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影响秦汉唐历史发展史,古代宫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监

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只有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而隋唐以前,太监实上应该称做:宦官、阉人、寺人、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明朝开始又叫年纪大的太监为伴伴。现今,人们通常把中国古代被阉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统称为太监。

盘点影响秦汉唐历史发展史,古代宫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监

古代皇室为了保证血统纯正,绝不允许其他男性出现在内宫,而宫中的诸多杂役,很多活却是宫女做不来的。所以,太监这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在这种残酷的体制下就“应运而生”了。太监的起源由来已久,据相关专家发掘的甲骨文中考证,早在着殷商时期古代朝廷就有太监存在了。而由太监组成的宦官制度,据《诗经》、《周礼》、《礼记》记载,先秦时期也已经建立了。中国古代的宦官制度一直延续了数千年,那么这些充斥在古代统治者身边的太监们,到底对于当时的朝廷以及后世的社会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古代封建王朝中出现的著名太监。

盘点影响秦汉唐历史发展史,古代宫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监

秦朝宰相、宦官赵高:赵高本为赵国贵族,因其父触犯刑法受累,随即称为太监。秦灭赵国之后,赵高被押送至秦国。秦始皇听说其为人勤奋,通律法,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而后让其教授秦二世胡亥刑律之事。

盘点影响秦汉唐历史发展史,古代宫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监

赵高极为聪慧,而且懂得察言观色,很快就博得了秦二世的赏识,而秦始皇对其的表现也颇为满意。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时病倒了,深感自己身体应该支撑不下去了,准备让公子扶苏继位,遂口托遗诏让赵高遣使者发出。谁料赵高野心极大,他思考着太子扶苏一向于自己不合,而幼子胡亥昏庸无能,较为听信于自己。并且皇帝的符玺一向由自己掌控,诏书也由自己发布,不如自己扶持胡亥上位。

盘点影响秦汉唐历史发展史,古代宫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监

随即,秦始皇驾崩,赵高便伙同李斯、胡亥密谋,假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以不忠不孝让扶苏及蒙恬自裁。随后,胡亥登基,称做秦二世。胡亥年幼无知,而且一味只想寻欢作乐,其继位后,将朝野大事全部交付于赵高,遂赵高的势力日益壮大。为了把控整个朝廷,赵高先后除去了不少忠良,甚至到了最后丞相李斯都被其害死。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的当上了丞相,此时秦朝的朝廷等于全部掌握在赵高的手中,著名的典故“指鹿为马”就是发生在这个阶段。

盘点影响秦汉唐历史发展史,古代宫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监

而后,为了当上皇帝,赵高甚至把秦二世也给杀害了。可惜到了最后,赵高的皇帝梦没有做成,群臣宁死也不同意其称帝,无奈赵高只得玉玺传给了王室成员子婴,最后赵高在请子婴接收王印时,被人杀害。虽然,赵高的初衷是为了复仇,但秦二世胡亥的昏庸无能,以及赵高的暴虐终究导致了秦王朝的覆灭。赵高把持朝政的期间,所行之事对于当朝的官员以及百姓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可估量的。注:据专家后来考证,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赵高为太监,但笔者参考史料,以赵高早年在皇宫所行之差事来说,赵高应是阉人的身份才更为合理。

盘点影响秦汉唐历史发展史,古代宫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监

东汉宦官蔡伦:蔡伦出身于东海初年的一个铁匠世家。小时候在乡学读过书,满腹经纶不说,还爱观察事物,对周边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汉明帝末年,蔡伦于朝廷采冶铸铁官员推荐入宫做了宦官。因蔡伦不仅学识不错,还较为机警,颇得窦皇后赏识。

可窦太后升至为皇太后之后,野心颇大,联合窦宪等外戚成员掌权把持朝政。年少正直的蔡伦不惯如此,便与大宦官钩盾令郑众首谋,扶助和帝,乘窦宪出征班师回朝之机,收窦宪大将军印,清除了窦氏专权的弊端,巩固了和帝的皇权统治。

盘点影响秦汉唐历史发展史,古代宫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监

后来,蔡伦担任尚方令时,掌管尚方,主要是一个主管皇宫制造业的机构。在此期间,蔡伦总结了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工艺,发明了文明世界的“蔡侯纸”。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不仅是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经济、科技的发展,更是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树立了里程碑。

盘点影响秦汉唐历史发展史,古代宫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监

唐朝齐国公、宦官高力士:高力士原名冯元一,为潘州(今为广东省高州市)人,年幼时受岭南谋反案影响,受宫刑之罚。入宫之后,武则天看到冯元一聪慧机敏,年幼俊美,就曾留其在身边侍奉。后来因犯了过错,被鞭打之后赶出皇宫。宦官高延福见其可怜,便将其收为养子,改名高力士。

盘点影响秦汉唐历史发展史,古代宫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监

随后一年,武则天突然又想到了高力士,便又将其召至皇宫。高力士经此一役,深知皇宫内院中生存不易,慢慢学会了在宫中的生存法则,随后投靠了唐玄宗李隆基。跟随唐玄宗期间,高力士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深得唐玄宗的信任,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

高力士权利到达巅峰之时,朝员上表的奏折都得先呈交高力士之手,由高力士判定事件轻重之后,大事转呈于玄宗,若为小事,高力士可自行裁决。甚至连公主在宫中见到高力士时都得称叫其“阿翁”,驸马见其得称叫为“爷”。

盘点影响秦汉唐历史发展史,古代宫廷中最著名的那些太监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被迫逃亡至四川,高力士更是不畏惊险,一路侍奉陪同。李隆基后来被逼禅位,高力士也被定罪关入大牢。后来大赦天下后,高力士被放出,当他得知玄宗已死的消息后,痛哭不已直至吐血而亡。唐代宗李豫感其忠心,特旨恩令将高力士下葬于唐玄宗李隆基墓旁。

有些人认为,是高力士促成了唐玄宗与杨玉华的爱情而导致了唐朝的衰败。如果不是玄宗留恋于杨玉环的美色而勤于政事,如果不是任命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为宰相而朝局稳定,或许安史之乱就不会发生。

小编却觉得,高力士的虽然为玄宗的心腹,却并不能改变玄宗的想法。如果把王朝的覆灭归责于一个太监或是一个女人身上,确是太不公允了。而高力士一生,可谓是忠心不已,虽然贪墨不少银子,却并非通过横征暴敛,多是低下官员笼络而孝敬他,虽无太大的功绩,却也是职能所限。而且,高力士也拐弯抹角向玄宗劝言过削弱李林甫,贬谪安禄山,弃用杨国忠等事,可玄宗并不听劝。综合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太监来说,高力士算得上是一个既忠心又无畏的好太监了。

好了,今天古代著名太监秦汉唐篇就分享到这里,喜欢的话点赞点关注并转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