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筆記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德經》筆記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譯:

大德的內在,唯道是從。

道這東西,是在意識恍惚之間體驗到的。恍恍惚惚啊,其中有形象;恍恍惚惚啊,其中有物體;幽渺不明啊,其中有精微基本之物,這精微基本之物很真實;其中有信息,從現在到古代,名稱沒有消失,可以閱知眾多大德前賢。我是怎麼知道眾多前賢大德的樣子呢?以此。


評註: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孔“是大的意思,德即大德、大智慧者。

我們遵守公德,是因為我們認識到公德是良好公共生活所必須的,否則就會產生很多麻煩和損失。比如保護環境、愛護公物、在公眾場合不高聲喧譁、自覺排隊……

我們重視個人品德,是因為我們意識到品德比小聰明更重要:小聰明形容人很機靈,但品德卻是經驗、智慧的總結與固化;小聰明只看得到眼前利益好佔小便宜,而品德可以讓人樂於吃小虧而得到長遠回報;小聰明根本無法適應複雜的社會,而好品德卻可以讓人享受到大智若愚帶來的好處。

大德的本質內在,是完全順從於“道”的。

只有達致“道”的意識維度、體驗維度,才會有真正的大德。

上一章老子描述了自己與眾人的不同,而老子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能夠直接依靠“道”,他稱為“食母”。

大德之所有成為大德,就是因為他們提升意識維度,體驗到更加本源的存在。

修練達到一定境界,才可以稱為“高僧大德”。

這種大德不是靠看書學習得來的,而是靠提升意識維度獲得的,有了對更高存在維度的體驗,自然能慈悲、豁達。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象:形象、現象、視覺可以看到的。其中有形象。

物:物象、物體。其中有物體。

精:古代指形成構成天地萬物的精微物質,是最細微的物質存在。古代中國人認為萬物都是由精氣構成,古希臘就的德謨克利特提出樸素的“原子論”。現代哲學大抵把“精氣說”當成一種接近原子論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其中有精,就是說老子認為其中有某種基本、精微的基本物質。

比如,中醫上說的“精”,是指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比如精液、精氣。

就像現代人一般認為:物質是由原子、電子、中子等基本物質粒子構成的,這是現代的原子論。

物理學家們早已拋棄“原子論”,取而代之的是量子理論、弦理論、M理論等學說。這些理論認為自然界的基本單元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類的點狀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線狀的“弦”(包括有端點的“開弦”和圈狀的“閉弦”或閉合弦)。弦的不同振動和運動就產生出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弦論還預言,存在著幾種尺度較大的薄膜狀物體,後者被簡稱為“膜”。

恍兮惚兮:道家的內觀、佛門的入定、瑜伽的冥想、現代各種靈脩,都有著相近的內核,那就是內觀入靜,進入一種恍恍惚惚、半夢半醒的狀態,這種狀態在西方被稱為“Trance”。

道家典籍中相關描述很多,比如:

“彷彿象夢寐,神明忽往來”(彷彿像做夢一樣,忽然進入了神明的靈界)

“虛無恍惚道之根,萬物共本道之元”(虛無恍惚的狀態是進入道的基礎,萬物都歸於道的本源)

“道象無形端,恍惚亡若存”

在此章中,老子再次明確告訴世人,“道”這東西,是很神奇的存在,再一次用到“恍惚”這兩個字,在14章中,老子已經解釋過:“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

客體消失了,主體也消失了,我們平時生活中所認為的“物”與“我”的概念破滅了,進入了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象的境界,這就是進入新維度後的奇異感官體驗。

在“道”的這種幽微不明、難以著摸中,老子說,“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

“其中有象”,這就是14章所說的“無物之象”,它超越我們平時的視覺感官,它沒有我們平時感官所認知的“物”象,它是一種“沒有具體事物的象”。

“其中有物”,這裡所說的“物”,也不是我們平時感官所認知的“物”,它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存在之物。

當老子內觀靜修進入恍惚半夢半醒的狀態時,他顯然不是用肉眼去看的,而是更高級的感官功能去看的。

這是老子的出現幻覺了嗎?

西方人一般稱這種狀態為”trance state”。

“1890年,詹姆斯出版了他的名著《心理學原理》。在寫作這本書的12年時間裡,他就開始對“下意識過程”(subconscious process)的存在感興趣。因此,他在這本書裡多次提到所謂“超自然現象”,研究了早已被法國的沙可、比奈、讓內、伯恩海姆等早期心理學思想家描述過的“恍惚狀態”(trance state)(《超個人心理學》P40)

事實上,西方在60年末、70年代初,由馬斯洛、薩蒂奇等人倡導建了所謂“超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這種心理學研究正是那些超越個人意識的現象。

“馬斯洛發現,有些所謂特別健康的人會產生一些“高峰體驗”,馬斯洛把他們稱為“ 高峰者”或“超越者”,並認為,這些體驗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體驗,應該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其實,高峰體驗並不是馬斯洛的創始性發現,早在不同文化和時代的傳統中,就有大量高峰體驗的報道,只不過名稱不同而已,人們一般把它稱為“宗教的神秘體驗”。

超個人心理學對這種高峰體驗非常感興趣,時至今日,很多超個人心理學家仍然在堅持研究這些高峰體驗的特點、作用、意義以及引起高峰體驗的方法等。之所以稱之為“高峰體驗”,主要是因為這種體驗往往伴隨著自我同一性得到擴展的感覺,它超越了阿蘭·沃茨所謂用人格面具和人格“這些皮囊包裹著的自我”。用通俗的話來講,在高峰體驗的狀態下,個體會感受到自我不是通常狀況下的自我,而是有著全新感受,與大自然和諧地融為一體的感受。

超個人心理學的另一位早期主要代表人物格羅夫則給出了一個很簡明的定義。在他看來,既然超個人心理學研究的是一些超個人的體驗,那麼,這些超個人的體驗就可以被界定為“包含著意識的擴展或延伸的體驗,它超越了通常自我(ego)的限度,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Rowan, 1993, pp. 6 - 7)。(以上引自《超個人心理學》)


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這裡的斷句應該是: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甫”,古代一般是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甫”在古代也有“大”的意思,也可通“父”,長輩之意。

“眾甫”,也可指眾位父老。

在這裡,“眾甫”應該是指本章開始所說的“孔德”,也就是眾位大德前賢、眾多前輩修練得道者。

直譯為:從現在到古代,那些道行高深者的名字留在道的維度中沒有消失,可以閱知眾位大德前賢。我怎樣知道大德前賢們的樣子呢?就是憑藉這個。

名字真的可以留在道的維度中嗎?

筆者只是直譯,但的確顯得怪力亂神。

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教授、中央研究院王唯工教授及其它幾位大學教授,曾以科學方法及儀器測試具有手指識字的三位特異功能的小朋友,經過數百次的測試,證明他們都有手指識字的能力。其測試方法是將文字或符號、圖案等,寫或印在紙上,將紙包紮密封,然後交給這幾位小朋友以手指接觸,使其感知裡面是什麼字,或何種圖案,同時以儀器測試其手掌、手臂及腦部的反應;讓人驚奇地這三位小朋友都能在幾十秒或幾分鐘內,百分之百正確無誤的以手“看”出。

而更奇異的是,在一次偶然測試當中,有教授寫上“佛”字交給他們以手辨識,奇特的是此“佛”之一字在他們的腦中所浮現的不是“佛”字,而是一片很亮的亮光,光中有一個人,甚至還能聽到餘波盪漾令人舒暢的宏亮笑聲,也看到和尚、寺廟等;而以注音符號所寫的“ㄈˊㄛ”,或以英文寫的“Buddha”(佛),也只看到亮光一閃,而看不到字跡。

類似的神奇文字還有不少,多與佛、道等宗教有關,李嗣涔教授稱這種字為神聖字眼。

對於這種奇異的現象,有人解釋為:在更高維度下,修練者的信息得到了保存。


與孔子比較

或問諦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論語•八佾第三》)

有人問關於禘祭的道理。孔子說:不知啊。知道禘祭道理的人,對於治理天下,就易如反掌。

評註:“禘”是一個會意字,左“示”右“帝”,即對天帝的祭祀。古人重視祭祀,就像現代人重視科學一樣,都是對更高存在的膜拜敬畏。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懂得祭祀天帝的道理,也就明白了天道。

老子在21節已經說了,他知道這個道理。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第七》)

譯:孔子說:我志在求道,立足於德性,歸依於仁善,遊戲於學問和技藝。

評註:孔子志在求“道”。但孔子求道的方法是學習式的。他與老子把“道”當成是新維度的體驗,當成心物一元的存在有很大不同。

孔子體驗不到大道,自然就走向西西弗斯式的知其不可而為之,這就是仁。

“藝”,不是指藝術,而是指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之類,其中有藝術、體育、科學、文學……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論語·憲問十四》)

譯 孔子說:好馬不稱讚其力氣,稱讚它的意志品德。

評註:曹操詩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些都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都有西西弗斯式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