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驛道》家鄉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歷史文化記錄!

《古驛道》家鄉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歷史文化記錄!

可渡古驛道南起可渡村南面村口,穿村而過,通過渡口,北至可渡河北岸的站坡,全長約5公里,寬約2米,全部用不規則的石板鋪成。可渡河北岸,因山高坡陡,為減緩聖道的坡度,把驛道沿河岸斜向鋪築了2公里,穿過舊城,才蜿蜒曲折地鋪築上山,抵達於站坡坡頂,進入貴州省威寧縣境。這段驛道因地勢而多為“之”字形。大大減緩了驛道坡度,坡度不超過10度,而且,轉變處多加築臺階,寬度均在2米以上,顯得較為平坦而寬闊,不僅便於驛馬行走,也為了轎伕抬轎平衡。此段驛道石板因長期磨損顯得較為光滑,由於驛馬長期踩踏同一塊石板,而開成深淺不一的馬蹄印在這段驛道上隨處可見。可渡古驛道是雲南現存最為完好,最長而且規模最大的一段古驛道,1993年被雲南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驛道》家鄉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歷史文化記錄!

《古驛道》家鄉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歷史文化記錄!

可渡石驛道先秦時為“蜀身毒”道,秦為“五尺道”,唐為“石門道”,在我國交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載“元狩元”(公元前122年),博望侯張騫使大夏來,言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使問所以來,曰‘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裡,得蜀賈人市’或聞:“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國,騫因盛言大夏在漢西南,慕中國,患匈(怒)隔其道,誠通蜀、身毒國,道便近,有利無害,於是天子乃令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使間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國。至滇,滇王嘗羌乃留,為求道西十餘輩。歲餘,皆閉昆明,莫能通身毒國”。由此可見這條道路是不為當時漢王朝所知而又早於西域絲綢之路的一條秘密商道,可渡古驛道作為這條秘密商道的一部分,為當時中國文化的傳播和經濟交流作出積極貢獻。

《古驛道》家鄉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歷史文化記錄!

先秦時,蜀郡守李冰在蜀身毒道的基礎上進行拓寬修建,從成都沿岷江至僰縣(今四川宜賓),稱為“僰道”,秦朝統一全國後,又派常在“僰道”的基礎上將道路延伸修築到味縣(今曲靖),因道寬五尺,被稱為“五尺道”,這是由政府正式委派官員組織修築,由中原直至雲南的第一條官道,至此,中央王朝通過這條道路開始了對西南夷的開發和經略。

西漢武帝時為了將西南夷納入中央版圖,派唐蒙在“五尺道”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拓展,略通西南夷道,“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柯江”,平頭蘭,滅南越,封夜郎王,又《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天子發巴蜀兵擊滅勞浸、靡莫,以兵臨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誅,滇王離難西南夷,興國降,諸置吏入朝。於是以為益州郡,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西漢王朝最終通過這條道路將西南夷廣大地區納入中央版圖,使郡縣制度在西地夷地區得以確立,奠定了中國西南邊疆的基本格局,為中央王朝開道治邊,使中原文化進入西南地區,開發治理西南邊疆奠定了堅實基礎。

喜歡的朋友給個關注每天給你帶來更多的家鄉歷史文化風景!!!

《古驛道》家鄉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歷史文化記錄!

隋唐時,因這條道路經過石門(今朝通鹽當豆沙關)而被稱為“石門道”並進一步拓修,從曲靖經昆明、祥雲至大理。現存於可渡河北岸古驛道旁觀音堂內的《修觀音堂並暫駐亭碑記》中有“可渡彈丸巖邑,南通六詔(大理),北達三巴(今四川嘉陵江和基江流域),東連金築(今貴陽),行旅冠裳,絡繹輻輳,孔道也”的記述,特別是唐天寶年間,唐王朝與南詔關係破裂,由成都經雅安至南詔的清溪道受阻後,這條驛道便成為中原通向雲南最為便捷的道路,其地位更加顯得日益突出。唐貞元十年,唐與南詔修好,更是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復,並委派官員“統行營兵馬,開路置驛”,加強了對西南地區的統治。

《古驛道》家鄉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歷史文化記錄!

至元、明、清三朝,中央王朝在這條驛道上設置郵傳、驛站等設施,使其能更加完備,這條道路也被習慣性地稱為“古驛道”。明清兩朝,為了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在這條驛道上設置更多的軍事設施。《明史》中記載:明入滇之初,即設置驛傳,徵發當地居民開築道路,以六十里為一驛,置馬數十匹,馬頭十餘名,委派驛丞管理,“驛馬亭鋪,均為郵傳而設。地當道路要衝”,“明於府州縣司之外,設巡檢司”,為分設的治所,而且“自京師達郡縣,皆立衛所”,並在險要之處設關,以衛軍駐守,大都與驛、堡和巡檢司同設。可渡村由於地勢險要,在此設有“可渡關”,道光《宣威州志》記載“可渡……明洪武十五年初建有小城,環山踞河,為人滇門戶”。

《古驛道》家鄉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歷史文化記錄!

可渡古驛道是各個封建王朝由中原通往雲南的官馬大道,無論是趕考的舉子,赴任的官員,還是來往的商賈,遊歷的文人墨客均取道於此,同時這條道路也是中原征討雲南的必經之路,《大定府志》記載:三國時“諸葛亮南征,自安上由水路入越偌,遣馬忠伐群舸,而令恢案道向建寧。……於是恢出擊,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盤江、東接群舸,與亮聲勢相接”。及平定南中,大軍返程亦取可渡關,返蜀,又《明史》記載:洪武十四年“友德城烏撒,群蠻不定期爭,奮擊破之,得七星關以通畢節。又克可渡河,降東川、烏蒙、芒部諸蠻”。

《古驛道》家鄉的歷史文化,悠久的歷史文化記錄!

可渡古驛道自先秦以來已有2000多年,貫穿了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承載了厚重的歷史,同時也積澱了豐富的文化,現可渡兩岸的驛道沿線留下眾多歷史遺蹟,如可渡關南關門、可渡炮臺,烽火臺,可渡巡檢署遺址、可渡驛丞署遺址,可渡汛防外委署和諸葛亮徵南時留下的諸葛大營,傅友德攻克可渡的得勝坡,還有眾多的寺廟和戲樓、馬店,特別是可渡河北岸諸多的摩崖石刻,如“山高水長、水流雲在”,“飛虹竚鶴…‘紫竹林”、“鷲嶺”、“披雲巖”、“雲山石路”,體現了多少文墨客行旅對可渡的讚美和眷顧。其中“山高水長,水流雲在”每字筆畫為40公分,“字方丈餘,畫大如箕”。是雲南省境內最大的摩岩石刻。可渡古驛道雖然只是“五尺道”的一段.卻是這條悠悠古道現存最完好,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段驛道,而且地處滇黔交界,現在仍是雲貴兩省居民交往的主要通道,也是研究南方絲綢之路最好的實物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