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還有什麼問題可以探究?

富在深山有親


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之所以流傳千古,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詩人使用了一種特殊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思鄉懷親之情——主客移位法。

所謂主客移位法,是明明自己有所言行和思想,偏偏設想對方有這種言行和思想,這樣表達含蓄委婉,而情感更深更濃。如這首詩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二句,是說兄弟們在九九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時候,想到了遠在他鄉的自己不在身邊。這實際上是詩人王維在此時此刻特殊的節俗裡,對家鄉的親人們更加思念的情感表達,蘊藉含蓄,思念之情跳躍在詩裡行間。

其實這種寫法,在古代詩人當中也是有所見的,如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杜甫《月夜》,是採用了主客移位方法,來表達自己對家鄉親人的無比懷念的思想感情。


時代文教新觀察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還有什麼問題可以探究?

首先,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是唐代詩人王維在其十七歲那年,在長安求取功名時所寫的詩!從這首詩我們可以探究一下以下問題:一丶詩題中提到的九月九日和我們今天九月九號是否一樣?二丶詩題中“山東”和現在“山東省”是否一致?三丶在古代“登高”和插“茱萸”是怎麼回事?下面我們來一一探究一下。

先來說說詩中提到“九月九日”吧。我國古代紀年常用天干地支紀年。十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甲子,己丑,丙寅,丁卯……。六十年滿一輪!也就是一個花甲子。農曆九月九日是重陽節這一天。它和我們今天九月九號是不一樣的。今天紀年方法是國際通用的紀年法,與農曆紀年相對而稱為公曆。1988年我國已將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定為“中國老年節”。2013年我國又重陽節這一天定為“中國敬老節”。這一天在農村自然村和社區居委會,會組織年滿六十週歲以上老年人集在一起吃頓飯或者發一點小禮物等。此外,中國老年節與國際老年節時間不同。國際老年節是公曆每年10月1日。

王維在此詩中還提到“兄弟登高”遠眺和“遍插茱萸”兩個傳統習俗。在我國古代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有“登高望遠”丶“插茱萸”丶“賞菊賦詩”丶“吃重陽糕”丶“喝菊花酒”等傳統習俗。古人“登高望遠”是思念遠方親人,因為,在古代通信不便,交通不好,家書難寄。“茱萸”是一種草本植物,味濃,有驅蟲作用。古人認為它能祛除疾病,庇護身體。所以就採來插在頭上,或者做成香囊隨身攜帶。

詩中提到“山東”是指函谷關和華東以東。王維親人居住在蒲縣(今山西永濟縣),當時十七歲王維是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相對而言就稱家鄉兄弟為“山東兄弟”。詩中“山東”和現在山東省的“山東”是不一樣的。

以上是我從這首詩所想到問題,與諸君共勉!




歲寒三友wsl


原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譯

一個人獨自在他鄉做客,每到佳節都會更加的思念家中的親人。想著好友每年今日都會登高望遠。但是今年插滿茱萸的卻少我一人。



研究

好了,我們上面回顧了王維這首詩的原文,也解釋了他的整首詩。一開始我們都會自然而然的認為他懷念的是山東的朋友,以為是我們現在的山東人,其實不然。我們根據王維的經歷來找一點答案,

王維是河東蒲州人,蒲州現處於山西運城,這麼說來他說的應該是思念山西兄弟,不是山東的。但為什麼呢?我們接著研究一下這個地理位置看看。


山西運城介於東經110°15'—112°04',北緯34° 35'—35°49'之間,這個有點深奧,翻譯過來就是在黃河以東,我們現在從地圖上也可以清楚的看出來。而且古時運城也被稱為“河東”。運城這個地方多高山和丘陵,所以當時那個年代,文人墨客也都一環遊山玩水,況且王維也是一個愛遊山玩水的人,所以也能留下很多的山水畫作。這也就很清楚的說明了,王維這首詩雖然在家是山西的但懷念的是“山東”的兄弟。這麼解釋下來也不難理解了。


小鈺有話說


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質樸、深厚,躍然湧動。

王維家居山西蒲州,於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

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比一般地敘說要強烈。獨字,道出了寂寞淒涼的心境。 種種回憶觸發了平日醞釀已久的思鄉情結,佳節只是導火索。自然質樸,如娓娓道來,寫出了在外漂泊遊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這種體驗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一經詩人道出,就成了格言式名句。

前兩句用直接的手法。不經渲染,直切核心,迅即形成高潮。隨即放緩節奏,感情的激流成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獨、少一人”與“遍”形成對比;遙,指距離很遠而不能回去;知,卻是自己內心的牽掛。轉折襯托,詩人遺憾的好像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正是它的感人至深所在。

將思鄉的遺憾和酸楚寫得令人心顫而餘味無窮。這也是城鄉二元下游子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態。每到佳節,讀來讓人身臨其境,這也是詩歌經久不衰的靈魂。


明天的昨日


我覺得唐代的發音和現代普通話發音的區別值得好好研究。這首詩讀普通話不押韻,南音的廣東粵語反而朗朗上口。南音中有不少唐宋遺音,方言還是挺重要的傳統文化載體。


林海微瀾eddie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一首思鄉詩。原詩如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的表面意思淺顯易懂,那麼本文就從詩中的地名、意境、手法等角度來解讀一下這首詩。

[賞讀]:這首詩作於開元七年(719),當時王維十七歲。與他後期那些精美的山水田園詩相比,這首詩顯得質樸自然,但是感情敦厚。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句已成為自古至今離鄉背井的遊子表達思鄉之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先看詩題。“九月九日”是重陽節,“山東"指“華山以東”。當時王維正在長安,長安地處華山以西,故稱故鄉蒲州(今山西永濟,在華山之東)的兄弟為“山東兄弟”。由詩題可見,這首詩是因重陰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的。

首句“獨在異鄉為異客”,強調自己在長安的孤獨遠親的感受。開篇便是一個“獨"字,是一重強調。“客"字,是第二重強調。連用的兩個“異"字是第三和第四重強調。在簡簡單單的七個字中,這樣反反覆覆的強調是有著相當大的藝術震撼力的。特別是兩個“異”字的重複使用。試想若是換去一個,不說異鄉,而說“他鄉”,這種震撼力便大大減弱了。聯繫王維生平,當時他正在長安謀取功名,長安是繁華帝都,但是周圍的環境越熱鬧,就越顯得詩人孤獨無依。這正是所謂“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描述了一-種人人皆有的體驗,並用簡潔質樸的七字表現了出來。思鄉之情或許時時天天都有,但是往往在佳節到來之際會顯得格外濃烈。這或許是因為佳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或許是佳節連帶著許多美好的回憶。詩人敏感地捕捉到這種感受,用一個“ 倍”字突出佳節時分的思鄉之情格外濃烈。

第三句與第四句展開聯想,不再說自己思念家鄉親人,而是想象家鄉的親人思念自己。他描繪了想象中的一幅畫面:遠在華山以東的兄弟在重陽節插著茱萸登高,他們會想起身邊少了我一個呀。這兩句構思極巧,仍是寫思鄉, 卻不說自己思念,反說家人對自己的思念,表情達意曲折有致。前人評這兩句道:“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倍淒涼。”與此相似的是杜甫的“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此評甚是貼切。

此詩雖看似簡單平易,卻蘊含思鄉的濃烈之情。千百年來,多少作客他鄉的人都被這首詩深深感染,這種藝術力量,來自於它的質樸、自然與高度的藝術概括。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古籍新知


這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漂泊異鄉,久別親人,每逢佳節,思親情緒倍感強烈,這是每一位離家的遊子都能體會到的。“佳節”泛指所有傳統節日。九九重陽,兄弟和往年一樣佩帶茱萸登高,唯獨少了身在異鄉的我一人。“異鄉”的特定環境與“佳節”的特定時間,使這種親情更加淳厚,更令人愁苦難堪,更具有典型意義,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普遍共鳴。“每逢佳節倍思親”,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


用戶80587892566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

【原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人為什麼“憶”親人?“憶”到什麼呢?

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作品主要為山水詩,通過對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王維是一位早熟的詩人,少年時期就創作了很多優秀的詩篇。這首詩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詩寫的樸素,但人們在客居他鄉時讀這首詩,都能強烈的感受到它的力量:異鄉異土生活的悽然,時時懷鄉思親,遇到佳節,思念倍加。

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大概是他在長安謀取功名時所做。繁華的帝都對當時許多年輕的士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茫茫人海,繁華熱鬧中,遊子更加顯得孑然一身,“獨”,“異”寫出了詩人感覺到自己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又逢重陽佳節,倍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據說可以避災。詩人遙想:“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在重陽佳節登高時,佩帶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詩人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兄弟們一起共度佳節,反而是兄弟們在感嘆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詩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不值得訴說,而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需體貼。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深厚,新穎,更給人警醒。


珵潔


那個年代就把兄弟叫做親了。

王維可能是馬雲穿越的吧


象牙山伯爵


這個問題問的好!這個兄弟是哪裡人?讀書了嗎?有陪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