,若為小事,高力士可自行裁決。甚至連公主在宮中見到高力士時都得稱叫其“阿翁”,駙馬見其得稱叫為“爺”。

盤點影響秦漢唐歷史發展史,古代宮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監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被迫逃亡至四川,高力士更是不畏驚險,一路侍奉陪同。李隆基後來被逼禪位,高力士也被定罪關入大牢。後來大赦天下後,高力士被放出,當他得知玄宗已死的消息後,痛哭不已直至吐血而亡。唐代宗李豫感其忠心,特旨恩令將高力士下葬於唐玄宗李隆基墓旁。

有些人認為,是高力士促成了唐玄宗與楊玉華的愛情而導致了唐朝的衰敗。如果不是玄宗留戀於楊玉環的美色而勤於政事,如果不是任命楊玉環的族兄楊國忠為宰相而朝局穩定,或許安史之亂就不會發生。

小編卻覺得,高力士的雖然為玄宗的心腹,卻並不能改變玄宗的想法。如果把王朝的覆滅歸責於一個太監或是一個女人身上,確是太不公允了。而高力士一生,可謂是忠心不已,雖然貪墨不少銀子,卻並非通過橫徵暴斂,多是低下官員籠絡而孝敬他,雖無太大的功績,卻也是職能所限。而且,高力士也拐彎抹角向玄宗勸言過削弱李林甫,貶謫安祿山,棄用楊國忠等事,可玄宗並不聽勸。綜合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太監來說,高力士算得上是一個既忠心又無畏的好太監了。

好了,今天古代著名太監秦漢唐篇就分享到這裡,喜歡的話點贊點關注並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